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消费指南

维生素不是“万能药” 滥用危害大

2023-09-04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刘刚林  浏览量:1230

记者 刘刚林

晚上失眠来一片、口腔溃疡来一片、美容美白来一片……随着生活节奏愈来愈快,很多人面临亚健康苦恼,于是“吃维生素就等于吃水果、蔬菜”“补点维生素总没坏处”等观点在人群中不胫而走,更有人认为补充维生素可以防病、治病,坚持每天按时服用,以求身体健康。

那么,我们究竟用不用额外补充维生素?它真能治病吗?滥用会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州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张绍鹏。

张绍鹏说,在营养学中,维生素在生理上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体内的能量来源,是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其种类很多,每一种维生素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功效,不能盲目补充。

其实,一般可从食物中摄入维生素,但如果因缺乏维生素引起疾病,可及时补充相应的维生素治疗。但过量使用维生素,往往容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那么,它真能治病吗?张绍鹏说,同一种病有多种病因,盲目补充维生素并不一定对症。日常生活中有点不适,不选择去专科诊治,而是自购维生素服用,并认为这既能迅速治病,还比较健康的观点和做法,在不少人群中很流行。比如说常见的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口腔异味,很多人认为是维生素缺乏导致,就习惯吃青菜、水果,再配合维生素C、维生素B族治疗,这其实并不对。从临床严格来说,有100多种疾病都有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等临床症状。要想治好,首先要弄清根本原因。

以作用广泛的维生素C为例,维生素C作为酶的辅酶或酶的底物参与许多物质的合成,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口服维生素C可以美白、防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治疗感冒,但对于绝大多数维生素C并不缺乏的健康人来说,这一说法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要注意的是,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还可能会使草酸结石的危险性增加。

日常补维生素能代替均衡饮食吗?张绍鹏说,在生活中,不少人盲目减肥而选择偏食、少食,但为了避免营养素缺乏而患病,选择用补充维生素替代均衡膳食,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研究发现,服用维生素片并不能代替食用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食品,因为很多人体所需的其他营养物质需要从蔬果中摄入补充,维生素在体内需与其他营养素相互配合,多种维生素协同作战才能在能量代谢过程中起最佳效果,而大量服用一两种分离出来的维生素作用有限。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0版),只要我们保证每天能做到大约喝半斤牛奶,吃1个鸡蛋、2两肉类、3两豆类及制品,便能满足每天维生素A、D、E的需求;每天吃够0.5斤水果、1斤蔬菜,就可以满足每天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需求。

补充维生素有哪些注意事项?张绍鹏说,最重要的是适量而不能过量,最好有医生、营养师指导。由于维生素是一种微量营养素,不能因为觉得维生素必不可少,就无视自身情况盲目补充、滥用。多种维生素过量会出现厌食、乏力、恶心、嗜睡、肌肉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人们忽略。补充维生素一定要有针对性,原则缺什么补什么。比如,维生素A不足时会出现暗适应能力下降,眼干燥症,皮肤粗糙、瘙痒,头发干枯等情况;维生素C不足则多表现为毛囊过度角化、常感疲劳,易感冒、咳嗽,牙龈常出血,伤口难愈,舌头有深痕等。

张绍鹏说,想知道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可以到医院营养门诊进行评估,获取医生的分析和意见。若需补充维生素,首先要了解各类维生素知识和作用,脂溶性维生素需要有脂肪的帮助才能被人体吸收,可以在肝脏中储存,当机体需要时可释放出来,却很难从尿液中排泄出去,因此摄入过多存在中毒风险。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摄入过多时会从尿中排出,在体内的储存量较小,但同样不能超过人体的最大耐受量。

总之,购买维生素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分为药用和保健品类两种。作为药品,通常会含有一些除了维生素之外的其他化学成分,此类维生素主要是用来预防和治疗维生素缺乏所致的相关病症,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保健品类的维生素是以补充、维持、保健为主。大家应该根据两者各方面因素的区别进行考量,最好在医生、营养师的指导下,科学补充维生素。


编辑:马忠德 责任编辑:孔令定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