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担当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感恩奋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我州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代表发言(选登)
编者按: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我州14名个人、12个集体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近年来,临夏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敢死拼命、攻坚克难,以超常力度和过硬举措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胜利,凝聚形成了“爱国爱党爱家乡,团结奋进创一流”的新时代临夏精神,充分展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时代临夏形象。全州56.3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4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个贫困县市整体脱贫摘帽,临夏儿女彻底甩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中,全州涌现出了一大批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此次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我州14名个人、12个集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为了褒扬先进,进一步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民族日报》现选登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代表州委常委、广河县委书记赵廷林,州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张卓,积石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马占山的个人发言,以飨读者。
珍惜荣誉 扛起责任 不断开创广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州委常委、广河县委书记 赵廷林
2月25日,我作为临夏州脱贫攻坚战线的代表,与州委书记郭鹤立同志和我州其他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一起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共同见证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时刻,回顾亲身参与的这场人类减贫史上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心情激动、心潮澎湃。参加这次盛会,有这样几点感受:
一是激动、荣幸。这次表彰大会是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召开的一次盛会,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也是生平以来参加的规格最高、最隆重的会议。会前,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们合影留念,当习近平总书记缓缓招手走进宴会厅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深深打动,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合影结束后,代表们进入大会堂就座完毕,习近平总书记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进入会场,全场起立鼓掌,热烈的掌声响彻会场。李克强总理主持大会,汪洋主席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表彰奖励决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习近平总书记向年近百岁的夏森老人颁奖时,示意她不用起身,弯腰为其颁发奖章和证书,这一幕让人暖心、热泪盈眶。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颁奖,我和省扶贫办任主任燕顺同志作为全省先进个人代表上台领奖,我是第二组上台领奖的,当领过奖牌和奖章站在主席台拍照时,感到无比喜悦和自豪。颁奖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过程中多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让人倍感震撼。从走进会场到上台领奖,再到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我自始至终内心激昂,感觉自己就像在做梦一样,到现在激动的心情还无法平静,依然沉浸在万分的喜悦和兴奋中。
二是感恩、感激。自己能够走进人民大会堂,被推荐上台领奖,与习近平总书记、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这既是我个人无比珍贵的荣誉,更是对临夏、对广河各族干部群众的褒奖和鼓励,这份荣耀是广河县的、临夏州的,也是大家的。深感省州推荐我上台领奖,我是幸运的,这是组织上对我的关心,必将成为我一生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临夏的亲切关怀,有省委、州委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各方面的帮助支持,临夏人民才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就我们广河县来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胡春华副总理和林铎、任振鹤等省州各级领导相继到广河调研,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给予我们特别的关心支持;中央台办、厦门火炬高新区和省州各级帮扶单位力尽所能,倾情帮扶,为广河县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县上“四套班子”带头实干、扎实苦干,广大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企业界、宗教界等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和衷共济,广大贫困群众不屈不挠、自力更生,我们才向党中央和省委、州委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脱贫答卷。此时此刻,由衷地感激方方面面对广河县脱贫攻坚的关心支持和倾力帮扶,由衷地感激全县上下为脱贫攻坚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巨大心血。我们每个人都是脱贫攻坚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扶贫路上有你、有我、有他,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印证着每一个人都不平凡、每一个人都了不起,大家都是英雄。
三是责任、担当。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备受鼓舞、备感振奋。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习近平总书记讲,“8年来,我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会议,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让我深受感动、深受激励,必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习近平总书记还讲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深感自己肩上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在岗一天、尽责一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历时8年的脱贫攻坚战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领导我们共同打赢了这场硬仗,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和大家一样,有幸亲身参与、亲身见证、亲身实践这场伟大战役,深感无比骄傲和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那一刻,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昔日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这当中,有奋斗的艰辛,更多是收获的喜悦。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将珍惜荣誉、扛起责任,与班子成员一道,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打好“四个攻坚战”、推进“五个十项目集中突破行动”、打造“五个百亿级产业”的部署要求,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不断开创广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好、宣讲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领导干部大会,迅速传达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和马永忠同志要带头到基层进行宣讲,把大会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传达到干部群众当中,进一步凝聚人心、提振信心,切实把全县上下群情振奋的热情转化为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二是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和服务管理,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监督管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认真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和第一批37个美丽乡村村庄规划,抓紧启动4个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突破。四是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全面完成20万亩以上粮改饲、千亩科技试验田、3万亩紫花苜蓿种植任务。认真落实推进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意见”“八办法”,突出基础母畜养殖和生态绿色养殖,加大政策奖补力度,严厉打击劣质饲料,狠抓防疫监管服务,建设一批年出栏千头牛、万只羊养殖基地,努力将广河打造成基础母畜繁育养殖基地和绿色牛羊肉生产供应基地。五是狠抓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全力抓好项目建设,第一季度开工建设总投资54.7亿元的33个重点项目,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的热潮。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快包装产业园、皮革毛纺产业园、加工制造物流产业园建设,在打造沿黄沿洮百亿级工业中当好“排头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北山造林绿化力度,因地制宜打造向日葵景观带,加快实施康家面山治理,努力建设北山生态安全屏障。组织开展讲感恩、讲包容、讲诚信、树正气“三讲一树”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恩感恩、团结包容、诚实守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改进干部作风,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今年工作实现开门红、见到新气象。
