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 > 政策法规

这些“舌尖上”的食品 安全知识要掌握

2023-03-21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马健  浏览量:3933

4042e8fd-bf9b-4dae-b7f1-d1c31b6a8119.jpg.jpg

记者 马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指食物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保护我们“舌尖上”的食品安全呢,这些食品安全冷知识大家一定要掌握。

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食品污染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例: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二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三是滥用食品标识。例: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等。

二、哪些经营者需要办理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销售食用农产品和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不需要取得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应当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三、什么是“三无”食品?

“三无”食品一般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名,来路不明的食品。“三无”食品大多看上去色香味俱佳,但实际制作环境脏乱差,食品原料来源不正规,添加剂使用不合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四、如何辨别劣质食品?

1.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当心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2.防“白”。凡是食品呈现不正常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3.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

4.防“反”。反自然或反季节生长的植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5.防“低”。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五、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

消费者可以寻求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1.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六条 该部门应自收到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消费者;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私益诉讼,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 针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编辑:马忠德 责任编辑:孔令定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