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温暖的回响·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东乡河沿村:“杏”好有你

2020-07-31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刘红红 王伟如  浏览量:720

1594695257375470.jpg

11.png

“每年,杏花盛开和杏子成熟的时候,这里游客一波接着一波,我们也跟着沾了光,办起了农家乐,去年收入增加了近万元……”东乡县唐汪镇河沿村村民马么勒说话时神情透着满足感。在河沿村,有不少村民和马么勒一样,靠念“旅游经”致富,这也是该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真实写照。

唐汪川素有“丝绸古道河湟口,陇上杏花第一村”的美称。河沿村位于唐汪川的西侧,村旁的红塔山上,两根红色巨柱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巨柱下是远近闻名的红塔寺。每年清明时节,周围数十里杏花绽放,与当地的丹霞红山遥相呼应,吸引众多游客踏青观光。

近年来,河沿村不断完善村道、杏园路、文化广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有效改善了河沿村的整体面貌,去年该村接待游客10万人次。看到商机的村民唐五麦勒和马么勒夫妇,便琢磨起了开办农家乐和小卖铺的事。马么勒以前长期在兰州餐饮行业打工,对餐饮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积极参加县乡开展的烹饪技术培训,开办农家乐的信心更足了。2019年4月农家乐开张了,这也是该村开办的第一家农家乐,自此,他们拮据的生活开始有了改变。

唐五麦勒今年58岁,曾靠外出务工、养殖等养活家人,后因儿子意外去世,他的妻子也和他离了婚,家道中落。2011年,经人介绍,唐五麦勒与马么勒初重组家庭。婚后,唐五麦勒去建筑工地打工,马么勒一个人扛起务农和打理家事的重担,但伴随着两个孩子的成长,家里的花销也越来越大,辛苦一年攒不了几个钱。就这样,2014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他享受了危房改造、精准扶贫贷款、羊产业扶持等优惠政策,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转了。

马么勒很感激地说:“这些年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家才翻了身。以前我们是村上最穷的,靠着低保等过活,现在我们家已经脱贫了,我也明白了,要想过上好日子不能光靠救济,要靠自己努力才对。”

今年,杏子采摘系列活动节开幕那天,唐五麦勒和马么勒夫妇的农家乐当天就收入了1000多元,两人喜不自禁。旅游旺季不错的收入,让他们看到农家乐孕育的大希望。

自2015年起,连续五年在河沿村举办杏花节,这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该村的唐占辉夫妇在河沿村广场支起了小摊子,卖饮料、酿皮、甜胚子、唐汪杏干等,节会期间和周末时收入还不错。一直外出务工的赵林梅回乡创业在村里开起了茶园,生意十分火爆,每天平均有7桌客人,该村很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唐汪镇负责人介绍,唐汪镇以杏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有针对性地举办“杏花旅游节”“杏子采摘节”等活动。目前全镇有72家农家乐,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成功带动周边群众及180户贫困户从事旅游餐饮业,年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家中无桃杏,愧为唐汪人”,唐汪镇种植着8000多亩杏树,形成“十里杏花”长廊,杏不仅美化了唐汪川环境,也装点了唐汪人的生活。

编辑: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