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 理财参考

“甜蜜”的致富梦

2019-07-08 来源:中国临夏网-民族日报  记者:郭慧霞 黎元军  浏览量:19790

走到村民郭俊伟家的门前,记者被房前屋后的一排排蜂箱所吸引。成群的小蜜蜂围着蜂箱飞舞着,此起彼伏的“嗡嗡”声,像是在演奏一曲欢快的致富歌。 

    今年45岁的郭俊伟是康乐县胭脂镇唐哈村村民,他是村里的养蜂能手,乡亲们跟着他学习养蜂技术,所以村里人都叫他“郭师傅”。 

84971562467082968.jpg

郭俊伟传授养蜂经验

    谈起养蜂的经历,郭俊伟向记者娓娓道来。起初他和很多同村的年轻人一样,离开父母妻儿到城市务工,什么活都干过,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富裕的日子。可是,起早贪黑的工作,家里的日子仍然过得捉襟见肘。后来,在一次车祸中,他的腿受伤,再也不能外出打工,他肩上的担子就更加沉重了。 

    穷则思变。为改变窘境,郭俊伟绞尽脑汁找出路。他看到同村的一户人家养蜜蜂增加收入,便决定重拾旧业——养蜂。“我父亲以前就是个养蜂人,我高中毕业后也在家里养过几箱蜜蜂,但那时候养蜂收入不好,就去大城市打工了。”郭俊伟说,现在他算是又一次“子承父业”了。 

    唐哈村地处康乐县胭脂镇南部,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蜜源充足,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为郭俊伟发展养蜂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刚开始,郭俊伟养蜂规模不大,仅十几箱。因为有一些养蜂经验,从制作蜂箱、蜜蜂的购买引进,到后期的管理,郭俊伟都干得得心应手,蜂蜜卖出后收入不错。尝到甜头的他,便自己培育蜂王,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去年,我养了52箱蜜蜂,蜂蜜产量有1200多斤,1公斤能卖50块钱。”郭俊伟坦言,虽然养蜂很辛苦,但收入可观,不会白干的。

    虽然掌握了基础的养蜂技术,但是要想继续发展,仅靠已掌握的“老技术”是不够的。“今年雨水较多,蜜蜂采蜜困难,虽然养殖规模上去了,但产量下降了,这种固定养蜂的模式变成了靠天吃饭,所以我还要多学习,了解一下其他的养蜂方式。”郭俊伟说。面对困难,郭俊伟并没有气馁,反倒激起了他的斗志。

    经过几年的发展,郭俊伟的土蜂蜜根本不愁销路,大部分都是顾客上门来买,回头客很多,每年的蜂蜜都是供不应求。除此之外,他培育蜂王生产的蜂王浆也是“稀罕物”,因为产量少,都要提前订购。

    “一人致富不算富,全村富裕才是富”。自己养蜂尝到了甜头,可看到乡亲们仍为生计不停奔波,郭俊伟决定尽己所能帮助乡亲们共同富裕。今年年初,郭俊伟注册成立了康乐县俊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已有5户村民加入,他把自己辛苦学来的技术及多年的养蜂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合作社成员。

    郭俊伟说,这几年“土蜂蜜”的口碑越来越好,深受人们的青睐,明年他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顾客尝到正宗的“土蜂蜜”,也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编辑: 责任编辑:马宇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