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旅游攻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亮相京城

2018-04-11 来源:临夏州旅游局  记者:何永明 魏文忠  浏览量:1997

由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等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甘肃省参加项目主要有临夏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庆阳香包绣制。积石山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维雄和冶古白之子冶洒力海一行赴京参展。

保安腰刀与英吉利沙刀和阿昌族的户撒刀是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保安腰刀是聚居于大河家镇的甘河滩、梅坡、大墩村的保安三庄及刘集乡高李村的擅长打刀技术的保安族工匠打制的刀。构造精巧,式样考究,质量上乘,工艺独成一体。它渊源于清咸丰四年至咸丰十一年保安族人辗转迁徙,途径青海省循化地区时,从塔撒坡修制土枪的工匠处学到打刀技术。“保安腰刀”的制作,至今有130年的历史,现在的保安腰刀工艺流程有设计、打坯成型、加钢淬火、刻花刺字、镶嵌磨光、砸铆等,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璜考究,工艺精湛,是馈赠的佳品。保安腰刀的刀体是反复锻打的精铁再加钢淬火而成。刚柔相济,刀口锋利,坚而不脆,韧而不屈,可削铁断发,在锃亮的刀面上刻有七颗星、五朵梅、一条龙、一把手等便于区别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标志性图纹,纹饰精细,图案古朴。腰刀的刀柄,多由细腻光滑的铜片、铜条、柔韧坚厚的毛牛角、质料上乘的彩色塑料,透明柔软的有机玻璃、银焊、赛璐等材料叠合镶嵌。打磨后,便五光十色,犹如彩锦;腰刀的刀鞘,多为铁鞘铜箍,还有铜鞘银箍,刀鞘正面上端有一小孔,插着一把铮亮别致的紫铜镊子,增添了刀鞘式样的美观,还可防止刀体从鞘中滑出。背面上端,用铜练系着一颗“转瓜”(活动的六楞瓜体),腰间挎带,转动自如。

在大河家镇、甘河滩等地制作生产的保安腰刀和景泰蓝拐杖剑作为生活用具、精美的装饰品、旅游纪念品和馈赠艺术品,已畅销干甘、青、宁、新、川、藏、内蒙古、滇等省区,并远销我国的港澳地区和日本、印度、沙特等国,深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2006年保安族腰刀的锻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编辑: 责任编辑:马宇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