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政府牵线当“红娘” 群众致富有方向——康乐县835名务工人员在厦门开心“淘金”

2020-09-02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常永福 牟亚斌 杜建龙 牟瑞仕  浏览量:662

小康·脱贫.png

1599014131567088.jpg

政府牵线当“红娘” 群众致富有方向

——康乐县835名务工人员在厦门开心“淘金”

就业扶贫路,殷殷民生情。自康乐县与厦门市同安区协作对口帮扶以来,围绕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坚持劳务输出与就近就业并重,全面深化劳务协作。

2017年11月,康乐县附城镇城南村的马尔尕思和妻子马菊花到厦门蒙发利电子有限公司总装一线上班,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俩适应了厂里的生产生活。由于马尔尕思吃苦耐劳、肯钻研,很快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当上了领班,工资从5000元涨到了6000元以上。与马尔尕思夫妇一样,草滩乡拉麻山村的赵哈如尼和妻子马拜拜也是同时到蒙发利电子有限公司务工,由于工资收入可观,工作环境舒适,很快,他弟弟赵黑麦和弟媳马哈如麦也来到这家公司上班。

据厦门市就业业务综合管理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康乐籍务工人员在同安区百路达工业有限公司、厦门科司特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务工人员达83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576人,平均工资基本在5000元以上,也就是说他们每年从同安区带回康乐的劳务创收达5000万元以上。

同安区百路达工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吴碧莺说:“公司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家人,不仅分享不同文化、团结互动,并为康乐籍夫妻员工提供免费公寓,打破地域边界,使身在同安的康乐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让他们爱上了百路达、爱上了同安。”

像百路达这样的企业在同安区还有很多,他们除了关心员工的衣、食、住、行外,还提供技术培训,从生活关怀到职业规划,处处体现着细微的关怀。

编辑: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