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县市新闻

广河县

2017-10-13 来源:临夏州政府门户网  记者:  浏览量:9005

县情概况

广河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部,东临定西市临洮县,西接和政县,南连康乐县,北靠东乡族自治县,总面积538平方公里,是国列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辖6镇3乡,102个村,1121个合作社,总人口25.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72人,人均耕地1.85亩。平均海拔1953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

广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广河古称太子寺,曾为大夏县、羌县、定羌巡检司、太子寺城,1917年设宁定县,1961年更名为广河县。境内自然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与夏商过渡期典型文化——齐家文化的发祥地,有马家窑文化遗址和丰富的古动物化石遗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有“齐家文化摇篮”之美称。

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广河是临夏州的“东大门”,东跨洮河至兰州70公里,西距临夏州府40公里,兰临高速毗邻而过,康临高速纵贯全境。全县已整体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的目标,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以主要集镇为枢纽,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黄河一级支流洮河流经辖区,广通河纵贯全境,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商贸流通活跃,市场功能完善。广河背靠藏区,面向兰州,历来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商埠,具有“西部旱码头”的美誉。早在汉朝时期,这里就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举世闻名的“唐蕃古道”穿此而过,明代又是“茶马互市”的一个重要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敢闯敢干的广河人民,走南闯北,四海经商,常年有5万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商贸流通和务工创业。县内民间资本相对富足,有各类集贸市场26处,特别是皮毛市场与国内各大市场接轨,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集散地之一,三甲集镇被誉为“西北皮毛集散第一集”。

民营经济基础良好,发展潜力较大。广河县民营经济起步早,目前,全县有大小民营企业1300多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民营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有了较快发展,生产经营规模发展到加工、建筑、交通运输、咨询、信息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多种行业,2016年,全县民营经济完成总产值27亿元,增加值5.79亿元。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全力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保持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1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1.22亿元,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39.88亿元,增长10.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亿元,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6亿元,增长13.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3元,增长7.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060元,增长8.4%。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扶贫开发。在认真落实省州“1+17”方案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坚持既定的扶贫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脱贫举措,累计投入资金12.8亿元,比2015年增加了7.59亿元,主要是硬化或改造农村道路615公里,改造D类危房1710户、C类危房3594户、无能力建房户危房54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998户4482人,实施齐家、三甲集等5个应急水源工程,贫困村薄弱学校改造5所、幼儿园14所,新建改造村卫生室26所、配备医疗设备29所、村级活动场所24个、村级文化广场11个。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2.48亿元,补助修建养殖暖棚622座,完成有组织输转精准扶贫户劳动力802人,落实贫困户救助资金4915户450多万元、救助残疾贫困人员370人,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累计捐款捐物4100多万元。2016年全县脱贫人口5462人,剩余贫困人口27224人,贫困发生率为13.4%。

(二)项目建设。全县共实施重点项目86项,总投资73.8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0项,总投资35.11亿元,新开工项目46项,总投资38.78亿元。公安局司法局业务用房、疾控中心等35个续建项目和生命防护工程、申家滩大桥等26个新开工项目已全部完工,完工率分别达到87.5%和56.5%;三甲集康家经济适用房、三甲集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等5个续建项目和齐水路、城关二校综合楼等20个新开工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三)促农增收。稳定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旱作农业、畜牧养殖产业在保障粮食增产、保持养殖发展成效的基础上,持续发挥了促农增收的作用。旱作农业,在受旱情影响的情况下,平均亩产745公斤,户均增收4875元,人均增收902元。畜牧养殖,新建联户养殖小区15个,累计达到237个,新增规模养殖户150户,累计达到8257户,全县牛存栏达到9.45万头、羊存栏105万只,分别比2015年净增0.45万头和5万只。转移就业,巩固老基地、开辟新基地,进一步加大技能培训和组织输转力度,持续增加群众务工收入。全年免费培训劳务人员3600多人,完成有组织输转24批3236人,其中“暖冬”行动6批1126人,全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5.8万人,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广河籍务工人员有7500多人,全县年劳务创收8.74亿元。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新型产业,建成乡镇电商服务站6个、村级服务点25个,建立扶贫加工点3个。坚持请进来培训和走出去学习相结合,邀请厦门大学、西安交大、义乌工商学院等高等院校的电商专家到县上开展专题培训,组织420多名未就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生赴电商发达的浙江义乌实地学习培训,全县共培训电商人才980多人,272人已在沿海地区和县内企业实现就业,其中有8人与阿里巴巴旗下的阳普网络、腾讯旗下的众犇科技等知名企业签约就业;盘活三甲集茶城,规划建设总面积1.2万平米的齐家电商五中心,扶持建立齐聚电商孵化园,孵化园已入驻电商企业32家,全县电商企业达到58家,其中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电商企业年线上销售额达7400多万元,“双十一”期间销售额达828万元,我县被列为全省首批电商示范县,2016年被商务部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四)特色产业。创新和优化园区管理服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临达路全面完工,福禄海、西域工贸、佳美公司入驻园区,开发区入驻企业达到39家,园区功能日益完善,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2016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4.26亿元,工业增加值2.92亿元,销售收入8.25亿元,上缴税金105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3亿元,从业人员达4300人,同时,以园区为平台,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签约项目16个,签约资金34.1亿元。依托广河经济开发区,做大做强以皮革、毛纺、商贸为主的特色产业。2016年,全县皮革企业加工皮鞋、裘皮服装等小皮件81万件,完成产值1.5亿元。着力促进皮毛交易和商贸流通发展,总投资17亿元的三甲集皮毛交易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7.8亿元;2016年,全县吞吐牛羊皮350多万张,产值6.45亿元,羊毛5.6万多吨,产值4.48亿元。

