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河州史话

【临夏人物】临夏籍将军鲁瑞林

2021-06-08 来源: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鲁学辉 整理  浏览量:6314

1623139052624442.jpg8a9b5d9c-37b8-4f63-baac-dbc5a9380bd8.jpg.jpg

鲁瑞林,1911年10月13日出生在临夏县民主乡民丰村鲁家沟社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8年,因临夏县发生变乱与家人逃到临夏城避难,年底受骗出城拾柴被国民军抓了壮丁;1931年,被收编到国民军二十六路军七十五旅一团八二迫击炮连当马夫;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经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因作战勇敢,曾在苏维埃《红星报》上登报表扬。长征中,参加了四渡赤水、攻占遵义、强渡乌江等重大战役,历经九死一生,随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抗战时期,任晋冀豫边区纵队先遣支队副支队长,受刘伯承、邓小平委托,赴河南省武安县国民党冀察游击第二路第二师范子侠部,成功争取该部起义,改编为八路军。1942年3月8日,改任太行分区司令员兼决死纵队第三纵队副司令员,1943年3月,三八五旅和第三军分区合并归第三军分区,任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三纵队副司令员,第十八兵团六十一军副军长、六十二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山西上党、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进军西北战场后,率部参加咸阳、扶眉阻击战。1949年8月,奉命率六十二军沿甘谷、武山、临洮向临夏进军,率部一八五师在和政松鸣岩与国民党败逃军队接触,当即歼、俘敌700余名,23日,王震司令员宣读西北局命令。1949年底,奉命率部进军大西南,行程万里,指挥部队歼灭国民党军队6.8万余人,剿灭土匪8万余人,巩固了凉山地区新政权。

6b1cf810-79ab-411a-9d95-b4dd0b464ddc.jpg.jpg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抱病完成第一部自传体回忆录《从马夫到将军》。1999年7月14日,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遗体火化后骨灰安放在广州市银河革命公墓。2011年7月16日,应甘肃省军区和省委、省政府请求将骨灰转移到兰州战役纪念馆,并安放鲁瑞林将军半身铜像设立永久性陈列馆,予以瞻仰。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12月15日,赵博生、董振堂的国民军二十六路军一万七千多人在江西宁都起义,起义后,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党组织为了让这支队伍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承担新的任务,不间断地进行各种制度的健全和个人思想改造,在基层单位成立了士兵委员会,经过士兵们推举和上级批准,鲁瑞林当选为士兵委员会主任。1932年2月的一天,连里的采买(事务长)陈巨胜问鲁瑞林:“你愿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鲁瑞林说:“说老实话,我还没有想过这件事,我感到共产党员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像我一个马夫怎么能入党?”顿时,他脸红了,手也麻了,不知说什么好。过了几天,陈巨胜找他填了入党志愿书和个人简历表,入党宣誓的那天,除陈巨胜外,还有一位介绍人是连指导员,入党仪式是在一个山沟里进行的,鲁瑞林在党旗面前宣誓,这时他才知道陈巨胜是连党支部书记。

决不走回头路

1932年2月以来,宁都起义部队整编工作逐步深入,作为起义部队,由于成分较复杂,旧军队中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作风还未肃清,新旧思想矛盾愈来愈突出。鲁瑞林所在连的连长,在原二十六军时对士兵特别苛刻,对红军实行的士兵监督干部制度极为不满。他串通几个班排长,暗中来往,准备煽动几个班长、排长搞哗变,鲁瑞林得知此消息后急忙向指导员报告,指导员立即采取了安全措施,一方面对他们的活动加以监视,一方面由鲁瑞林负责连夜召集士兵委员会的几位同志开会商量对策。次日,将准备反叛的连长和班长、排长逮捕,指导员把他们押送到上级单位,就这样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的发生。

组织上把这件事传达给部队,大家认真讨论,一致谴责他们这种反叛行为,并对组织采取的措施表示坚决拥护。通过这件事,许多人表示:一定要跟着共产党走,革命到底,决不走回头路。

巫廖伏击战

1933年10月,红五军团受命在江西黎川至福建泰宁间的巫廖、新桥一带阻击敌人。战役由鲁瑞林所在的三十八团一营担任,鲁瑞林任三连指导员,三连是尖刀连。巫廖山高林密雾大,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阻击敌人非常有利,他们决定利用有利地形,打一个伏击战。尖刀连按事先部署隐蔽下来,等了一天一夜,当时已是10月间,蚊虫还很猖狂,咬得人疼痛难忍,战士们等得焦躁不安,终于敌人来了,敌人的兵力比尖刀连多几倍,他们大摇大摆地进入伏击圈,连长高喊一声:“同志们打呀!”全连战士把憋了一天一夜的气,一下子用步枪、机枪、手榴弹一起发泄了出去,一个冲击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狼狈溃逃。接着敌人又连续组织了数次反扑,但都没有奏效,最后不得已退回黎川。由于尖刀连的成功阻击,敌人在巫廖迟滞了三天,使得红军大部队赢得了时间。巫廖伏击战结束,尖刀连奉命撤至新桥,又在新桥打了一场漂亮仗,取得很大胜利,但尖刀连还是伤亡了七八十人,除指导员鲁瑞林和一个排长外,连长和两个排长都负了伤。由于这一仗打得出色,受到了上级嘉奖,苏区《红星报》大篇幅报道了尖刀连英勇杀敌的事迹,鲁瑞林也在报道中得到表扬,后提升为一营营长。