感恩奋进创辉煌 无须扬鞭自奋蹄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州政府党组成员、扶贫办主任 张卓
人生总有那么一天会让人终身难忘。2021年2月25日就是值得让全国人民终身难忘,特别是我们扶贫人永远铭记在心的伟大日子。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一天,我们在州委书记郭鹤立同志的带领下,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全国3000多名脱贫攻坚授奖代表一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亲身感受总书记的爱民情怀、人民至上的大国领袖风采,规格之高、规模之大令人万分激动、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这一天,千年梦想,圆在今朝。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为脱贫攻坚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有幸成为一名授奖代表,进入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倍感振奋、无比自豪、无上光荣,也深深体会到荣誉背后的艰辛和拼搏,更能体会到这份成就和荣誉的确来之不易。
获得的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全州奋战在一线扶贫人工作的肯定;
取得的这份成就,不仅是扶贫系统的工作成效,更是全州脱贫攻坚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发自内心的这份自豪,不仅是我们一个团队的荣光,更是全州各级扶贫集体的荣光;
收获的这份感动,不仅是我个人对党对人民的感恩,也是全州24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至深至诚的感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我们始终站在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的高度,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六个精准”方略,落实“五个一批”路径,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在临夏大地掀起了一场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彻底扭转了脱贫攻坚工作从2018年之前在全省连续11年倒数第一的被动局面,一跃走在全省前列,实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弯道超车,为共和国减贫史书写了波澜壮阔、生动鲜活的临夏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滚石上山、攻坚拔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各族群众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自发地在家中挂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照片,在院子中立起了“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的石碑。我们兑现了“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向党中央和全州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我们坚持抓教育挖穷根,把学校建成了农村最漂亮的建筑,让生活在大山深沟里的“虫草儿童”“拉面儿童”走进了美丽的校园,迈出了改变人生命运的第一步;我们坚持加大投入,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9%,让世世代代吃苦咸水,甚至没水吃的群众吃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实现了千年的“吃水梦”;我们坚持对农村危旧房进行动态清零,使昔日的“塌塌房”变成了安全漂亮的砖瓦房;我们坚持强基础抓保障,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状况已成为过去;每个村都有了标准化卫生室,群众“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空前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全州各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与群众一起苦、一起干,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天大的事,到最偏远的村、入最困难的户,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特别是基层干部、驻村干部在最吃劲、最艰苦的一线摸爬滚打、挥洒汗水,有的同志身体健康却屡屡亮起“红灯”;有的昼夜加班,年幼的孩子深夜依然蜷缩在单位办公室的沙发上;有的忙于工作,耽误了孩子的学业,让本该考上大学的孩子落榜,留下深深的遗憾和亏欠;有的同志“三高”超过警戒线,积劳成疾;有的同志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我是谁,为了谁?广大基层干部用无怨无悔的青春年华和最宝贵的人生书写了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在我们的身边,有董吉恩、赵亮、马瑞林等15名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为民情怀,他们的光辉事迹已载入史册,必将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彰显了社会大爱,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临夏的脱贫攻坚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来自各个方面、社会各界共同演绎的“交响乐”。远在海边的厦门以极强的政治责任感,派来了干部,带来了资金、送来了项目、传递了新的观念,为临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厦门力量”、增添了“厦门色彩”、汇聚了“厦门精神”,厦临两地结下了深厚的山海情谊,成为临夏人民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动力。中央统战部、国家医保局、中石化、中国建筑等8家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发挥部门优势资源助力临夏脱贫攻坚,打开了临夏扶贫产品的线上线下“大通道”。方大集团、碧桂园集团、恒兴集团、百益集团等695个社会组织,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企地协作,助力临夏产业上档升级、做大做强。州内民营企业和宗教界等社会各界人士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展现出了空前的团结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我们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探索形成了两户见面会、“三说三抓”“以德扶贫”等有效做法,让脱贫群众现身说法,用身边生动鲜活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形成了干部带着干、能人做示范、群众拼着干的良好氛围。在基层干部中开展“数家珍、说变化、话未来”活动,在群众中开展“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活动,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信心,激发感恩奋进、摆脱贫困的斗志,“我要脱贫”“脱贫光荣”成为农村新风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干部群众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已成为全州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辉煌成就已载入史册,成绩已成为历史,日历将一天天翻新。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把脱贫攻坚形成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力量转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强大内生动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面落实州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的打造“五个百亿级产业”的目标,全力打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样板区,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文旅产业深度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四个攻坚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一是迅速转换工作角色,全面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2月25日下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下一步我们将平稳有序做好扶贫系统机构职能转换,进一步调整优化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和各专责工作组职责,将工作重心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转变,把工作任务向推进乡村振兴转变,把握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
