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老鸦关
◇王佐伟
花红柳绿的季节里,你是五山池脚下的一幅写意油画。绿的树,红的花,闲散的牛羊,绿树掩映的农家院,袅袅升空的炊烟,哗哗飞溅的浪花,潺潺浅吟的溪水,如玉龙般穿境而过的213线国道。
老鸦关河两岸的冬麦在拔节、孕穗,金黄耀眼的油菜花竞相开放。麦田里、油菜地里,“尕盖头”在扑噜噜地飞,宛若天籁般的“花儿”声,响彻了湛蓝的天空,滋润了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
老鸦关河上的石磨依旧,依旧奏着河州西乡人的历史,述说着西乡曾经经历的苦难和眼前的太平盛世。吃上一碗凉拌麦索吧,嫩黄的青稞粒磨成的麦索,让你回到那个难以忘却的岁月。
还是吃一碗新姐撒的尕搅团,翠嫩如玉,绵软滑溜。调上油泼辣子、蒜泥,就着细切的土豆丝、葱绿的凉拌蕨菜,美美地吃上一碗。达力加垭豁里的野葱花的焦香,豌豆面呛鼻的喷香,定会点亮你火红的人生。
要不,吃一顿二洒爸散养的尕草鸡。焦嫩的爆炒草鸡,肉头筋道,色香味俱佳,青花三泡台尕碗子,滚烫的五香茶水,佐你大块朵颐。酣畅淋漓的痛快中,齿留余香,让你留恋不已。
干脆,搭伙吃一顿麻乃哥的羊肉平伙吧。包上杂碎,灌上面肠,端上一盘热气腾腾、浓香四溢的手抓羊肉,盘腿坐在热乎乎的大土炕上,过一把地道农家生活的瘾。
石泉湾子的野牡丹开了,枝叶婆娑,似向你招手。妩媚的花蕊里,野黄蜂在微微颤动翅膀,尽情地吮吸着甘甜的花露。
龙头河边的野莓子红了,星星点点一大片、一大片。向你露出娇羞的红晕,让你品尝大自然的馈赠。
大关坡里的蕨菜破土了,翠绿的嫩芽弯着,在徐徐的清风里颤着,好像侧耳倾听釆蕨人金唢呐般漫“花儿”的声音。
娃娃鱼在清澈的令人怦然心动的溪水里款款游动,野雉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昂首踱步,嘎嘎欢叫着呼朋引伴,七彩的羽毛,斑斓了一个季节的心事。
听,梅花鹿在大关岭头鸣叫,小鹿羔在蓝盈盈的马莲花间嬉戏。眨眼间,跃入绿树丛间,只见花摇,不见鹿影。
石门洞刀削的一线天里,雨燕在斜飞,啾啁成一片。松蒿岭上的白桦林里,红胸褐翅的尕红雀在叫,一声声哧哄咪啾——悠长的鸣叫声,更增添了这个季节的韵味。南岔沟漫山遍野的野杜鹃开了,红黄蓝白,一朵赛一朵儿地争奇斗艳,美不胜收。庞大的八卡石三足耸立着,是神仙歇脚品茗、闲敲棋子的地点。每一山,每一石,每一景,都有美丽的神话传说。
松涛阵阵的三岔坪,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一簇簇打碗花、金盏花,挨挨挤挤,争先恐后地笑迎八方游客。此时,站在土墩的烽火台上,站高望远,深吸一口气,浓郁的花香、松树特有的清香,让人四肢百骸立马通透舒坦。望着那蓝得令人心颤的天空,世间那些俗事、颇烦事,都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心情犹如嫩草尖上挑着的一滴露水,晶莹剔透,盈盈欲滴。打着花纸伞的人们,把一幅幅靓影定格在一瞬间。这里是避暑休闲的胜地,天然氧吧。人工栽植的几万亩松林,在临夏县人民几十年的辛勤汗水浇灌下,郁郁葱葱,成为河州西乡的肺部,护佑这块土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某个微风拂面的午后,达力加垭豁里飘过来一朵白云,缓缓翻卷着、漫游着,仿佛漫不经心。此时风停了,树静了,连鸟儿也停住了欢唱的歌喉。突然一声惊天动地的惊雷炸响,霎时万马奔腾,隆隆的雷声一声接一声滚过老鸦关的天空,刺目的闪电一道接一道划破山顶嶙峋的怪石。豌豆大的雨珠兜头砸下,让人猝不及防,天地笼罩在一片白花花的雨帘中。老鸦关河犹如发疯的豹子,咆哮着奔向远方。
倏忽间,云破日出,耀人的光芒从云隙间射下来,泼洒在水盈盈的山坡上。白茫茫的雨帘还在不远处斜挂,龙头河边已架起一道七彩的虹桥。野牡丹抖落一身水珠,又盈盈含笑开放。牛羊欢快地从树丛中三三两两钻出,悠闲地啃着带露的青草。西边日出东边雨,老鸦关又是一片恬静。
此时听一曲吾德老汉荡气回肠的西乡“花儿”,是夏日最为享受的神仙生活。
金山银山的八宝山,
老鸦关就在身边。
乡亲们坐的者我身边,
如今的光阴真舒坦。
