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秋“丰”景美产业兴

2023-10-01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张姝  浏览量:72

记者 张姝

金秋送爽,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啤特果挂满枝头,果香沁人心脾。近日,积石山县关家川乡关集村的特色林果基地里,600余亩啤特果迎来最佳采收期,果农们穿梭在果林中,忙碌又喜悦地享受着丰收的美好。

cfe7297c-5a98-4329-a412-c18332d67e18.jpg.jpg

“一年又一年,又到了我家啤特果成熟的时候。”望着房前屋后的啤特果树,该村李上社村民齐小红眼里满是欣喜。

齐小红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啤特果种植大户,勤劳干练的她把自家4亩多的果园收拾得井井有条。作为种植啤特果树已经长达10多年的“老庄稼人”,齐小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果子的上门收购价一般是一公斤1.2元左右,就拿今年的收成来说,能收1000公斤左右。”齐小红笑言,她也是啤特果经济的直接受益人之一。

据了解,关集村具有土地肥沃、光照充足、土壤墒情高等优越的自然条件,近年来该村通过栽培、品种选优和生产实践,以产业转型发展为契机,全面发展啤特果产业,有效盘活土地资源,推动零星种植向规模化种植发展,形成以种植啤特果为代表的特色林果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关集村党支部书记马俊祥介绍:“近年来,通过与甘肃和政八八啤特果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年可采摘啤特果15万公斤,真正做到产业促提升、群众得实惠。”

产业兴旺了,生态宜居也要跟上。从特色林果基地出来,记者沿着村社巷道前行,看到村民家的房屋外墙被彩绘装饰一新,还打造了党建引领示范的“党员巷”和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的“文明巷”,通过这一面面文化墙,既扮靓了村庄环境,又寓教于行,增添了文化元素。与之相应的还有石块砌成的景观、石片垒起的院墙等,村里随处可见各种用石头创作的“景观石”,让人眼前一亮。

尘封多年的煤油灯、铡草刀……自关集村村史馆建成以来,村民们把家中遗留下来的老物件、生产生活用具等捐献到馆中,小小的村史馆办得有声有色。

“这里的煤油灯我小时候用过,看到它,我就记起了点灯时闻到的味道。”村民仲金女一边端起煤油灯仔细察看,一边告诉记者,“这些东西早在日常生活中消失了,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

谈及日后的发展,马俊祥信心满满:“我们村将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因村施策,因地制宜,通过打造关集村啤特果产业园和村史馆,不断吸引游客走进来,体验采摘乐趣,感受乡村生活,进一步延长生态经济链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编辑:马忠德 责任编辑:孔令定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