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卷】巾帼不让须眉 奉献点亮青春——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郭小玲

2021-03-18 来源: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王伟如 黎元军  浏览量:653

1616031217525740.jpg

巾帼不让须眉 奉献点亮青春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郭小玲

记者 王伟如 黎元军

谈到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感受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康乐县扶贫开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郭小玲,激动的心情至今溢于言表。

今年39岁的郭小玲,2013年5月从乡镇调到康乐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工作。在扶贫路上,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谆谆教诲,把群众温饱、疾苦记在心间,经常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作为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年度项目计划编制和项目库建设管理人员,她坚持学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业务知识,特别是“三区三州”和“两州一县”相关业务知识,先后创新实践总结出项目资金和项目库管理“43334”工作法,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最优效益。

2015年11月,正是康乐县脱贫攻坚最吃紧最艰难的时候,所有帮扶干部在精准扶贫指挥部加班加点核查建档立卡数据信息。虽然有孕在身,但是她依旧连续作战,感觉自己实在坚持不了时,看到废寝忘食的领导和同事们伏案修改帮扶计划、与行业部门商定帮扶措施的忙碌身影,她好几次都悄悄撕毁了写好的请假条,继续坚持上班。

“回想脱贫攻坚奋战的日子,每一天都历历在目,郭主任虽怀有身孕,但工作一点也没少干,舍小家、顾大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令我们非常感动,都很佩服她。”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段武军说。

特别是在2017年9月份,在负责编制“三区三州”三年实施方案过程中,郭小玲深知这项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然而,当方案制定的时候,才发现工作难度远远超出了想象。

因为,3年时间涉及的部门和项目的种类及资金的预算量巨大,需要不停地和行业部门对上报的项目和资金统计汇总,反复进行对比修改,对发现的问题,一个项目一个数据,不断地在乡镇村社和贫困户之间聚焦再聚焦,使帮扶措施精准地对应到每个贫困户身上,确保精准精细。经过50多天的加班加点,在她的坚持下,终于全面完成了三年实施方案的审定工作。

“我刚毕业就到康乐县脱领办工作,正好被抽调到编制‘三区三州’三年实施方案项目组。我当时什么都不会,从发通知、拟文件再到编制项目计划和项目库,郭主任都非常耐心和细心地指导我。与她一起工作了两年多,从刚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从容地面对各项工作,郭主任对我的帮助很大,让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同事段彩花感慨不已。

郭小玲的脱贫攻坚故事彰显了她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扶贫事业的执著追求,作为一名普通的扶贫人,她从一个农家女成长为一名科级干部,既是组织精心培养,也是她初心不改、以苦为乐、努力奋斗、甘于奉献的收获。2020年2月,康乐县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同年9月底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回首亲身参与、经历、见证的这场人类减贫史上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郭小玲说,“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这份荣誉更应该属于大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将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为更多群众过上好日子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 责任编辑: 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