55040df7-a810-4ac5-a4a8-fbd4e3b43160.jpg.jpg

一针强心剂

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之后,继续北上,占领了天全,突破了芦山、宝兴的敌人防线,翻过了经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夹金山。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达雅附近胜利会师。

因为鲁瑞林所在的营是后卫,到1936年6月18日才开始翻越夹金山,是最后一支过山的部队。当日,天还没亮部队开始爬山,据当地群众说,一定要争取在中午气温最高时爬到山顶。部队开始出发,太阳出来了,照在一望无垠的皑皑白雪上,一片金光闪耀,极为壮观。战士们大部分是南方人,很少见过大雪山,都十分兴奋,努力向上爬,可是爬了不多久,只觉得寒气逼人,山越高气温越低,大家都感到胸闷得厉害,呼吸十分困难。鲁瑞林在上山前拉了几天痢疾,如今四肢无力,全身几乎要瘫软了。然而,当看到有的战士支持不下去时,他伸手接过战士手中的枪,鼓励其继续前进,心想只要有一口气力,一定要把这一营人带过山去。一点点向上爬,只觉得两手发麻,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手中的竹竿有千斤重,但还是咬紧牙关打起精神喊道:“同志们!千万不要坐下来,再坚持5分钟!”刘伯承总参谋长曾讲:“‘坚持5分钟’是外国军事家的一句名言”。他就是这样不断地念着:“5分钟、5分钟……”一步一步地坚持着向上爬,再向上爬!一路上,不断有人倒下来,每个人都在和死神拼搏着。突然,远处露出了蓝天,快到山顶了!他高兴地大声喊道:“同志们,山顶到了,快要下山了!再加把劲,一定要战胜雪山,不要忘了我们是红军。”正在这时,老炊事员突然倒下,鲁瑞林急忙上前搀扶,并鼓励他再坚持一下,但他勉强睁开眼看了一眼,接着就永远闭上了眼睛。在搀扶老炊事员时,鲁瑞林用尽了气力,晕倒了。营部医生赶快给他打了一针,他才感到心中开扩了一些,慢慢站起来,扶着竹竿,闭着眼静静地停了一会,总算得救。医生告诉他,刚给他打了一针强心剂。可是,他心里万分难过,有多少同志,他们曾经越过千山万水,闯过枪林弹雨,为革命流血流汗,而今却躺在这千年雪山了。想到这些,泪水湿润了他的双眼。

部队开始下山,下到山腰,他已感觉精力慢慢恢复,腿不发软了,呼吸也正常了。下午部队赶到懋功,盼望已久的红军会师终于实现。

五百元法币

1937年2月,三十一军接到上级指示,在甘肃镇原县平泉镇集中,积极筹粮、筹款,迅速做好援助西路军的准备工作,待命开进甘肃河西走廊。27日,正式宣布,组建援西军,任命刘伯承为司令员、张浩为政治委员,下辖三个军为四军、二十八军和三十一军。2月初,鲁瑞林由九十一师政治部调到三十一军供给部任政治委员,部长是郑兴福。到职前,军长肖克和政治委员郭树声给他交待的第一个任务是,到平凉城国民党东北军一个师的驻地,调查一个经济案子。同时,让他携带五百元法币(当时的国民党纸币与银币同值)为部队购买鞋子,并派一名保卫干事同他前去,他们二人化妆成商人模样。当时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已秘密达成和平协议。