终年白雪覆盖的五山池山峰,像位淳厚的长者,沉默地注视着人间,见证人间的悲欢离合、沧海桑田。消融的甘霖汇成涓涓细流,流出原始森林,流出石门,在龙头河边汇集成一首欢乐的歌,一曲高亢的河州大令,浇灌老鸦关河两岸,养育老鸦关河两岸的各民族儿女。
来吧,朋友!来吧,客人!
明洪武年间修筑的古城还在,古城里红砖碧瓦的农家院里,刮一盏尕火壶烧的“牡丹花”开水泡的三泡台,消消汗、歇歇脚,或者坐在残存的古城墙边,斜挑草帽,咬着草茎,侧耳倾听虫吟鸟鸣,思绪飞向千年狼烟,耳边战马啸啸,金戈铿锵,号角声声,追忆先辈们用热血护卫茶马古道的繁荣。
来吧,朋友!来吧,客人!
河州西乡,一方净地,一泓神泉,一朵高原上的雪莲,静静地等着您的光临!
黄草坪
◇陈进坚
黄草坪,被誉为“原生态旅游的乐园”。这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这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这是一个让人静心养性的地方。这里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会给人一种不一样的美感享受,尤其是夏日的黄草坪别有一番韵味,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景色唯美,金灿灿的金露梅尽情绽放,柔美艳丽。翠茵伴着风儿翩翩起舞,无拘无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温润的气息,接受大自然无私的馈赠,怡然的心境油然而生。
黄草坪位于积石山县县城西北部约4公里处,这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高山草甸,植被茂盛、山坡平缓、沟梁相间,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交相呼应,诗意而烂漫。黄草坪丰富的地下水资源,2600多米的海拔,为金露梅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炎炎夏日,湛蓝天宇映衬着万顷金黄,黄草坪显得更加清新而明净。
每当六月来临,广阔无垠的黄草坪换上了金黄色外衣,把夏日的绚丽诠释得淋漓尽致。仲夏时节,微风轻轻拂过,大地散发出醉人的体香,金露梅睁开朦胧睡眼,登上夏日的舞台,一簇又一簇的小黄花在绿浪中集结,铺满一座又一座山坡。争相斗艳的小精灵们,尽情释放生命的活力,成为黄草坪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们开得肆意而烂漫,一直向西延伸,最终消失在天地相连处。铺天盖地的金黄,令人心醉的艳丽,和不远处的青山交相辉映,把黄草坪装点得分外妖娆。放眼望去,群山连绵,绿意盎然,万千金星洒满绿毯,牛羊踩着山的脊梁品读夏日的诗行,几朵白云横卧于山顶,触手可及。
一条金色栈道镶嵌在黄色的花海中,犹如一条迎风招展的金丝带。人们漫步栈道,游弋于茫茫花海中,享受不一样的视觉盛宴。淡淡的花香,给人一种别样的嗅觉体验,清爽而又舒适,烦恼和忧愁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信步走到半山坡观景台,欣赏漫山遍野盛开的花朵,呼吸清新的空气,净化灵魂深处的那块高地,让人有一种伸开双手拥抱自然的冲动。
绰约多姿的金露梅,等不来蜜蜂蝴蝶的亲吻,却迎来如织游人,他们在花丛中嬉戏,争先用相机记录这别样的风景。
生活处处皆有学问
◇孔令瑞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众所周知的。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学习的空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他强调从生活中去学习,向七十二行学习。
无论是孩子们还是成人都能从生活中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不必苛求走遍名山大川,游遍大江南北,关键是有一双慧眼,有一个学习的愿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语文的存在,不管在家里还是逛街或是聊天,在这些过程之中必然有语文的存在,只要注意身边每时每刻之事;留心身边的每一个细节,那么,都将获得学习语文的机会。
