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温暖的回响·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大墩村:​旅游拓开致富路

2020-06-28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闫改琴 马玉兴 韩玉良  浏览量:1016

1593338119110613.png

大墩村:旅游拓开致富路

记者 闫改琴 马玉兴 韩玉良

积石山县大墩景区地处保安三庄之一的大河家镇大墩村,距离县城30公里,毗邻大墩峡4A级景区。保安族是积石山县特有的少数民族,保安腰刀的煅制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安族口头文学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大墩村是保安族人口最集中的村庄,是该县保安族历史文化最本土、最淳朴的村子之一,村内有保存较完好的保安族古民居、静安堡古城墙,是开发保安族特色旅游难得的资源。

利用大墩村特有的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资源优势,去年10月,投资1254万元的大墩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大墩村开工建设,村民们纷纷加入工程建设队伍,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马拉白是大墩村的建档立卡户,这几年一直在扶贫车间打工,现在,她又申请了在工程队做饭的工作,这样不仅能照顾孩子,每个月还能挣到2500元。

“自丈夫去世后,党和政府给了我许多帮助,如今两个孩子长大了,我也在大河家开发新区买了楼房,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供儿子考高中、念大学。”马拉白说。

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后纷纷回村,马博便是其中之一,现在他和父亲都在旅游基地建设工地打工,日工资人均260元,父子俩对此非常满意。

走进村民马三姐家,一股淡淡的馍香味扑鼻而来,见到村干部过来,马三姐放下手中的馒头问:“刺绣培训什么时候开始?”她口中的刺绣培训是大墩村妇女十分关心的事,她们盼着景区建起来后,能在景区卖刺绣旅游纪念品。

借着大墩景区建设的契机,大墩村党支部顺势引导村民把握商机,制作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开办小超市、农家乐。马三姐说:“我开馍馍店已经3年了,每天有200元左右的收入,等景区建好后,我准备扩大规模,和儿媳妇一起经营。”如今大墩村的许多村民都已经修好了铺面,就等项目完工接待游客。

“随着大墩景区旅游基地的建设,我们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干劲十足。目前,该项目已吸纳40多名村民就业,有力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门路。”大墩村包村组长马学录说。

编辑: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