a2d26d0b-06fb-476d-8af4-fad3ab363882.jpg.jpg

鲁瑞林将军(左一)和拜学忠合影

他们来到平凉城外。城门口有四个国民党兵守卫,扛着枪,进城的人必须从他们眼前通过,发现可疑立即进行盘问搜查。保卫干事走着走着就缩在他身后,他若无其事地进了城,忽然听到后面国民党哨兵和人发生争执,他没介意,照样往里走,走了一段跟保卫干事说话,一回头却不见人,他想如果马上出城找他,会引起哨兵猜疑,只好一个人去找那个商店。这是一个三间铺面的百货商店,在平凉县城算是个大铺子。他一进店说明来意,老板就迎上前来请他到铺面里边坐,叫小伙计拿来四、五种鞋样,有布底、皮底,还有法蓝底,并自报价钱。法蓝底布鞋四角五一双,这就是他要调查的那种。他开始讨价,事后以三角五成交。这时他心里基本清楚了,他要调查的事可能不是贪污。等生意谈定后,他问老板:“前些日子有人在你处买了几千双这种鞋,什么价钱?”这一问,老板有点为难的样子,吞吞吐吐地道:“前几天也有人来买鞋,一来就住在小店,吃住我们都没收费,最后还送了他一些小日用品。”他问:“什么日用品?”老板道:“手电筒、干电池,还有鞋子,然后就以四角五成交了那批生意。”他听后笑了笑说:“老板,你们这一做法把前次买鞋的人害苦了,当然他是咎由自取,谁叫他贪小便宜呢!老板,不瞒你,我也是红军,我们军纪严明,不同于国民党,上次买鞋那人的行为,在我们军队中是不允许的,他要受到军纪制裁。”一番交涉后,他请店老板到城门口看看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一打听得知保卫干事没出什么事,心里也就放心了。东西已买到,要调查的事情也弄清楚了。第四天,他就回到平泉镇,进屋看到军长、政委给郑部长的信,写到:“郑兴福同志,你部政委鲁瑞林到平凉买鞋,携款跑了。肖克、郭树声。”真是天大的冤枉!立马和肖军长接通电话,他说:“军长,我是鲁瑞林。”电话另一头没有回音。他接着说:“你写给郑部长的信我看了,我把鞋子买回来了,我没有跑。”军长听了他的话,停了几秒钟后,听筒里就传来一阵哈哈大笑声。军长说:“我明白了,这件事又给我们一个教训,特别是领导干部绝不能偏听偏信,凡事不假思索,不作调查研究,最好不要过早下结论。你说对吗?”军长这番话,是自责又是教育下级。

从此以后,组织上对鲁瑞林更加信任了,援西军的整个款项,每次都是由他带警卫员到总部领取。

智取范子侠

1939年10月,在北方局党校学习结束后,鲁瑞林被任命为晋察豫边区先遣支队副支队长,到任前,师首长让他做范子侠的工作。范子侠,原国民党冀察游击第二路第二师师长,是一位国民党军内主张抗日的将领,由于不满国民党的政治腐败和消极抗日政策,主动和八路军并肩对日作战。国民党曾以经费接济和掌管地方政权为诱饵拉拢他,他不上钩,后来国民党又派候如墉部用大军压境的办法想挤掉他,他也不怕,反而更加向八路军一二九师靠拢。我党派了一位范子侠的亲戚窦立新同志到他那里去工作。领导告诉鲁瑞林,范子侠是个直率的人,嫉恶如仇,鄙视国民党的一些小动作,但尚未彻底摆脱国民党的羁绊,此去可用激将法促使他来见刘师长。鲁瑞林到范子侠部找到窦立新同志,说明来意。第二天窦立新引见鲁瑞林去见范子侠,范子侠听说是刘伯承师长派来的,对鲁瑞林非常热情。开始,范子侠很诚恳地对八路军称赞了一番,并主动向刘邓首长问好。鲁瑞林作了自我介绍,并说:“我在到职前先来拜访范将军,望今后在抗日中互相关照。”范子侠也爽朗地回答道:“没问题,抗战一家嘛。”鲁瑞林说:“临来时刘师长要我向您问好,师长特别敬佩范将军坚持抗日的志气,感谢您和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的多次协作,并要我邀请范将军到我一二九师商谈要事,希望越快越好。”范子侠听说刘师长请他去,把手放在桌上,沉思起来。鲁瑞林看到范子侠这种神情,估计他有所顾虑,心想,现在正是“激”他的时候。随即道:“如果范将军有为难处,我先回禀刘师长,以后再说吧!”范子侠一听,把桌子敲了一下道:“不!我范子侠心胸坦荡,既然刘师长请我共商抗日大计,我明天就去见刘师长。”“很好,那我马上电告刘师长,请他准备迎接范将军。”鲁瑞林说罢告辞走了,当天在先遣支队,用明码电话向师部报告了情况。

1939年11月20日,范子侠部自称平汉抗日游击队,范子侠后任八路军新十旅旅长、太行第六军分区司令员,这位著名的抗日将领指挥打过很多仗,在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中负过伤。1942年2月12日,在沙河县高庄的反“扫荡”中以身殉国。

解放临夏

1949年5月26日,由一八四师、一八五师、一八六师、炮兵营组成的六十二军,开始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远征——向大西北进军。1949年7月19日,鲁瑞林和刘忠军长、车敏膲同志参加了第一野战军总司令彭德怀在陕西省宝鸡市虢镇召开的军以上高级干部会议,会议休息时,彭总专门把鲁瑞林叫去询问二马的情况。