对于儿童来说好奇正是最可贵的天性,他们对事物充满了认识和探究的渴望、热情。大自然的风花雪月、花鸟虫鱼、山川湖泊,这些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的形象远比文字描绘有趣得多,给学生的印象也比课本中的知识更深刻。
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创造条件让他们发现和感悟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以便于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知识。
家长可以带孩子去逛街,亲子逛街能够增长孩子的见识、锻炼胆量、培养理财常识……
也可以带孩子多去一些书店、文具店,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父母在带孩子外出游玩时,提前做好功课,可以一边游玩,一边给孩子讲述景点的历史和典故,丰富孩子的知识面,从小培养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我是一名教师,在济南游玩时,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清晰地了解了济南的历史、文化名人。街道边、公园里没见过的各类植物,我通过看树牌、百度查询,知道了红叶的黄栌树、常绿树木女贞、喜阳树木苦楝等,济南周围众多的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每次去参观总会收获满满,总之,每次出行我总是有收获的。
12月初,在今日头条上看到济南泉城公园的蜡梅花开了,我从没有见过冬季开放的蜡梅,感到很神奇,在这个寒冷季节能有花开放,真不可思议!周末,我约同行老师专程去公园寻找蜡梅花,在公园里,我们站在蜡梅园旁边以为走错了,因为眼前的树上长着绿叶,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蜡梅树,我以为冬天的蜡梅树应该是光秃秃的枝干上开满红色的梅花,因为它是岁寒三友,凌寒开放。
我们几人在蜡梅园旁边转了一大圈,问了旁边的游客也不知道。后来仔细观察眼前长着绿叶的树木,才发现开满淡黄色小花的就是蜡梅,真不显眼!甚至于擦肩而过时也没有发现。第一次亲眼看到蜡梅花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开放,心情有点激动,赶紧近距离拍照,淡淡的蜡梅清香迎面飘来。观赏完蜡梅,我继续百度有关蜡梅的知识才发现,一直以来把“蜡梅”弄错记成“腊梅”了!以为腊月里开放的梅花,所以理所应当叫腊梅,继续查询关于蜡梅的知识,发现蜡梅的种类很多,花期不一,有的在阴历腊月开放,有的在夏天开放,叫夏蜡梅。“蜡梅”之名形象地描述了蜡梅花的特点,其花瓣带蜡质,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强抵御严寒的能力,可以保护娇嫩的花朵免受严寒的冻害。蜡梅和梅花,在正常情况下盛开的时期也不同。蜡梅通常盛开在寒冬时节,也就是每年的11月到2月。梅花的花期一般在每年的2月至3月。所以,寒冬见的那一抹黄色,多是蜡梅。初春时看到的五颜六色娇艳的花,则是梅花。我们大多数人把梅花当作蜡梅了,这次亲眼看到蜡梅让我彻底了解了“蜡梅”和“腊梅”的区别,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们对周围事物的探询,对寻常事理的质疑,从而达到行万里路而读万卷书、读万卷书好行万里路的知行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对自己的终身学习大有益处。
醉在花荫下(外一首)
◇陈玲华
玉兰杏花牡丹芍药纷至沓来
季节的舞台上不知疲倦的竞赛
呼唤蜜蜂倾倒蝴蝶
萌动的喜悦似开屏的孔雀
嘤嘤嗡嗡记录闪光的情节
一株株葳蕤一瓣瓣馨香
扮靓了日子填补了空白
起承转合间演绎着最美中国色
朱色天青雌黄月白乌黑
比想象中的颜色更令人沉醉
摇曳的东方美花朵上跳跃
提炼着生活沉淀着智慧
别提梦与痕无心花与影交叠
