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驻”进群众心坎里
——记全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何勇
记者 赵好飞
“第一书记要把身心扑在村里,与群众心连心,把大滩村当成自己的家乡去帮扶。”这是和政县罗家集镇大滩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何勇在驻村第一天许下的承诺。
“驻村”首先是“驻”,只有静下心驻下来,才有时间深入群众,了解村情民意,制定帮扶对策,解决实际问题。连续75天没回过家,全年驻村达342天,数字记录的不仅是何勇扎实开展扶贫工作的见证,更是他不忘初心、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为民情怀。
“来到大滩村后,我一直吃住在村,工作忙起来就没有节假日和工作日之分。全村124户贫困户,每户的情况我都了如指掌。”何勇帮扶的大滩村是深度贫困村,2017年9月,他一到村子就和队员们一起走村串户,用辛勤汗水赢得百姓的认可和信任。
何勇深知扶贫先扶智的道理,为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何勇积极发挥原单位(临夏现代职业学院)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大滩村幼儿园每学期争取一名支教教师,解决师资紧缺难题;协调原单位为大滩村小学提供15台电子琴和一批图书,并动员身边朋友及爱心人士为全校学生捐赠冬、夏季校服各一套;联系开展送课程、送培训进课堂,健康扶贫义诊等多项公益活动……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开展支教、教学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大滩村小学和幼儿园的软硬件水平。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大滩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属集体经济空壳村。何勇入户调研时发现,该村有种植中药材冬花的传统,且亩收入远高于其他农作物。于是,他协调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提供购买种苗、肥料的资金和技术,鼓励36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冬花63亩,并试点种植特色蔬菜乌龙头,户均增收5000至1万元。
在大滩村,何勇带领扶贫工作队交出了一份“绣花般”精细的扶贫答卷:新房子建起来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自来水通到了院子里,所有适龄儿童都进了课堂,村容村貌和老百姓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何勇看来,驻村帮扶工作责任重如泰山,他深感使命光荣。他说他与群众一起苦过、累过、拼过,才不枉参加过脱贫攻坚这场伟大事业。
编辑: 责任编辑: 山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