(五)城镇建设。全力推进县城建设,加大县城东西扩建开发力度,启动实施总投资10.32亿元的16个西区开发建设项目,养老院敬老院全面建成,南滨河路县城段、易地搬迁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进展顺利;改造提升旧城基础设施,实施亮化美化和小街小巷硬化工程,县城整体品味不断提升。推进三甲集整体开发建设,中心大道、北滨河路已全面建成,主街道基础设施改造正在实施,三甲集集镇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加强买家巷、庄窠集、齐家等重点集镇建设,实施主街道亮化及排污工程,城乡一体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六)社会事业。饮水方面,投资1854万元,实施了三甲集、齐家、祁家集、庄窠集镇抗旱应急水源配套工程;投资2716万元,对全县重点灌区农田灌溉设施进行了改造维修;凭借州上全力支持和广供水工程的大好机遇,计划投资2000多万元,重点实施日供应能力1.27万方的水厂及相关管网、泵站等配套建设内容,进一步提高供水能力。道路方面,投资2.84亿元,实施县乡道路改造、安保、危桥改造等工程17项,实施农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1480公里,新建、改造危桥5座。教育方面,投资9377万元,实施“改薄”项目5所,建设幼儿园33所,狠抓控辍保学工作,全县小学入学率达98.5%,初中入学率达95.1%,高考录取率达到78.35%。卫生方面,启动实施了三甲集卫生院、县妇保站、买家巷卫生院改造项目,规范村卫生室运行管理,稳定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确保了群众就近就医。文化方面,积极推进齐家文化开发利用,投资5700多万元,齐家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高规格举办了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论坛,进一步提升了齐家文化的知名度。

(七)环境保护。狠抓植树造林,投资2464万元,实施人工造林3.4万亩,补植补造1.45万亩,栽植行道树90公里,打造千亩造林点5个。狠抓生态治理。大力实施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治理项目,完成综合治理12平方公里,累计达到94平方公里,新修梯田1.43万亩,累计达到12.6万亩。狠抓环境综合整治。以庆祝自治州成立60周年大庆和全域无垃圾示范州创建活动为契机,常态化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对洮河、广通河、漳河等重点段进行了河道清淤和治理。坚持政府主导、以旧换新,筹资125万元,回收废旧地膜1700多吨,综合回收率达到70%以上。狠抓污染治理。结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采取强硬措施,取缔小皮件作坊生皮熟制鞣制工艺8家、关停无证经营砖厂14个,整治违规采砂场23个,停产整顿洗毛企业10家、淀粉加工企业1家,关停金属制品企业1家,行政拘留2人、罚款64.62万元,给予组织处理13人、党纪处分5人,全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八)社会治理。加大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全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37件,调处率95%。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专题培训,累计培训2400多人次,组织150多名宗教界人士赴外地考察学习,规范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积极稳妥地处置宗教矛盾纠纷,维护了宗教领域的和睦和顺。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深化禁毒重点整治,继续保持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连续破获了一大批公斤级毒品大案,毒品犯罪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力的工作措施,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编辑: 责任编辑: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