风雨兼程只为那惊鸿一瞥
情愿背负时光聆听花开花谢
似水流年可曾拉长心头温热
没有派对更无美酒换盏与推杯
也要来一次花荫下的约会
那碎了一地的月光啊
可是你我喜极而泣的泪
夏风和煦
时光如风来去匆匆
不知不觉夏已迈开了轻盈的步伐
走路带风目清神宁
将心头的葳蕤演绎的深情有加
循香而饮情不由衷
品不够舌尖上泛动的啤酒花
沐风而行卸下臃肿
水晶帘动处所有故事正在生发
柔软质感缠绕成一匹锦缎
模糊山的轮廓明亮水的脸颊
时而浓墨重彩时而素洁淡雅
回响着轻灵颤动着丝滑
如阳光温暖似雨滴缠绵
只为将麻木的思绪敲打
如流水变通似火焰热烈
生命的轨道上续写爱的神话
不怕文思枯竭言辞寡淡
起笔落墨味同嚼蜡
也要把心中的清泉深挖
平庸琐碎岂能将诗意的花朵扼杀
老 屋
◇岳昊阳
幼小的心灵在这里唤起
等待着光与雨的滋润
破土成长
干皱的双手除去我心中的杂草
遒劲的双臂洒下无限肥料
梦想无所顾忌的成长
等待花开,等待结果
在土地中长大,深爱着土地
金黄油菜花与麦穗
是你的果实
也将是我的果实
不尽的爱还在继续
我将在这里默默祝福美好的开始
和政记忆
◇栖云柳
初到和政小城正是三月中旬,小城的春色不见,不时有梨花般的雪片蹁跹而至,在天空中弥漫开来。
我进出工地,看到合和路两边的花坛里,穿着黄色马甲的人们挖掉以前板结的土壤,几天后他们换上黑黝黝肥沃的腐殖土,没有移走的几株球形迎春花毫无暖意,枝丫光秃,花蕾也难寻见。四周远山树木萧条疏落,巍峨的太子山积雪犹寒。
有一天突然觉得合和路有异样的新鲜感,原来在雪花飞扬中,园林局工作人员给人行道外边栽上剪去枝丫的枫树、樱花等,长长的花坛里种上了珍珠梅、月季、玫瑰和牡丹,叶子绿绿的、嫩嫩的,像小女子一样怯怯地、冷瑟瑟地互相观望,相拥在一起。
在一个早上,路过合和路时发现许多枝丫上绽开花朵,有一片是红艳艳的,有一处是金灿灿,有一坨白花花。有的花朵大如碗口,不由让人想起那些蓝花细瓷的碟子,有的小若寸许,就像老阿爷品茶的白瓷茶杯。有的花香味浓郁,有的花气味淡雅,有的花气息沁人心脾。
慢慢,我也就认识小城、熟悉小城,爱上小城。
在和政人眼里小城是他们的“小北京”,新兴崛起的合和路片区犹如他们心目中的“东单”,老县城的西大街是他们心目中的“西单”。
“东单”合和路两面片区近几年冒出许多风格迥异、豪华大气的住宅高楼,还能看到塔吊徐徐转动下正在拔地而起的楼盘。这些建成的楼盘小区装扮得美轮美奂,各个小区门口穿着时髦的人们出出进进。张望小区里面,草坪花园,亭台桥榭,假山曲径,宛如人在画中。看着这些小区,一种高雅、魅力、幸福满满的感觉袭上心头。宽阔的合和路两边,商铺、酒店、药店、超市也大气豪华,店员、老板穿戴整洁,从他们的精神面貌和说话口音,不难辨出多是来自外地的老板商人。横穿合和路东西方向的几条马路,各有名字,都是以健康路、自由路、幸福路等等命名。有花草,有枫树,有龙爪槐,如伞如盖。每天早晚,路上行人有戴白帽帽的,有西装革履的,有秀发披肩者,也有许多穿着朴素的男女,但那些戴黄色安全帽的民工是这条路上的主色调。看着一个个新建成的小区,还有那拔地而起正在修建的楼群,暗思“东单”多像和政这座小城的美男子!它焕发着蓬勃的生机,飞扬着青春的气息。
再说“西单”,也就是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县城所在地。西大街西侧的坪上就是明代万历年间修筑的古县城遗址,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冷兵器防御时代的远去,就把县城搬迁到坪下,也就是如今的西大街。历史悠久的城隍庙和儒释道建筑群就在坪上未动,它们暮鼓晨钟,铎铃飘荡,经声传唱,给“西单”增添一份沧桑和古老,肃穆和庄严的氛围,也成为西大街的一大名胜古迹。西大街两边多是三四层或是二层为主的建筑,政府部门、银行、学校多分布于此。西大街两侧多巷道,曲曲折折,路面水泥硬化少,多以砖块铺就。行走其中,让人不由想起戴望舒的《小巷》,还有在苏杭时看见的那些巷道,内心不禁多一份古典浪漫和传统隽永之情,似乎它是小城的小家碧玉。每个巷道里都是小铺面,铁货农具、服装百货、手抓餐馆、蔬菜水果、茶叶烟酒,应有尽有。这里地摊居多,经营者多是本地人,稔熟的乡音此起彼伏。站在这里,从建筑、人流、地摊市面,无不感受到小城的烟火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漫步在这条大街上,古河州旱码头的独特风情扑面而来!
