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河州史话

侯世奎——从放牛娃到将军

2019-09-19 来源:临夏历史人物丛书  记者:马廉朴  浏览量:5166

    2016年10月,一部再现红军长征途中,在湘江血战的后卫部队红34师,为掩护中央红军突破重围,最终全师几乎全军覆没的慷慨悲歌的电视剧《绝命后卫师》在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档播出,这部悲壮历史剧吸引了广大军迷的眼球。红34师被誉为中央苏区的“钢铁之师”,湘江之战,惨烈空前,尤其是红34师从此在中央红军的番号中彻底消失了。据有关资料显示,红34师的5000名战士几乎全师覆没,多数战死沙场,只余下的400多人皆被国民党军或地方民团俘,先关押在广西的全州县城、兴安县城和桂林的监狱里。湘江边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充分说明了战斗之残烈。这些红军战俘,在国共合作的抗日时期,多数重新参加了新四军等抗日革命队伍,继续为中国革命浴血奋战。然而,也许你不知道,血战湘江的红军34师中的一营营长就是来自临夏县红台人、开国少将侯世奎。

    侯世奎(1911—1976),1929年参加冯玉祥国民军,1931年在江西参加“宁部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侯世奎出生于临夏县红水沟(今红台乡)侯家沟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自然条件差,灾害频繁,加之历年的战乱,祖上几辈生活相当艰难。1895年,侯世奎的祖父为躲避当地发生的战乱,逃至定西、兰州等地,流浪度日,于1915年在兰州阿干区落脚,干起了为地主背煤的苦力。侯世奎的父亲年轻时也在阿干煤矿背煤,后看到家乡年景渐好,便回到老家侯家沟务农。侯世奎幼年时,由于家庭生活困难,父无力供养,从9岁起就给邻村一家地主放牛,经常早起晚归,吃不饱穿不暖,吃尽了苦头。在他17岁那年,他的父母先后死于饥荒,在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情况下,不得不将小妹送给别人,孤身一人在家乡附近过起了流浪、打短工的生活。
    1929年春,在临夏驻防的冯玉祥国民军部队,为了扩充军力,在当地招募新兵。孤身流浪、无家可归的侯世奎,为了找个栖身糊口的地方,便加入到冯玉祥国民军部队,隶属孙连仲部下。
    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倒蒋。孙连仲部奉命从甘肃开往中原参战,侯世奎也随军东下。冯军失败后,孙连仲部被蒋介石改编为第二十六路军,遂调往江西“剿共”。1931年12月,第二十六路军17000多人,由赵博生、董振堂等率领,举行了著名的“宁都起义”,遂加入红军行列。侯世奎参加红军后,即被任命为红军第五军团第十三军三十八师某重机枪排的班长。
    侯世奎加入工农红军后历任班长、排长、连长、代理营长、红军大学指挥科学员、营长、山东滨海军区副团长、团长,山东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副师长、师长,辽东军区参谋长,甘肃省军区参谋长,西北军区干部文化学校校长,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甘肃省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06年离休。1976年1月24日在兰州病逝,终年65岁。

反围剿  浴血奋战受摧残


    侯世奎参加红军后,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思想认识很快,从1932年夏天开始,他先被安排到红军学校学习了8个月;1933年6月,又到红军大学指挥科第三期学习;不久,又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江西瑞金)参观学习,聆听了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重要报告。这些学习机会和参观活动,对从小没有进过校门的侯世奎来说是极其难得的。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和文化知识,使他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提高了觉悟,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共产党和红军的认识。他急切要求进步,积极靠拢党组织,于1932年10月在红军学校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此同时,他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及时运用于本职工作,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极其负责的态度,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许。他的职务也由原来的班长很快升为排长、连长、营长。这段时间,侯世奎在中央苏区先后参加了赣州、水口、金溪等战役及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为保卫中革命根据地浴血奋战。由于他带领的排和连作战勇敢,突击性强,完成任务出色,曾获得“模范排”和“青年模范连”等光荣称号。

