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村:军民携手拔穷根
记者 王伟如
清晨的阳光洒落东乡大地,凤山乡岭村显得朝气蓬勃。记者见到村民马则乃白时,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两年前的愁眉不展形成鲜明对比。
马则乃白家人口多、收入少,生活拮据,家里只有她的儿子马如海一个劳动力,想依靠政府的救济款、低保金过日子。东乡县人武部驻村工作队队长唐占奇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去她家,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讲解“幸福靠奋斗、劳动最光荣”、凭借救济无法彻底摆脱贫困的道理,并为马则乃白谋划脱贫之策。
唐占奇了解到,马则乃白患有腰间盘突出,不能外出打工,但她勤劳、能吃苦,只是没有找到致富的路子。
为此,唐占奇依据养殖是东乡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再加上村上每家都有养殖经验,经过几次耐心细致地解释和劝说引导,马则乃白终于转变了思想观念,下决心靠养殖致富。
当得知马则乃白没有发展养殖的资金而苦恼时,唐占奇积极向乡上汇报,帮助她申请了10万元的创业贷款,并协调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到她家讲解防疫和养殖知识。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马则乃白家现有羊40多只、牛30多头,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大户。
如今,马则乃白逢人便说:“县人武部真是实心帮我们,我们再不努力也没脸见人武部的干部了。”通过这样一次次真情帮扶,县人武部干部职工和贫困群众真正结成了亲戚。
岭村是东乡县人武部结对帮扶的深度贫困村,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把帮助该村发展养殖业作为富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利用好地方产业扶持、达标奖补等扶贫优惠政策,去年已有42户贫困户实现家庭养殖牛羊达标,每户获得地方政府奖励金6000元。今年3月,省军区又助力岭村脱贫攻坚工作,投资建成标准化养殖合作社场区1个,可容纳养殖500只羊,同时带动3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马白克勒是岭村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据他介绍,养殖场现有100只羊,他主要负责场区卫生和饲养工作,远比外面打工轻松得多。“以前我在广州一家电子厂打工,每天上班10小时,每月3000多元工资,除去自己的生活费,连家里的开支都不够。今年,村上给我打电话让我来管理合作社,还可以入股,有这么好的机会,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村上对我的信任。”马白克勒动情地说。
另外,临夏军分区也为岭村今年未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每户购买4只基础母羊作为股份投入合作社养殖,合作社每年为入股群众按收益分红。正如养殖场外的横幅——“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岭村的群众正不懈奋斗在养殖上,脱贫路越走越稳,生活也越过越好。
编辑: 责任编辑: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