胡芦巴为豆科植物胡芦巴的干燥成熟种子。
胡芦巴始载于《嘉裕本草》,为少常用中药。其植物,临夏习称“苦豆”,全州各地均有栽培。苦豆嫩茎叶常作香料卷入馍中食用,胡芦巴喜生长于温和气候,耐干旱,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胡芦巴苦,温。归肝、肾经。具有温肾助阳,祛寒止痛之功效。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小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
现代研究表明:胡芦巴具有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抗肿瘤,抗炎,抗溃疡,保肝等药理作用。
用法: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阴虚火旺或有湿热者慎服。
选方:①治腰痛:胡芦巴(焙研)9g,木瓜酒调服。
《疡医大全》
②治疝气:胡芦巴、桃仁(去皮尖,炒)等分,为末。酒调6g。食前服。 (《普济方》胡桃散)
③治乳岩、乳痈:胡芦巴9g。捣碎,酒煎服,渣敷之。未成散,已溃愈。 《蕙怡堂经验方》
④治肾虚精冷自遗:胡芦巴120g,枸杞子90g,配六味地黄丸。每早服15g,淡盐汤下。
《本草汇言》
编辑:马忠德 责任编辑: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