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红红
这里有一湖碧水、百年枣林、千亩鱼塘,这里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可享“一人独钓一江秋”的闲情……炎炎夏日,永靖县太极镇大川村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不二选择。
大川村位于黄河三峡太极湖景区,黄河穿流而过,毗邻太极岛湿地。2012年,该村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12个旅游扶贫点之一,使本地原本蹒跚前行的乡村旅游业驶入快车道。从争相承包枣园茶社、到在自家院落里创办农家乐,祖祖辈辈守着盐碱地过穷日子的大川村人吃上了“旅游饭”。如今,农家乐、渔家乐、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等形式的乡村旅游已经初具规模。据悉,大川村现有农家乐71家,休闲垂钓点22处,旅游从业人员300多人,年接待游客人数20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
谁曾想到,这个游客青睐的“旅游村”几年前竟是一个令人望而却步的“孤岛”。七社社长孔四荣由衷地感慨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村上唯一通往外界的是一条泥泞小路,出去走趟亲戚都很艰难。这两年,随着沿黄快速通道、县城新区到枣园以及太极岛绿道等道路的修建,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特别是今年,我们七社新铺了村道,改造了农家乐,游客也越来越多了。现在七社80%的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
大川村七社也叫枣园新村,地处太极岛景区中心区域、沿黄快速通道出口,每到旅游旺季,村里便是一幅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
近日,记者走进枣园新村,发现村里焕然一新,新铺设的红色沥青道路平整干净,两边经过改造的农家乐各具特色,有的自然清新,有的古朴典雅,院落里绿荫掩映、果木繁茂,浓郁的土鸡、大盘鱼的香味飘散开来,食客们在农家乐里推杯换盏,悠然自得。
村民孔小俊兄弟俩共同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农家乐门口装饰着整齐的围栏,院里有挂满果实的核桃树、枣树,休闲纳凉设施一应俱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中点缀着几盏红灯笼,颇具农家风情。见到孔小俊时,他正热情地接待从兰州来的旅游团,这个游旅团有90多人。孔小俊笑着说:“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经营农家乐,园子可以同时容纳两百多人就餐,也接待过很多青海、宁夏等外地的旅游团,积累了丰富的接团经验。”自从开了农家乐后,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现在他们把自家养鱼塘改造成了垂钓体验区,游客们除了享用农家美食,还可以体验垂钓的乐趣。自去年9月份以来,大川村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对枣园农家乐进行提升改造,打造高品质民宿,营造宜居宜游的乡村休闲旅游氛围,助力乡村振兴。大川村党支部书记陈喜强告诉记者:“村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鼓励群众把庭院改造成农家乐,把养鱼塘改造成垂钓体验区、荷花观赏区,建立观光旅游——荷塘垂钓——红枣采摘——农耕体验——就餐住宿产业链,为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枣社一号”是去年9月新改建而成,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占地900多平方米。这里保留了淳朴自然的氛围,又加入了现代轻奢、华丽的元素,整间屋子大面积使用木材质,住房内摆放简单的家具,卧室里温馨整洁。“枣社一号”负责人徐燕说:“修建农家乐共花了近百万元,政府补助了20万,自己花了70多万元。今年4月初开始营业,周末客人比较多,一天的收入能达到4000多元。”
除了“枣社一号”“枣社二号”,村民孔德学、孔维成等也推出了可供游客住宿的客房,把游客一日游变成了两日游。
对今天的大川村人来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真正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借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以后我们还要提升红枣、枣花蜜、黄河鲤鱼、奶油草莓、珍珠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和农趣体验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相信我们大川村的旅游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陈喜强对大川村未来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编辑:山桦 责任编辑: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