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温暖的回响·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五户村:大学生村支书带领群众奔富路

2020-09-14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刘刚林  浏览量:806

小康生活 栏目用图.jpg

温暖的回响.png

五户村:大学生村支书带领群众奔富路

记者 刘刚林

“马书记,是兰州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有文化、有能力,脑子活、会办事,别看他是个刚刚30出头的年轻人,但却是一个能带领大家致富的好书记。”9月9日,记者来到广河县三甲集镇五户村,群众说起村党支部书记马永福时都竖起了大拇指。

31岁的马永福,2011年从兰州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做起了安防监控的生意,效益很不错。村党支部书记赵得福得知他的情况后,就叫他到村上工作,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就这样,他开始和村两委一起给群众办点好事、实事。

2016年,马永福当上了五户村代理村主任。刚开始,大家都觉得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办事没经验,派不上用场。对此,他没有在意,而是扑下身子从一点一滴做起,让自己尽快进入角色,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可以担重任。

刚代理村主任那年,村里就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五户村处于广河县中南部人饮工程的最末端,供水不稳定,群众吃水问题凸显。“这个事情,我们可以动员村里的爱心人士捐资。”就在村上研究讨论解决办法时,马永福提出了解决办法。随后,他便和村两委一班人行动起来,筹措捐款46万元启动了五户村人饮工程,修建了2座300立方的蓄水池。同时,为了让群众节约用水,还给700户群众安装了智能水表。

2017年5月,该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群众吃水问题。“这个工程,群众一分钱都没出,都是马书记他们跑的捐款。”7社的村民马克福说道。

马永福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当年,他便正式成为了该村村主任。

今年伊始,60岁的赵得福功成身退,卸下了村支书的担子。马永福当了五户村党支部书记,成了村里的“领头羊”。角色的转变,他感觉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我希望在我任职期间,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五户村变富变美,让乡亲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早日致富奔小康。”马永福说道。

该村建档立卡户马苏力麻乃告诉记者,马永福虽然是大学生,但他放得下身段、没有架子,村里谁家有事,他都会尽力帮助解决。“我家这两年养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2018年还脱了贫。这一切,少不了马书记的帮助。”

记者来到马苏力麻乃家的羊棚,只看到了大小7只羊,就疑惑地问道:“怎么就这么几只羊?”“我主要是做贩卖,前天才卖掉100只,还有近60只在市场里。”今年,马永福又帮他贷了8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他用这笔钱和别人合伙买了40多头小牛,扩大了养殖规模。

争取资金、建设项目、发展产业……在马永福和村干部的努力下,五户村贫困户从最初的39户231人,下降到目前的8户45人。

短短几年时间,五户村有了很大变化,但马永福每日依旧奔波在村头小巷、田间地头,他忙碌的身影已然成为村民们眼中再熟悉不过的风景。“村里没选错人,这两年,在马永福的带领下,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全村的路都硬化了,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里的基础设施大变样了。”赵得福说道。

与此同时,马永福把守护乡村生态、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当成重中之重抓紧抓实。2018年,他又筹措捐款96万元,在村里的大北山修了一条1.5公里的上山路。今年,在他的努力下,广河县把大北山作为义务植树造林点,让500多亩的荒山荒地披上了绿装。

作为基层村干部,马永福深感“任重而道远”,但是他充满信心。谈及下一步打算,他说,首先要下大力气,改善人居环境,改变村里脏乱差的面貌;其次,在做好养殖和餐饮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林,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编辑: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