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河州史话

虎虎生福 ——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掠影

2022-02-22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浏览量:15879

虎虎生福

——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掠影

记者 祁金芬

虎,一种起源于亚洲的大型食肉类猫科动物,力大敏捷,性凶猛,素有“百兽之王”美誉。

1f3b759d-d6dc-4981-b030-9422abf5471e.jpg.jpg

提督湖北总兵官印银印 出生年代:清 现居住地:天津博物馆

9445a6f4-15e6-41da-98ec-d92a8d39a69e.jpg.jpg

八思巴文虎头银符牌 出生年代:元 现居住地:甘肃省博物馆

82514585-44bb-4668-a7f0-d525972bc586.jpg.jpg

青瓷盘口虎纹瓶 出生年代:宋 现居住地:辽宁省博物馆

c72dd4f6-1af5-4868-a21c-b4aaef0248b5.jpg.jpg

十二生肖青釉瓷虎俑 出生年代:唐 现居住地:长沙市博物馆

“长啸一声惊百兽,雄风四起压千邪。”在上百万年前,虎就同中华先民生存在一起。中国古人在与虎共生的环境中,对虎威猛神武的气势、百折不回的精神、强健剽悍的体魄,既敬畏又向往,将虎列入“十二生肖”,并将其形象倾注于服装服饰、建筑装饰、饮食器具、文物艺术品等诸多生活元素之中。

c0eda27c-879f-4d64-b3a5-9b42ae4d2f3e.jpg.jpg

白虎砖雕 出生年代:金 现居住地:临汾市博物馆

46d94816-9886-474a-b7c6-070b5db1b74e.jpg.jpg

右翊卫铜虎符 出生年代:隋 现居住地:平凉市博物馆

da489860-e480-4ede-8abb-396d01ca6a33.jpg.jpg

青白玉螭虎纹双耳杯 出生年代:明 现居住地:安徽博物院



早在距今6500年前的仰韶文化墓葬中就有虎的形象,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多个象形“虎”字,先秦神话巨著《山海经》曾有“虎御凶魅”的记载,汉时白虎与青龙、朱雀、玄武共同列为“四灵”,专门守护四方。从石器时代的岩画,到商周的青铜、秦汉的石雕、魏晋南北朝的壁画,乃至唐宋明清的书画都不乏虎的存在。在历朝历代铜、瓷、金、玉中,虎的形象更是丰富多彩、栩栩如生。

e552f492-5076-406a-9e25-175209f218ed.jpg.jpg

金虎饰 出生年代:东晋 现居住地:镇江博物馆

ebba57e8-3d32-45e9-9f9c-22503a68b141.jpg.jpg

虎头型玉枕饰 出生年代:西汉 现居住地:徐州博物馆

在传统文化中,虎常常与龙并称,形成龙虎相合的文化符号。《周易》中就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相传人文始祖伏羲是“风姓”,而虎就是伏羲的化身。龙飞于天,虎行于地,龙腾虎跃是强盛兴隆的象征,龙盘虎踞则体现着至高无上的正义与权威。

771360b2-94d4-4379-bb3e-d5177a28471b.jpg.jpg

虎座鸟架鼓 出生年代:战国晚期 现居住地:湖北省博物馆

春节期间,《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在临夏州博物馆开展。展览由中国文物报社联合各地近50家文博机构,众筹数百幅与虎相关的文物、标本、艺术品图片,集结成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多角度立体展示了虎在自然世界、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独特形象。展览以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虎文化为主线,分为:“虎跃万年—自然世界中的虎”“虎踞东方—历史文化中的虎”“虎行天下—民俗生活中的虎”三个单元,通过图片形式展示了从上古时期到现代以虎为内容的珍贵文物资料,展出文物艺术图片99张,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使大家对我国悠久的虎文化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本报特选登展览中的部分文物图片,以飨读者。

b54881db-be91-4c3a-b22a-4ab9915b4559.jpg.jpg

三龙虎纹青铜镜 出生年代:南朝 现居住地:江西省博物馆

5227c433-a9d4-4a58-9112-0890a17694f2.jpg.jpg

伏鸟双尾青铜虎 出生年代:商 现居住地:江西省博物馆


编辑:马少华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