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看临夏

甘肃临夏:易地扶贫搬迁的“三甲集样本”(图)

2018-12-04 来源:中国甘肃网  记者:李红军  浏览量:5049
三甲集镇党委书记马良佐介绍易地扶贫搬迁情况

  中国甘肃网12月3日讯(本网记者 李红军 文/图)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典型的民族贫困地区,也是甘肃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的主战场。近年来,广河县三甲集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4个山区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后续产业,保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成为临夏州易地扶贫搬迁的样本。

  三甲集镇位于广河县城东北部,镇辖15个行政村,102个社,总人口5.45万人,其中南山村、黑山村、小洼沟村、小沟村为山区村,因自然禀赋差、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群众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一度陷入“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

  “截止2017年年底,4个山区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5户、2615人,占全镇贫困人口的60%,是三甲集镇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三甲集镇党委书记马良佐说,这些地方的土地常年干旱,一年到头地里也刨不出几个钱,大伙有劲也没处使,苦话憋在心里说不出来。

三甲集镇康家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楼房

  为了使4个山区村的村民早日“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彻底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三甲集镇从2013年开始对上述4个山区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马良佐介绍说,2013年9月,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760万元的小沟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以小独院平顶房安置搬迁群众112户、562人。2014年7月,启动实施了总投资5214万元、占地118亩的三甲集镇康家村易地扶贫搬迁一期项目,对南山、黑山、小洼沟、小沟4个山区村257户、1285人采取修建小独院平顶房的方式进行集中搬迁安置。2015年7月,启动实施了康家易地搬迁二期工程,该项目投资20952.35万元,修建安置楼19栋、858套,总建筑面积8.95万平方米,对南山、黑山、小洼沟、小沟4个村的剩余的858户、4499人进行整体搬迁。

  “按照贫困户补助6000元、非贫困户补助5000元的标准,为每户搬迁群众搭建板炕、安装橱柜等,切实减轻群众的搬迁负担。”马良佐介绍说,群众搬迁下来之后,用电、用水、用天然气、用壁挂炉等都经过了培训,要不然很多人一下子适应不了。

居民三甲集镇康家易地扶贫搬迁点散步

  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三甲集镇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努力增加搬迁群众收入,解决群众致富问题。

  “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实施了幼儿园、小学村、卫生室、文化广场、便民桥、安置区道路硬化和社区服务中心等一大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下功夫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马良佐介绍说,搬迁之后镇上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对有务工意愿的1266名劳动力,通过就地安置和对外传输的方法帮助实现就业;对于有养殖意愿的群众,由政府修建养殖小区,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群众发展规模养殖,增加畜牧养殖收入;对无法外出的家庭妇女,通过在安置区设立电商扶贫车间帮助解决就业,带动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三甲集镇康家易地扶贫搬迁鸟瞰图

  居民马太哈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山区搬下来后一家五口住进了100平方米的新房。“每个人只要交2500元就可以入住新家,装修花了1万多元,也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马太哈说,丈夫在搞运输生意,自己以后可以到扶贫车间打工挣钱,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三甲集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现了村民搬得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马良佐介绍说,下一步,将全面落实省上各项扶持政策,以发展后续产业为抓手,全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易地扶贫搬迁示范性安置区,努力让贫困群众彻底“挪穷窝、拔穷根”。


编辑: 责任编辑:马忠英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