不觉意我也脱下冬衣,换上薄衫。
天空雪花不再,时有细雨飒飒。如果不上班,我总是从人民医院起步,走到中医院,走完这段合和路。有时也会穿过仄仄的巷道,来到坪上的古城墙上放眼四方,浏览一番。甚至遇见老人还要继续打问肋巴佛、牙含章等人的事迹。有些耄耋老人在童稚时见过这些人,就滔滔不绝,并手指着这些人居住过的地方。
偶然遇到读书人,聊到城隍爷邓愈受朱元璋之命坐镇河州;说起明洪武年间才子解缙被贬河州,给滴珠山题“悬壶滴漏”以及咏宁河的诗,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工地完工了,作为农民工的我就要离开小城。竟然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就像刚遇到一位知己还未倾心就要分手的感觉!
离开和政这座小城时,我再次认真地看了一番小城,小城四周起伏的山葱茏幽翠,合和路两面的花坛里姹紫嫣红,黛青而钟灵琉秀的太子山依旧直插蓝天白云之间……
站在民族团结林的绿坡上
◇王德忠
这里是唐蕃古道
这里是丝绸之路
这里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这里是多民族文化元素的汇聚地
这里是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起点
这里的民俗淳朴,各民族文化遗产丰富
这里处处充满和谐与生机
站在一百年的起点上
站在民族团结林的高岗上
昔日的荒坡
各族儿女在放歌
你一棵,我一棵……
五十六个民族的激情在飞扬
在民族团结的园林里
根植下融合,和谐,希望,生机
站在多民族文化交汇的黄土地上
临夏各族儿女
为家乡的黄土地披上油绿的衣裳
金山银山
好不过咱家乡的绿水青山
民族团结林是我们共同的田园
各族儿女在这里牧歌,休闲……
站在民族团结林的绿坡上
各族儿女用激情漫上一首“少年”
“花儿”飘过的地方一路鸟语花香
“花儿”阵阵响
高奏新时代的旋律
写下新的篇章
野 炊
◇王新有
用一顶帐篷 把家搬进山里
邀青山绿水 花草鸟雀
和自己搭伴
还原儿时的家园
在熏风吹拂的草甸
铺开一张塑料
头枕山脊 脚蹬岭背
望苍穹和远方
寻觅意境
寻找白云的故乡
不肯酩酊大醉
不忍心悠扬花儿
唯恐惊飞山鸡
携走大山灵动的诗句
土台坎挖个天然锅灶
舀一壶山泉泡茶品茗
咬几口锅盔夹几筷子酿皮
享受野外聚餐的乐趣
煮熟的羊肉
风中弥漫着香味
揉一坨面团
撕成云彩的碎片
在沸水的锅里
丢几碗面片
品尝野炊的清欢
把心晾在山里
点燃星星的灯盏
让音响里激昂的歌曲
舞动生活的烂漫
让袅袅飘逝的炊烟
扯起缥缈的雾幔
给大山织一件云的衣衫
编辑:马少华 责任编辑:孔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