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温暖的回响·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郑家坪村:不“富”脑袋难富口袋

2020-08-18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马瑞鹏  浏览量:668

小康生活 栏目用图.jpg

温暖的回响.png

郑家坪村:不“富”脑袋难富口袋

记者  马瑞鹏

“纯天然、纯绿色的山货套上漂亮的礼盒,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2.5元一枚的鸡蛋、120元一只的“七彩野山鸡”、150元一盒的真空鸡肉……说起自家营销的土特产品,和政县达浪乡郑家坪村环山特禽养殖场老板——“山鸡哥”马尔力滔滔不绝。

2020年,马尔力参加了县上举办的青年电商创业就业辅导综合培训班,让他获益匪浅:“培训中我收获很多,尤其是运营方面的课程,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以前就是打广告、晒视频,但没什么实际效益。”通过培训老师的指导,马尔力不仅开了淘宝店铺,还运营起自己的抖音和快手账号,宁夏、广西、山东……一个又一个订单飞来了。

读书、参加培训、上网搜索信息……在郑家坪村,群众学习充电的劲头很足。大家都认为,学习就是脱贫致富的“加油站”。

马尔力的父亲早逝,他跟随母亲到新疆务工,“吃了读书少的亏,拉水泥、摘棉花、洗碗……啥活都干过,不过挣的工资比在家附近打工高很多。”5年前,马尔力从新疆返乡创业,回到家就面对一个个难题:妹妹要上大学,患病的母亲需要照顾,老家房屋破旧不堪……不久,马尔力家被村上列入建档立卡户。

马尔力深知家境如此,只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现状。那段时间,他到处搜集各种致富信息。“我在央视农业频道的《致富经》上看到许多贫困户通过养殖发家致富,越看越坐不住了,开始琢磨起养殖的事。”驻村工作队队长和帮扶责任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为马尔力制定了创业帮扶计划,这更加坚定了他搞养殖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乡上也为他申请了4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 上网、翻书……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准备,他锁定了广州的一家珍禽养殖场,经过协商,购进了1000只“七彩山鸡”鸡苗,开启了特色养殖道路。 2017年,他用1万元产业到户项目资金购买了15只基础母羊,修建了一座暖棚,搞起了野鸡和基础母羊双向养殖产业。在他的精心操持下,羊和山鸡都生长得特别好。可是,销路却成了问题。

他骑着摩托车捎着两笼鸡到各县市的家禽市场推销,一天下来只卖掉两三只。“看着鸡一天比一天大,饲养成本越来越高,心慌啊!”于是,他在快手、抖音及各县市便民服务微信群打广告,用马尔力的话说——“为了卖出去,胡想办法着哩。”虽然“胡想”的招数很多,可销路依旧不温不火。直到参加了县上组织的电商创业就业辅导培训后,他才把生意扳回了正轨。

“今年卖了2000只‘七彩山鸡’。”马尔力开心地说。

在郑家坪村,爱学习的不止马尔力一个人。今年7月,村里的志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志国也在为合作社的发展犯愁,参加完县上举办的合作社运营培训,他又踏上了前往张掖实地观摩的旅程。“合作社的主业就是养兔,以前觉得自己的兔厂搞得还不错,观摩后让我眼界大开!特色产品开发、养殖场地美化等方面,都值得借鉴学习。”通过观摩,董志国找到了差距。

“这两天,我计划免费发放价值1万元的扶贫兔,与有意愿养兔的乡亲一起搞养殖,用学到的方法把合作社搞大搞火。”董志国信心满满地说。

“每一次知情大会都会给乡亲们讲授一些农牧知识,乡上也举办了多期养殖技术、家政、瓦工、电焊等技能培训。特别是今年县上举办的电商和合作社的相关培训,乡亲们参与度很高,大家都铆足了劲致富!”郑家坪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宋龙告诉记者。

在郑家坪村,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认识到“不富脑袋,难富口袋”的道理,都像马尔力和董志国一样,争做“学习型农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编辑: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