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温暖的回响·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白杨沟村:“调”出脱贫致富新希望

2020-09-07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刘刚林  浏览量:685

小康生活 栏目用图.jpg

温暖的回响.png

白杨沟村:“调”出脱贫致富新希望

记者 刘刚林

灿烂的阳光下,微风吹过,和政县卜家庄乡白杨沟村金丰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水果玉米试种田里,绿浪涌动,发出阵阵沙沙声,奏起了“丰收曲”。

8b6f0530-2968-477c-800c-14760ef2f0db.jpg.jpg

水果玉米喜获丰收

“今年试种的水果玉米一株上面结有两个玉米棒子,第一茬采摘刚刚结束,产量和效益都不错。”村党支部书记陈龙说。

白杨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传统农业小山村,全村有195户、934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适合种植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的农作物。去年以来,该村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补齐致富短板,探索发展水果玉米、果树、中药材等农民增收新路子,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引进甘肃国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试种水果玉米,并签订供销合同,让水果玉米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今年,村上动员金丰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亩,试种水果玉米。“目前来看,试种很成功。从第一次采摘的情况看,每亩能产1500公斤左右,国邦农业公司以每公斤1.7元收购,1亩地能收入2500多元。除了玉米收入,每亩秸秆也能卖个100元左右。”合作社负责人闵七虎说。

白杨沟村调整产业结构,不仅带动了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还有效拓宽了增收门路。当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务工等方式,收入实现增长。该村边社55岁的胡进财把家里的3亩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全家人都从地里“解放”出来,现在儿子在县城一家饭馆做厨师,他和老伴在合作社打工挣钱。“不仅我和老伴在这里打工,我的一辆小三轮也被雇佣,第一轮摘玉米,我们3天时间就挣了1000多元。”胡进财高兴地说。

“合作社准备继续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全村至少达到200多亩。”陈龙说,村里还计划让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解除群众种植的后顾之忧,让群众安心种植,增加收入,一步步走上脱贫致富路。

编辑: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