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临夏文艺

母 亲

2023-05-25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海 红  浏览量:2567

母亲今年八十二岁,除了耳朵和腰腿有些问题外,身体还是比较硬朗的。如果天气好的话,她老人家就会戴上草帽、拄上拐杖,到小区院子里去晒太阳、聊天。母亲的视力出奇的好,她能从妹妹家13楼的窗户里看见下面人行道上大老远走动的我。母亲的记忆力也超强,每每提起过去的事情,她都会一一记得清清楚楚。当然,对于有些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或不和谐因素的人与事,她就会用“我再记不起来了”“时间长了,我也忘了”等话来搪塞。

87d5ed31-7358-4c85-9e33-237f0a6307b9.jpg.jpg

父亲早年丧父、生母改嫁,嫁给这样一个男人,意味着日子要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母亲共生育七个子女。也许是生得多的缘故,也许是困于生计忽略了卫生,最小的弟弟正值哺乳期,母亲的乳头因感染而出血流脓。为了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弟弟有奶吃,母亲硬是狠下心,用脓血混合的乳汁一口口喂养着弟弟。每次弟弟吃奶时,母亲总是咬着牙、咧着嘴。时至今日,我仿佛还能从她的表情里感受到当时的疼痛。

我对母亲的记忆,是她连续几日参加生产队碾场,白天很少见人影,半夜我们睡得正香,迷迷糊糊被拽起来吃晚饭。当然无法忘记的还有母亲隔三差五从碾场现场烤好拿回来时还冒着热气的杂面馍馍和包谷面散饭。生产队那会儿,母亲几乎用她一个人白天黑夜挣来的工分填充着我们一家九口人的肚子。也就是从那会儿开始,母亲的指关节粗大了,手严重变形了。

母亲是东乡族的后裔。她身上不仅有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而且拥有东乡族儿女特有的聪明豁达。家庭联产承包制落实后,母亲在务弄好自家6亩多承包地、开垦2亩多荒地的同时,开始做起了买卖。从提着栲栳卖馍馍到挑着担子卖酿皮,从拉着架子车卖凉面、甜麦子、手抓饭到开了一家小饭馆,母亲的小本生意如滚雪球般发展,越做越好。那时,母亲鸡不叫就起床,早早准备一天生意所需的食材和碗筷等家当。白天忙碌着招呼客人,捞酿皮、抓凉面、舀甜麦子、盛米饭;炒臊子、揪面片、剁羊肉、称牛肉骨头;等客人进食间隙与他们拉家常、开玩笑。晚上煮肉的时候要操心到十一二点才能睡觉,不煮肉的晚上拖着一天的疲惫要么长时间揉搓生泡、起茧的脚心,要么躺在炕上因浑身疼痛而呻吟着久久不能入睡。

吃着母亲做生意用于看碱的“灰蛋儿馍馍”、规整酿皮后剩余的“酿皮头头儿”、刮着甜麦子和大米抓饭的锅底,啃着干骨头,我们陆续上学了。先是哥哥高中毕业,之后我考上了中专,然后两个弟弟相继入学。

后来由于旧城改造,母亲就着沿街单位围墙和几棵大树修建的简易饭馆被拆,新划定饭馆地址的房屋正在筹建,家里的生意处于停顿状态。没有了经济来源,使供济我和大弟毕业的家里再无力解决哥哥和小弟的学费。万般无奈情况下,母亲对刚刚结束第二次校园生活回到工作岗位的我说,要贷款供他俩完成学业。几年下来,哥哥弟弟顺利毕业并参加了工作。

那几年,我们家破烂不堪的住房、摇摇欲坠的大门成了左邻右舍和过往行人的话题,听着人们的言语,母亲只是笑笑,接着便说:“我们现在不修,以后才修呢”。

母亲:“想念,就再去考”。我:“嗯,念去是没钱”。母亲:“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先去报名考试,钱再想办法”。我:“好”。母亲:“钱凑得怎么样了?”我:“还差4000”。母亲:“给,我就这4000,再没有”。这是中专毕业工作、成家五六年后母亲又一次鼓励我上学时的简短对话。虽然事情过去快30年了,但母亲那些斩钉截铁的话语时常萦绕在耳旁并激励我不断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保持乐观心态,勇往直前。

母亲一生爱花。以前住院子时在房前屋后种花,后来搬到楼上,就在大大小小的花盆里养花。母亲的花随着阳光的位置,被她不断移来挪去。母亲和花儿仿佛心有灵犀,她走到我们谁家,谁家的花儿就长得旺盛。

母亲一生经历了多位亲人逝去的悲伤离别。四十多岁时,我的哥哥病逝,母亲的白发突然增多;远在新疆的外奶奶去世,得知消息后的母亲一边嚎啕大哭,一边责骂隐瞒了实情的父亲和我们,为此,足足半把个月,母亲不跟我们说话;年近八旬的父亲离开,对一生要强的母亲是致命打击,她说她时不时会梦到父亲。

母亲一生也经历了好几回个人生命危险期。前年,八十高龄的母亲腰腿疼痛难忍动了手术,术后母亲汗流浃背弄得病床被褥湿透如浇了水一般。去年,母亲和我们几乎同时感染了新冠肺炎。母亲除了强忍病毒带来的身体疼痛外,每天还要打电话挨个询问我们的病情。

如今,母亲已经八十二岁了。虽然她一米五左右的身材比以前更矮了,身板也不如从前挺拔了,但那双慈爱眼睛依然惹人爱慕,白里透黄的皮肤自带善意和亲近感,每每见到熟人,母亲温柔而清脆的说笑声,就会从远处传来……

母亲在,家就在。祝母亲健康长寿!

编辑:马宇 责任编辑:孔令定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