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急难愁盼“我”来办——广河县全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2021-08-24 来源: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赵好飞  浏览量:723

报纸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jpg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河县始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相结合,用行动和看得见的变化回应广大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疫情防控“我”把关

为切实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广河县委、县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全力做好新一轮疫情防控工作。8月12日晚,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对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8月13日,按照“外防输入,统筹设置”的工作原则,迅速启动高速路口疫情防控检测点,由县交通局牵头,公安、交警、交通、卫健、高速公路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值守,对高速路口进出车辆及所有人员进行排查,坚持做好佩戴口罩和扫码查验、人员登记和体温检测等措施,牢牢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水毁隐患“我”修缮

8月1日凌晨,接群众反映,县城跃进路明珠佳苑段渠水溢漫路面。得知此事后,县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要求,值班县级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挑灯夜战,连夜对水渠进行清淤疏浚治理,并对城区内存在隐患的管道、排水渠进行全面排查,解决了群众关切的问题。周边住户马俊德说:“这个路段以前也发生过水管破裂的问题,没想到这次工作人员抢修的速度这么快,我们心里面很暖!”

水泉乡康坪塘坝是上世纪90年代为满足当地群众耕地灌溉所建的一座小型塘坝,近些年由于灌溉条件的不断完善,这座塘坝已发挥不出它的效益,加之坝体陈旧破损,坝体内的大量蓄水对下游多个沿沟居住的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安全隐患。在进入汛期的紧要关头,广河县第一时间组织专业人员,利用5台流量为100立方米/小时的潜水泵,24小时不间断抽水,并埋设管道和排洪槽将蓄水引流,彻底消除了隐患,使当地群众十分满意。

便捷服务“我”提供

在过去,对于社保卡的办理,很多群众都感觉困难重重,从申请、审批到采集、制作、发卡,短则需要半年,长则需近一年的时间,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今年,面对制卡难、周期长的问题,县政务服务中心和社保中心积极协调购置了社保卡制卡设备,并安排专人专窗,实现了社保卡新办、补办“一站式”服务。如今,群众只需带着身份证和户口本,不到5分钟就可以拿到崭新的社保卡。自3月以来,县社保中心共办理社保卡8000多张,全县社保卡的采集率达到了98%,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千里出行“我”安排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人社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坚持把农民工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着重加强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帮扶,劳务输转成效显著。

8月14日,县人社局举行2021年第14批务工人员欢送仪式,欢送31名务工人员(脱贫户19人)赴济南达利食品、厦门玉晶光电等企业务工。今年以来,全县通过政府劳务部门和中介机构共组织输转务工人员3672人,其中脱贫户1387人,向济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输送脱贫户务工人员63人。截至目前,全县劳务输出5.99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7亿多元。通过“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力促务工人员尽快有序返岗,以实际行动展示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乡村振兴“我”助力

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际,广河县三甲集镇积极依托资源优势,以民心为导向,盘活经济棋,通过打好“就业牌”、练好“绣花功”、当好“服务员”,着力打造夜市经济,让三甲集镇的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圈火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随着夜市的火热,市场管理成了一个新问题,三甲集镇城管执法大队练好“绣花功”,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定点巡逻,加大管理力度,为夜市的有序运行提供了保障。(马志海 马孝忠)

编辑: 山桦 责任编辑: 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