二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采取人盯人监测、“一户一策”帮扶、大数据对比分析等多种方式,对“两类人口”进行常态化监测,持续跟踪易致贫返贫人口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问题。
三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内,我们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好政策“窗口期”,用活用好各类扶持政策,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四是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力打好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革命,推进特色民宿及农家乐建设,打响叫亮“临夏牛肉面”品牌,挖掘县市农业品牌资源,大力实施河州品牌振兴战略计划,加快消费帮扶“三专”建设,用3至4年时间把全州所有农村劳动力培训一遍,年度外出务工人员保持在55万人左右,确保农村家庭收入逐年增长。
五是持续深化对口帮扶协作。继续强化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积极主动与新确定的山东省济南市的联系对接,开展深层次广领域的合作;与厦门市对接签订友好城市协议,保持对厦门援临企业、帮扶项目稳定扶持的政策,持续加大扶贫车间扶持政策落实力度,推动扶贫车间转型升级,留住“厦门之根”,放大“厦门元素”。
六是强化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纵深推进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大农村改院、改房、改炕、改暖、改圈、改厨、改气等“六改”工作,治理农村污水,持续开展排危拆旧,大力实施路边、山边、水边、林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民生活品质,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真正让农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为把临夏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幸福乐园而不懈奋斗!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积石山县政府党组成员、扶贫办主任 马占山
2月25日上午,在州委书记郭鹤立同志的带领下,我有幸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历史时刻,我感到无比激动、自豪和振奋。下面,我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谈三个方面的深刻感受。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倍受感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扶贫干部就是冲锋在最前面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广大扶贫干部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这使我想起了从精准识别到精准帮扶,再到精准退出的整个攻坚过程,历历在目,恍如隔日。回顾这几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我们有过工作推动缓慢、任务异常繁重时的焦虑和不安,也有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时的高兴和安慰;有过基层的扶贫干部因过度加班积劳成疾甚至牺牲时的愧疚和遗憾,也有过大家精诚团结、相互协作、昼夜奋战的感动和激励;有过从未顾及家庭、亲人的不舍和难过,也看到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喜悦和自豪。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干部和先进事迹,正是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敢死拼命、攻坚克难的精神,汇聚形成了摆脱贫困、战胜贫困的强大动力。
二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倍感振奋。当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时,我作为一名扶贫人,内心极不平静、触动很大,同时也为自己能够参与这项崇高的事业,感到非常自豪。回想自己刚刚担任县扶贫办主任的时候,面对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的县情和脱贫攻坚任务重、脱贫摘帽难度大的实际,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经过5年多的坚守和努力,当看到贫困群众思想转变、扶贫产业从无到有、破旧危房焕然一新、看病就医不再困难、失辍学生回归校园、饮水安全充分保障、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9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0.1万人全部脱贫的历史性成就,我感到信心满怀、干劲十足,我们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努力、付出和实践经验将是我一生的精神财富。
三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倍添动力。对我们扶贫人来讲,2月25日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我们8年来的辛勤付出,终于换来了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这次能够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份崇高荣誉,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最大褒奖,也是对全县扶贫干部的最大褒奖,更是对积石山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充分肯定。这份崇高荣誉的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我们民族贫困地区的亲切关怀,是党中央、省委、州委、县委“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历史担当,是国家、省、州、县、乡、村各级干部“不脱贫誓不罢休”的铮铮誓言。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正因为有无数个“小我”,才实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使命,才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州委、州政府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聚焦‘三个重点’、做好‘九篇文章’、实现‘三个目标’”的工作思路,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为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将把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认真落实“村有监测员、乡有复查员、县有审核员”的防贫监测体系和“户申请、村申报、乡复查、县审核”的工作机制。我们将把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按照“南部菌、中部菜、北部果、全县养、户户搞劳务”的产业发展思路,全面落实《积石山县“1+6”农业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1-2023)》和《农业特色产业奖补办法》,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大力发展牛、羊、花椒、核桃、中药材、食用菌“六大产业”,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改变种“草包庄稼”的现状,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和效益双提升,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标。
我们将把实施“东方小瑞士、花儿积石山”全域旅游乡村建设行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按照“产业旺、农民富、农业兴、农村美”的思路,围绕“东方小瑞士,花儿积石山”主题,突出“三带(沿临大公路发展带、临大高速发展带、扶贫旅游路发展带)、三片区(城西发展区、城中发展区、城东发展区)”重点区域,坚持分步实施,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到乡到村的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各类规划,打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攻坚战,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风貌革命,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临大路沿线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各有特色、各具千秋的美丽乡村。
我们将把打好职业技能培训攻坚战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按照“积石要想富,全国搞劳务”的思路,持续开展劳务“大宣传、大培训、大输出”活动,大规模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精准式培训,规范开发乡村保洁、护林、护路、村校保安和炊事员等公益性岗位,引导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力度,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和农业科技明白人。常态化开展村民知情大会、干群商谈会,持续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翻过了一座高山,还要翻越更高的山,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征程中,我将倍加珍惜这份崇高的荣誉,加倍努力,重整行装再出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 责任编辑: 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