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青青富农家
记者 张姝 陈礼娟
“厦临公司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打心底里感谢他们!”在永靖县西河镇白川村种植基地里,放眼望去,郁郁葱葱,一片片莴笋长势喜人。之前还在为莴笋滞销发愁的村民,看着标有“厦临公司消费扶贫产品”字样的大卡车,满载的“腌制莴笋”发往厦门时,都开心地笑了。
8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白川村的永靖县厦惠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扶贫车间采访,刚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酸菜味道,只见车间内16个木制池子里装满了腌制的莴笋,工人们正忙着将莴笋削皮、清洗,并给莴笋池换水。
莴笋种植是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这里种植的莴笋日照时间长、使用农家肥,所以品相好、味道甘甜。近年来,村上立足本地实际,以高原夏菜为主导,积极培育蔬菜产业链条,持续推广并不断提升蔬菜品质,逐渐形成了以莴笋为特色的高原夏菜种植产业,在附近的兰州市红古区、青海省民和县等地小有名气。每逢莴笋上市,客商纷纷上门抢购,菜农们足不出村便可择价而售。
据厦临公司总经理方志国介绍,厦惠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厦临公司与永靖县惠通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展的产业帮扶项目,通过收购当地农户种植的莴笋进行加工腌制,为当地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帮助种植户和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产业兴旺,脱贫有望。扶贫车间也让11社村民李润平在自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现在她不仅不愁自家莴笋的销路问题,还成了扶贫车间里的产业工人。“我的工作是削笋子和给正在腌制的莴笋换水,在家门口一天能挣80块钱,太方便了。”李润平高兴地说。
记者在厦惠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院内看到,与之毗邻的还有合作社的保鲜库。“合作社集收购、挑选、制冷、加工、包装为一体,提升莴笋的产品附加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原夏菜上市期短与消费者一年四季需求不断之间的矛盾。”白川村党支部副书记白生强告诉记者。
编辑: 责任编辑: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