    据史料记载,1934年10月,8.6万余红军主力从江西开始浩浩荡荡的长征,红五军团担负起殿后的重任。而红五军团红34师是后卫的后卫,在敌军密不透风的防线内掩护部队前进。连续突破3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遭遇了蒋介石和湘桂粤军阀在湘江以东地区布下的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陷入危难时刻。这支全军著名的“铁流后卫”浴血奋战,阻击了数十倍于自己的敌军,掩护主力红军冲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红34师弹尽粮绝,孤立无援,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在激烈战斗中,陈树湘腹部中弹,身受重伤。他用皮带压住伤口,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后不幸被俘。敌人为抓到一名红军师长而欣喜若狂,立即将他押往长沙。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血战湘江电影剧照

    侯世奎时为34师一营营长,在战斗中,他不幸负伤后被敌人俘虏。他先被送到衡阳关押,不久又押到昆明监狱受刑,历时3年之久。在狱中,残暴的敌人为了向他拷问红军的情况,施用了各种酷刑,致使他的身体受到严重的摧残,特别是由于敌人的严刑损伤了他的神经系统,使他患上了癫痫症。敌人可以摧残他的身体,但无法推毁他坚强的革命意志。他坚贞不屈,始终没有吐露红军的任何秘密,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直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共合作后,国民党才释放了他。获释后,侯世奎立即从昆明北上,去寻找共产党和八路军。经过数千里辗转,历尽难险阻,终于在1938年8月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后奔赴延安,回到了革命队伍。

打日寇  敌后抗战立功勋

    侯世奎到达延安后,先入抗大学习,并接受组织审查。当八路军领导机关确认他在被捕关押期间没有任何问题,是一位坚强的革命者后,便派他赴山东敌后,任一一五师第七团第二营营长,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日本鬼子重重包围、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汉奸不时出没捣乱的严峻形势下,侯世奎及其所在部队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坚持开展敌后工作,出色完成了任务。在甲子山、天宝山战役中,他们打得勇猛顽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得到了上级表扬。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侯世奎还坚持学习文化知识,在行军途中,每天识四、五个生字,被上级机关授予“文化学习模范营长”称号。这一时期,侯世奎同志在其他方面均表现良好,如办事雷厉风行,处处以身作则等。因此得到上级领导的器重,不断被委重任。即于1943年夏任命为山东纵队教导二旅六团副团长,1944年春调任山东滨海军区莒中独立团团长,1945年初升任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


迎解放  两大战役建奇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后,侯世奎奉命率部进军东北。当时,为了保守军事秘密,不暴露我军武装力量,八路军进入东北后统称为“东北人民自卫军”(解放战争开始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到东北后,先担任东北民主联军辽南纵队第五旅旅长,纵队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师副师长、师长,辽东军区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本溪、海城、梅河口等战役。在梅河口战役中,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以损失1700余人的代价,经过五天四夜的激战攻克梅河口,全歼184师7000余人,俘虏师长陈开文、团长张秉昌、副团长张荫义,击毙参谋主任张维孝、团长曾邦本。后来,他还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战役,因作战勇敢,曾多次受到上级的通令嘉奖。


新中国  优良传统永发扬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世奎调任甘肃军区第一任参谋长,指挥了甘肃地区的剿匪斗争,为稳定甘肃局势,维护社会治安做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被调任西北军区干部文化学校校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昔日的放牛娃成了共和国的将军。1961年又升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直至1966年离职休养。

新中国成立后,侯世奎由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由农村进入大城市,虽然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仍保持了艰苦奋斗、好学上进的优良传统。他对自己一直严格要求,从不搞特殊化;他对工作一贯认真负责,能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平易近人,关心同志。不仅自已经常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还关心自已亲属的学习和进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侯世奎任省军区副司令员时,老家的两个叔叔去兰州看他,期间,他向两位叔叔详细询问家乡的农业生产情况,要求他们和子女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当两位叔叔准备回家时,特意给他们送了一套《毛泽东选集》。于1957年和1965年两次回临夏老家探亲期间,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民兵建设十分关心,给予了帮助指导。

    1976年元月24日,侯世奎同志因患心脏病治疗无效在兰州逝世。遵照本人意愿,他的遗体实行火化,骨灰盒被安放在兰州市华林山革命公墓。2月6日,甘肃省军区为其举行追悼会,副政委夏季平同志致悼词。悼词中说:侯世奎同志参加革命40多年来,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改造世界观,对党忠心耿耿,对工作兢兢业业,光明正大、团结同志、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国防建设事业,保持和发扬了我军的优良传统。

(本文为《临夏历史人物丛书》所写内容)


编辑: 责任编辑:马少华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