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景溪
当前正值春耕时节,我州农业生产陆续展开,田间地头呈现出一幅幅火热的春耕画卷。
近日,记者来到临夏市枹罕镇后杨村采访,伴着春日和煦的微风,看到村民在地里覆膜、播种、施肥、撒药,平坦的田野里旋种机轰轰作响,一派繁忙景象。
村民在田间作业
“今年的收成肯定比去年好!”村民何小梅见到记者,放下手里的活,跟记者聊了起来。何小梅家共有3亩地,除了两三分地种蔬菜和大豆外,其余都种了玉米。“今天,我们把地膜铺完,等过阵子就可以播种了。去年,在比较缺水的情况下,我家玉米收成不错。今年村里的水渠修好了,灌溉更方便了,收成肯定会比去年好,一亩地打1500斤玉米应该没问题。”去年的好收成让何小梅对今年充满信心。
旁边地里的吴小辉看见记者便走了过来。她说:“今天太阳好,村里家家户户都下地干活了。我家也种了3亩地的玉米和一些供自家吃的小麦,去年玉米收成确实不错,水渠修好了,今年收成肯定会更好!”
后杨村共有606户群众,耕地面积1500余亩,玉米种植面积近700亩,目前已经完成覆膜500余亩;冬小麦种植300余亩,其余耕地种植了春小麦、油菜、大豆等。
村党支部书记裴学红告诉记者:“去年玉米和小麦的价格在每斤1.3元左右,大豆每斤2.5元,村民的收入都比较好。春耕开始前,我们把化肥按每亩30公斤、地膜按每亩4公斤的标准一应备足,农机也整装待发。现在,村里的水渠修好了,灌溉基本能覆盖到每家每户,大家对今年的收成充满希望。”
编辑:马宇 责任编辑: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