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龙 刘刚林
9月12日,从摩洛哥马拉喀什市召开的第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传来喜讯,临夏地质公园作为新申报的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全票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成员的认可,标志着我州加入世界地质公园大家庭的步伐更近了一步,即将成为甘肃省第3个世界地质公园。
“如果申世成功,临夏又多了一张世界级名片,我们要适应新身份、用好新名片,坚持发展与保护并存,做好文旅文章。”临夏州各级干部这样说。
“世界地质公园对临夏来说将是一笔无法估算的无形资产,4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今天终于有了交待。”为申报创建付出艰辛努力的地质公园建设者这样说。
“作为一个临夏人感到很自豪,真心为党委政府点赞。”临夏的各族群众这样说。
这一刻,全州上下沸腾欢呼,临夏人奔走相告,4年多枕戈待旦、1400多个日夜风雨兼程,今朝终于梦圆摩洛哥。
这一天来之不易,临夏人民期待了很久。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镶嵌在甘肃这柄“玉如意”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人文科学魅力——
这里有见证变迁、地质演化的奇特地貌,形成的地层序列跨度之长、记录之完整、年代之清晰世所罕见,临夏盆地被学术界誉为“最漂亮的陆地磁性剖面”。
这里有跨越时空、享誉世界的丰富化石,是中国乃至整个欧亚大陆产出哺乳动物化石最为丰富的地区,拥有占据10项世界之最的和政古动物化石群。
这里有星罗棋布、探源文明的史前遗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
这里有灿烂辉煌、多元一体的优秀文化,黄河文化、彩陶文化、砖雕文化、大禹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花儿”文化等交相辉映。
这里有雄浑壮丽、钟灵毓秀的山水美景,既有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也有雄奇秀美的西部风情;既有山清水秀的自然美景,也有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是一方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天堂。
可以说,临夏从不缺知名的景区景点,然而,在省内已渐有名气的临夏,在世界上却仍是一个蒙着面纱、待字闺中的神秘少女,还缺少一个含金量更高的世界级名片来证明和提升自己。
“临夏的地质遗迹和自然景观很独特,尤其是地质旅游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国家A级景区众多,为什么就不能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在多次实地勘察、交流座谈、充分论证后,以前瞻眼光郑重提出:申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
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决定扬起了临夏借船出海、走向世界的船帆。2019年12月,州上将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炳灵丹霞地貌省级地质公园归并整合、保护开发,全面启动临夏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工作。同时,成立“拟建中国临夏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组织开展这项工作。2020年4月又成立了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
临夏地质公园涉及永靖县、和政县、东乡县、临夏市、广河县、临夏县等6个县市,总面积约2120平方千米,有地质遗迹79处、人文景观30余处,以白垩纪恐龙足印和晚新生代古动物群为突出代表,以晚新生代地层、北方丹霞地貌和黄河三峡景观为重要补充,融合了临夏特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是一个集地质、生态、文化于一体、没有围墙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申世”历程是一篇鸿篇巨著,是艰辛的、曲折的,但又是激情飞扬、振奋人心的,对于临夏来说,要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完成从一张白纸般的基础到具备“申世”的条件,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创新是最强烈的脉动——4年创建历程中,临夏州申报创建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带领创建专班,在目标把控、问题解决等关键节点上,多次过问,把脉问诊,把申报创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责任践行初心。
面对资金、经验缺乏等瓶颈,创新发展思路,将地质公园创建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区域增长极、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具体体现,编制完成《中国临夏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20-2030年)》,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兰州大学等11家科研院校签订《研学战略合作协议》,聘请邱占祥、邓涛、金梅、李大庆等20名专家为临夏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技术咨询指导专家,并多次召开会议,全面安排部署申报创建重点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和时限,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开放是最优美的旋律——4年创建历程中,州申世办一班人苦干、实干、巧干,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用汗水书写担当。
完成了公园范围内地质遗迹调查评价,运行临夏地质公园中、英文网站,先后与4家世界地质公园缔结了姊妹关系,多次请专家团队来临夏开展专题讲座,组织一批批申报团队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同时,严格按照《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工作指南》、自评估A表5大类、220项内容及相关创建部署要求,积极收集、编制、整理各类申报资料,努力做到申报资料数据准确、内容详实、质量保证,提交的申报资料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查。
协调是最突出的主题——4年创建历程中,各相关县市树牢“一盘棋”思想,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用行动书写使命。
在基础建设中,按照自然就是最美的、适用就是最好的、优质就是最省的原则,推进地质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更新交通旅游导引牌、宣传牌,统一设计和规范各景区导览系统,努力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地质科普学校和社区,并与酒店、农家乐、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利用文体节会和赛事,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申报创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积极营造“申世”氛围。
眼界一新世界宽。对于这次冲刺世界级,临夏人是志在必得。在州委、州政府推动下,申报专班和专家们争分夺秒,攻坚克难,步步为营,捷报频传:
2020年1月,临夏地质公园被国家林草局推荐作为2020年度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的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单位,并通过了公示。
2020年5月和10月,我州分别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报了《申报意向书》和《申报申请书》。
2021年3月,临夏地质公园申报资料按照程序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审查,列入2021年度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之一。
2023年6月26日至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专家中田節也、許民来我州开展临夏世界地质公园考察评估,临夏地质公园赢得了向世界地质公园进军的入场券。
如今,在临夏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过程中,共享是群众最切身的感受。凭借这张名片,我州特色产品走俏市场,群众的口袋更鼓了。
走进临夏县先锋乡前韩村,花儿恣意绽放,蝴蝶翩翩起舞,农家乐生意红火,一幅生态美、环境靓、旅游旺的和美乡村画卷铺展在眼前。“这两年,县上投入大量资金,对我们村进行改造,改善生活环境,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游园,鼓励我们发展农家乐。自从开了农家乐,节假日基本满座,收入挺不错。”村民卢红霞凭借地质公园创建,靠自己不错的厨艺挣上了“旅游钱”。
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无疑是一块含金量极高的“金字招牌”,这必将为临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蝴蝶效应”。那么,要如何保护、利用好这张金光灿灿的名片,让花儿临夏迈向世界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我们将始终遵循‘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举措,强化地质公园保护、建设、管理,让地质公园自然人文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让地质科学知识得到更广的普及,让文旅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临夏地质公园服务中心主任马军说。
让世界感知花儿临夏,向世人呈上大美河州。今日的临夏,正合力奏响一曲勇登世界地质公园大舞台的交响曲。
编辑:马宇 责任编辑:孔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