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校万生学党史 革命薪火代代传
——我州组织开展“千校万生学党史、感党恩、明志向”
红色研学活动侧记
记者 赵淑娴
8月以来,在我州东乡县布楞沟村史馆、康乐县景古镇缐家楼红军长征遗址、和政县肋巴佛革命纪念馆、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等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革命旧址内,全州组织开展的“千校万生学党史、感党恩、明志向”红色研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举行,讲解员热情接待、倾情讲解,为前来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学生们提供实境课堂,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7月31日上午,在州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州委书记郭鹤立要求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校园、进课堂,组织学生到州内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熟悉掌握家乡的人文历史和发展变化,从小增强爱国、爱党、爱家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当日中午,州教育局召开专题会议,详细安排开展红色研学工作,制定《临夏州‘千校万生学党史、感党恩、明志向’红色研学活动实施方案》,各县市迅速安排,利用暑期,组织中小学生到州内红色纪念馆、博物馆、村史馆等开展研学活动,通过研学了解临夏、认识临夏、热爱临夏,接受红色教育。”州教育局负责人介绍道。
8月4日,广河县教育局组织100余名中小学生到临夏州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开展科普研学教育活动。
参观过程中,通过讲解员简明扼要地讲解,使学生对博物馆的历史价值、文化意义有了初步了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历史文化变迁和先辈们的聪明才智。通过红色研学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是一次非常好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8月5日,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组织部分学生及党员教师到临夏市胡廷珍纪念馆、和政县肋巴佛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教育活动。
在胡廷珍纪念馆前,全体师生瞻仰胡廷珍烈士像,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共同追寻艰辛奋斗的光辉历程,感受风云激荡、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体悟初心不改、信念不朽的伟大精神,接受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党性教育。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面向国旗宣誓!向英雄致敬!
8月7日,康乐县苏集小学的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先后来到康乐县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景古镇缐家楼红军长征遗址、胭脂湖党建主题公园开启“红色旅程”。
在景古镇缐家楼红军长征遗址,一件件留存至今的物品,见证着红军当年的峥嵘岁月和艰苦生活;一个个争相传唱的感人故事,见证着红军密切联系群众的革命历程。学生们有的拿笔记录,有的现场询问讲解员相关的历史事迹,大家对这段红色历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表示将牢记历史,奋发图强。
8月15日,和政一中组织106名学生开展“学党史、感党恩、明志向”红色研学活动,研学的第一站,来到和政县肋巴佛革命纪念馆,该馆以文字、图片、实物及场景再现的形式,展现了革命烈士肋巴佛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通过参观,增强了学生们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同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成为学生们探索地球生命的“第二课堂”。在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下,同学们了解了各类化石的来源以及演变过程,通过参观,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科普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感受了原始生物的独特魅力。
……
追寻红色足迹,追忆红色故事,秉承红色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红色研学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却深深映在了师生的心中。参加完红色研学活动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新时代幸福成长的我们,将牢记党的历史,从中汲取奋进力量,接过革命先烈的接力棒,刻苦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记者从州教育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州共组织中小学校开展了130余场红色研学活动,近万名师生接受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主题教育。红色研学活动真正把红色教育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引导学生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深度融合,从红色传统、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中吸收营养、汲取力量,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进一步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编辑: 山桦 责任编辑: 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