1949年8月4日,彭总发出进军歼灭青马的作战命令,由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同志率领一军、二军、十八兵团六十二军共3个军、近10万人发起兰州战役左路进攻,沿渭河北上,经天水、临洮,向临夏进攻,歼灭了马步芳的新编军一部,渡过洮河,于20日至23日先后解放了康乐、和政、宁定(今广河)、永靖和临夏县城,除留一八六师进驻临夏外,大军继续北渡黄河,向西宁挺进。六十二军则按照彭总指示,沿甘谷、武山、临洮向临夏前进,23日,当一八五师由康乐地区向临夏进军途中,发现松鸣岩地区潜伏由天水逃来的敌九十一军、六九一团、工兵二十七团、宪兵营等部,一八五师当即命令停止前进,歼灭该敌。下午6时,该团三营不顾倾盆大雨向敌发起攻击,下午4时战斗结束,我军无一伤亡,俘敌700余人。当日,六十二军到达和政,翻南阳坡九十华里到临夏,中午,一师师长杨寿山派来一辆吉普车,说王震司令员叫鲁瑞林到临夏,他立即乘车前往,下午到兵团部,王震司令员把西北局命令给他看:“调六十二军政治委员鲁瑞林同志任临夏军管会主任,并兼任临夏行政公署专员,任临夏专区地委书记。”王震司令员转达彭总要求:“党在临夏应当坚持团结回族人民,宣传我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等政策;揭发匪特谣言,组织当地人民群众进行清匪和支前工作;建立政权、建立地方武装,维护当地治安,共同建设好新临夏。”王震司令员和蔼地问道:“鲁瑞林同志,你有什么意见?”鲁瑞林说:“从晋中来时,徐向前司令员和周士第副司令员就讲过,到西北坚决听从彭总指挥,我接受彭总交给我的任务,一定尽力完成,请首长放心。”王震司令员高兴地说道:“好,那我们就定在25日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你的任命,将一八六师留下来帮助你工作。”25日,天气晴朗,在临夏东校场召开了五千多人的庆祝大会,主席台就坐的除王震司令员外,还有兵团副司令员贺炳炎、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和政治部主任左齐、六十二军政治委员鲁瑞林及临夏地下党同志牙含章、马济华、拜学忠、曹福祥、曹继隆。王震司令员讲了我军的胜利形势,又讲了临夏和平解放的意义,当众宣布了西北局命令,最后还讲了对临夏军官会的要求和希望。

9月中旬,鲁瑞林到兰州一野前委彭总处汇报临夏地区的主要工作情况:1.建设情况;2.执行民族政策情况;3.成立支前委员会。彭总听完汇报后,关切地问了鲁瑞林的家庭情况(当时家中只有母亲和一个弟弟)。鲁瑞林为彭总在战时繁忙的情况下还这样关心下级,深受感动和教育。从1928年离开家乡到1949年这次回家,已有整整22个年头了,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及家人,真想早点见到母亲。此时,二十多年前出走时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自从参加了革命,在党的教育培养下,转战甘肃、江西和大江南北,经过艰难困苦的红军时期和八年抗战时期,又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多少往事让人回味无穷。

在临夏短短4个月,他写信派人请来西乡的马全钦(回族)、东乡的马斌(红胡子)、南乡的马巴团长、夏河的黄山清活佛,以及临夏民主人士曹福祥、张质生、张乐山、卢曜天等,主要讨论支前事宜和如何防范从固关镇逃回的散兵游勇等问题,由于各项工作做得及时,社会秩序安定。

11月27日,十八兵团调归二野指挥,此时二野主力部队已迂回将敌逼向黔滇,退路切断,胡宗南加速南撤,刘邓首长命令十八兵团于12月7日兵分三路猛追逃敌,12月11日,右路六十二军经西固进占武都,向西南进军。

军情似火,不得不又一次踏上征途,解放大西南。12月底,当鲁瑞林离开临夏时,同他共事几个月的许多同事前来送行,马全钦要送给他一匹英俊的青色战马和一支猎枪,他几次婉言谢绝,但实在谢绝不了,只好收下,鲁瑞林对他说道:“马先生,我知道回族兄弟的意思,赠枪送马是对我的知心之举。在今后的战场上,我一定骑着你送我的战马,勇往直前,拿着你送我的猎枪去打吃人的豺狼,消灭胡宗南,消灭四川的反动派,解放还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解放全中国。”他向前来送别的同志们敬礼告别,向家乡的父老乡亲告别,向生他养他的这片黄土地告别,车子走了很远很远,还能看到挥动着的军帽和枪支。

编辑: 责任编辑: 马少华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