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特色种植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临夏州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之三

2021-04-08 来源: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郭慧霞  浏览量:578

脱贫攻坚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jpg

1617848659104639.jpg

记者 郭慧霞

去年以来,我州对传统种植结构、传统生产方式、传统经营模式开展了大规模改革,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开架势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改变了广大农民祖祖辈辈种植“草包庄稼”的现状。

全州食用菌、高原夏菜等特色种植产业发展迅速,农业种植效益大幅提升,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多个企业在临夏投资建厂,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临夏县百益(中荷)国际鲜花港、和政食用菌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东乡达板金银花产业园等项目陆续建成……这其中,我州全力营造的优质营商环境功不可没。

今年3月初,一份份玫瑰花订单,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发往百益(中荷)国际鲜花港销售部:1万枝玫瑰花航运至北京,1.2万枝玫瑰花航运至天津,2万枝玫瑰花运往上海……

在占地75亩的百益(中荷)国际鲜花港智能温室里,100多个品种、30万株100万朵红、黄、白等色泽鲜艳的玫瑰花格外耀眼。“刚开始每天只能采集1万枝,等长得旺盛时就能采集3万多枝。”百益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火刚说,“这里生产的玫瑰花在市场上能达到A级品质,每枝市场价在10元至20元之间。”

记者了解到,这座智能温室是项目第一期,整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3.7亿元,分三期建设50公顷智能温室。三期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玫瑰鲜切花约1.2亿枝、产值约3.6亿元,可提供约1000个就业岗位,将有效推动我州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

2020年,百益(中荷)国际鲜花港项目在临夏县北塬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落地建成。缘何选择在这里“打造一个西北花卉产业新名片,推动形成全国花卉生产新中心”,火刚透露,除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以及开明、开放、开通的人文服务环境也是关键因素。

“智能温室刚建成后,我们需要邀请荷兰的技术人员来帮助调试各种设备,因为受疫情影响,当时遇到了很多阻力。好在州、县干部都很关心这件事,努力帮助我们协调解决,在符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前提下,荷兰技术人员按时来到现场,完成了设备调试工作。”火刚告诉记者,鲜花港项目能很快顺利建成,离不开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 贴心细致的“店小二”服务,推动临夏经济跑出了新速度。

3月8日,临夏皇甫艾健康产业园入驻临夏经济开发区签约仪式举行,这是临夏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中的又一件大喜事,也是助推临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项目。

“临夏经济开发区发展基础条件好,硬件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明显,尤其是开发区干部职工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为皇甫艾健康产业园落户开发区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根植开发区的信心和决心!”厦门煌甫谧爱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耿雪梅告诉记者,经济开发区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她对产业园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皇甫艾健康产业园建成后,将运用“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科技创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高原艾草种植基地,扩大收购量,以优质资源和研发成果集聚更多优质健康的产业企业入驻产业孵化基地,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有效带动临夏野生优质艾草资源开发和当地丰富的剩余劳动力就业,为临夏发展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合作共赢。

早在2019年,皇甫艾就在积石山县中咀岭乡庙岭村落了户,成立了厦门煌甫谧爱艾科技有限公司积石山县分公司。据该县招商局负责人马生晖介绍,引进皇甫艾后,县里为其提供厂房并免租15年;在招工方面,为每位建档立卡户工人在月工资里补贴1000元;同时,由乡政府负责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出资流转土地。

“村委会就在厂对面,因为这个地方雨水多,每逢下雨天,村里的干部都会来厂里帮我们收晾晒艾草,他们总说这是‘举手之劳’,这让我很感动。”耿雪梅说。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之所以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成为思想共识,是因为生动阐释了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的重要作用。而伴随着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便捷办事流程的改革措施的推出,临夏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空气也越来越清新,自然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凤凰”前来栖息。

近两年,和政县食用菌产业成为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产业,产品畅销市场,是真正意义上的朝阳产业,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优选择。

食用菌产业异“菌”突起,只因和政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也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在这里深入人心。

一直以来,和政县秉持着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把“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贯穿到招商引资的全过程,为企业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便利的条件、最优质的环境,实现政企互利共赢、携手发展。

在东西部产业协作的政策机遇下,该县引进临夏州夏润高原农业有限公司,种植起了赤松茸。该公司董事长黄雄越介绍,今年公司将赤松茸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万亩,流转土地不但给农民带来收入,还解决了当地200名农民就近务工问题。

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沃土。“为了让企业能够快速轻装上阵,我们积极行动,提供必要的前期手续办理等服务,并上门讲解政策,把各项服务送到家门口。”该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副局长马林说:“在部分设备购置、车间建设运营、消费扶贫方面,县上都会有相应的奖补政策,疫情期间还有物流费用补贴。”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在于流程并联和时间压缩,本质上是改善政企关系,提高服务效能,这是我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共识。

对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放奋进的临夏,已经成为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到处涌动着建好环境促发展的冲劲。

编辑: 责任编辑: 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