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健康资讯

健康中国可期 体育大有可为

2019-07-18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新华社记者 张泽伟 吴俊宽 王浩宇  浏览量:1095

近日,我国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专家认为,这些文件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指明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和路径,尤其是将体育运动的作用和价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健康中国有了“路线图”

    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迈出关键步伐,取得重要进展。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卢元稹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我国健康领域的首个中长期规划,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健康领域最重要的文件之一,明确了卫生健康事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但蓝图需要落地,如今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就是便于操作、便于参与的“路线图”“施工图”。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王正珍表示,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让健康中国建设有了具体的抓手,便于执行和落实到行动上。如《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列出15项专项行动,细化每一项行动的着眼点,明确了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分别扮演的角色、应完成的主要指标,既明确责任和分工,又有利于形成“组合拳”。 

    另外,此次健康中国行动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作为各省(区、市)、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将健康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意味着政策执行力度更强,彰显国家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决心。”王正珍说。

    健康理念大革新

    此次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有许多新的提法和亮点,刷新了传统的健康理念,让人们对健康和运动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义。 

    新在哪里?卢元稹解释道:“过去,一说健康问题就觉得是卫生部门的事,一说生病就是打针吃药,这次健康中国行动的有关文件,在观念和认识上实现了多个转变。首先,在定位上,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在策略上,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过去更多关注的是临床治疗,现在把临床之前的预防和临床之后的康复都纳入进来,尤其是把体育运动这种主动健康因素加进来,这是飞跃式的改变;在主体上,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都要行动起来。” 

    国家层面对健康的观念和认识已有很大进步,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中心主任郭建军看来,每个人更应该树立“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卢元稹以青少年为例表示:“健康不仅是身体素质提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整个健康观念的改变。近些年,中小学生的体质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这就跟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认识有关,依然把考大学、上名校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殊不知,在青少年时期忽视了身心健康,将会是终身的失误。”

    “运动是营养”

    专家认为,体育运动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能有效预防疾病,对慢病的防治也大有裨益。体育运动对于健康中国的建设至关重要,必须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进行再认识。 

    王正珍透露,有数据表明,如果把不运动的人变成常运动的人,死亡率会相应减少10%。卢元稹也表示,最近在重庆万盛召开的一个国际会议上,当地公布了一个调查数据,近年来万盛的体育人口增加到56%,慢病发病率减少了12%,医保经费减少了20%。 

    如今,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卢元稹认为,当前应该把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体系做得更加完备。提供最基本的体育服务,是政府的责任,要让老百姓有地方训练、有人指导、有社团可加入。只要全民健身的质量提升了,人民参与健身的程度提高了,健康水平自然会提高。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政府和社会应该为科学健身提供普惠式指导,让老百姓科学掌握运动频次、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方式。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应大力提倡科学健身,组织有规律的健身活动,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王正珍说。 

    如何运动才是合理的科学搭配?郭建军表示:“单一的运动并不能满足身体健康的所有需要,一种运动只能锻炼一种或几种身体的机能,不同脏器的健康需要不同的运动刺激。不能完全凭个人爱好,从事了某种运动,丢掉了其他运动。运动也应该像吃饭一样,要膳食平衡,营养搭配。”

    体医结合是关键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在几位专家看来,将体医结合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抓住了关键和要害。 

    郭建军表示,健康问题也存在一个“木桶理论”,国家卫健委负责医疗和营养,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体育运动,这两方面不论哪一方面缺失或成为短板,人都不可能健康。如今已有不少体医融合的机构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中心就与北京多家大医院合作,开展体医融合,产生了体育医学学科,为体医融合积累了宝贵经验。”郭建军说。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北京体育大学等在运动处方的建设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王正珍介绍,目前已进行了12期运动处方师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接受过培训的医生、教师、教练员很快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他们的工作中。一些企业和民间资本也大力参与运动处方的培训、推广和实施工作。 

    当然,体医融合仍然是新事物,需要不断探索、完善。郭建军认为,体医融合并不是体育部门和医疗部门的简单合作,还需要统一的理论体系,要有科技先导。另外,一些原来由体育部门或医疗部门单独制定的相关健康指标体系,也应该由多部门联手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编辑: 责任编辑:马忠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