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棚致富” 抱团增收
记者 马霞
初秋的阳光洒满田间,和政县卜家庄乡拉里洼村一座座标准化蔬菜大棚鳞次栉比矗立其中,棚内的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挂满枝头,农户们在大棚内正忙碌采摘。
拉里洼村距离和政县城4公里,发展蔬菜种植地理优势明显。近年来,一条条通达通畅公路进村入户,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让大棚蔬菜发展有了保障,当天完全可以将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运往县城农贸市场。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是关键。拉里洼村以资金、资产、资源有效利用为抓手,立足本村实际,突出谋划、创新机制,坚持“富民先富村,村富带民富”的工作思路,村“两委”转变思想,发挥农村党支部带头作用,积极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农村党支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办合作社,推动产业发展。
“比起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我们村发展现代化大棚蔬菜种植具有病虫害较少、节省人力等优势,收益至少要比露天种植高两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都很可观。”村党支部副书记康福祥说道。分析好大棚蔬菜种植的优势后,村“两委”决心让全村群众“靠棚致富”,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把蔬菜种植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
今年5月,拉里洼村建成蔬菜大棚9座,占地10亩,由和政县兴富明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每亩300元/年的价格向村民流转土地,吸纳建档立卡户6户,并且雇佣村民在基地务工,每人每天至少可收入80元。
“在这儿打工离家近,活儿也不算累,一个月能挣1800元工资。”和记者说起现在的工作,正在棚内除草的村民马小芳笑得合不拢嘴。如今,从外出打工到就近就业,村民都实现了工作顾家两不误的愿望。
为真正发挥产业扶贫的作用,让群众紧紧依靠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实现脱贫增收,该村建立了“村集体+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运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让村民有收益,就近就地务工让村民有薪金,租赁经营让村民有产业,抱团发展让村集体有收益。
康福祥介绍,村里成立合作社,村民流转土地,不但可以得到租金和分红,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赚钱。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主线,不断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继续扩大规模,争取通过土地流转、集资分红、就近就业,让群众真正依靠蔬菜大棚实现增收致富。”谈及今后的发展,康福祥满怀信心地说。
编辑: 责任编辑: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