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文
临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途经此地,留下许多优美文章,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王了望,作为一代大家,也与临夏有很深的因缘,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书法名家王了望与临夏的关系。
1 王了望游历临夏
王了望,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最擅长行草书。出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巩昌陇西(今属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人。自幼父母早逝,由亲朋抚养成人,后改名为予望、了望,字为胜用、荷泽。一生坎坷,晚年游历名山大川。清乾隆《陇西县志》载:“王了望,字荷泽,陇西人”。
位于临夏州永靖县的炳灵寺石窟是甘肃三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北魏时期,保存有西秦与佛教的众多遗迹。1963年发现在炳灵寺169窟壁画中有西秦乞伏炽磐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墨书题记一方。题记“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二十四日造”,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墨书题记。由于炳灵寺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许多文人墨客前来观赏、膜拜。康熙十九年(1680年)陇上大家王了望慕名而来,并留下文章。
已故的陇上著名诗人、原甘肃省文史馆名誉馆长张思温在其著作《积石录》中记载了王了望游历临夏永靖炳灵寺的文章《游灵岩寺记》,其文为:
康熙十九年庚申之五月,南安王荷泽与孙谦若来游。先一日从莲花寨过黄河,上驼顶山,抵暮行三十里,磴道蜿蜒,坡砂滚砾,几不受足,从者搀扶而行。至上寺,过佛母殿,则峰回路转,数十折,方至大佛阁。落晖欲瞑,峰杂相轧,各不欲让。且厌林木亏蔽,不荫榛棘,恐灵岩真面目,反失于葱茏,故宁童毋辱,殆烈烈数丈夫也。其突兀险仄,总不可名。而漓水之七星岩,大轮之罗汉峰,与湘楚之浯溪,姑苏之虎丘,据余所见,咸皆不屈,而苍莽则番境也。因念枹罕接西倾而下,卫霍殊勋,几不可问。渭桥罗拜,犹避子仪为盟主,则唐家宝应、建中之时,尚有收此土于掌握者,不令人念迅扫之功,与疏凿之力,共为积石雪山增气势耶?噫!奔吼如河,崚嶒如寺,足添壮怀。而老惫之足,独不能着济胜之具,不免贻山灵发笑耳。追念少年时,终日浪游,犹不失青鞵之一幸云。此寺旧讹炳灵寺,及阅宝圭元年之碑,则称灵岩寺,其名之讹久之,今古正之。并有诗:
尝拟谢灵运,惜为气力殊。降心随小路,骇浪虑轻桴。
过眼峰堪画,插天阁欲扶。淟然闻土谷,罗拜礼金瞿。
王了望因“逃城”之罪入狱八月,后因湖广道御史魏琯赏识其文采被释放。出狱后,曾在静宁王知州处做了一段时间的幕宾。晚年不满官场钩心斗角和腐败黑暗隐居乡里,筑室号“风雅堂”,潜心著述,皈依佛门,寄情山水,游历陇上,他畅游炳灵寺就在这段时间内。文中的“南安”为东汉古郡名,指今天的定西市陇西县,点出其籍贯。考其行走临夏的路线大概为:从陇西出发—过临洮—渡洮河—住广河—经和政—翻南阳山—住临夏—上北塬—住莲花寨—北渡黄河—过王家大山—跨海螺山—上驼顶山—住炳灵上寺—炳灵下寺—老君洞。
时任西北人民图书馆馆长的考古学家冯国瑞先生,在1951年所著的《炳灵寺石窟勘察记(初步调查报告)》一文,对《游灵岩寺记》也记载在内,并对该文有注释:“王荷泽,明末陇西秀才,有奇气。潛志复明,浪迹江汉闽海,卒年逾八十。有风雅堂文集,见辑刻搜珠集中,后于兰州见其手抄文稿两巨册,以校搜珠集所收,多三十余则,是记即由此手稿录出,按手稿跋杨石生族谱自注:‘顺治辛卯秋日跋’。辛卯(1651年),时荷泽年四十六。又搜珠集忆往事自注:‘乙丑正月,予年八十矣。’乙丑,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由此推知康熙十九年庚申,游灵岩寺,荷泽年七十五,是由现在永靖县城北渡黄河,取道驼顶山,先到上寺,再到下寺,那时大佛尚有。因可知阁毁在康熙以后,他还注意到何灌题名,老眼未花,精力过人,晚年自署了望,襟抱可知名极重,长幅短笺,每写自作,艺林珍瑰。读手稿关岳永杰传论,极倾慕,瞿式耜、陈涵晖、倪鸿宝、黄石齐诸公之气节文章,其书亦受倪黄影响,错综腾踯,不出山阴法,于晚明书之家中,不愧一奇杰,略述梗概如此。”
2 临夏人神交王了望
王了望在书法和文学上有很深造诣,使得临夏人对这位明清之际的耆宿敬佩不已,时隔三百多年,或写文章研究,或收藏其墨迹与他神交,下文选择几个代表性人物,谈一下临夏人对王了望的喜爱。
1.张思温(1913—1996),甘肃省临夏市人。字体浑厚、苍劲有力。广泛搜求历代名碑名帖,历时二十余年编著的《积石录》一书的出版发行,填补了临夏乃至甘肃碑学界辑录之空白。曾有洋洋洒洒好几万字是关于王了望的,又如《王了望遗稿》和《题陆为公同志所藏王荷泽遗著原稿后》等。
2.拜景星(1903—1976),祖籍陕西郴州北极塬,清同治时迁居临夏。善经营,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临夏州副州长。
在今临夏市八坊办事处坝口社区拜景星老家花亭檐下有一王了望书写的书卷形、浅浮雕、黑底金字的匾额。此匾写于清康熙之时,刻于道光五年(1825年),现已遗失。该匾长1.5米、宽40厘米,榜书,匾文为:放心望乾坤。上款:道光五年,岁次乙酉春。下款:了望。用印:荷责 王予望。
3.徐尚义(1946—2001),甘肃省临夏县先锋乡赵关村人。为甘肃省第一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其书法作品接连入选全国第三、四、五届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书法作品邀请展等。徐尚义潜心向古人学习,王了望也是他学习的对象,在他心目中具有很高地位。在他的《论书法诗稿》中有诗作《观王了望书法有感》:“惊龙泛起浪千重,飞鸿搏击一天云。拟山园主若有灵,应认陇上同归人。”
笔者对王了望的遗墨在很多作品中见到过,其真迹是在游观天水市博物馆和南郭寺时所见,很震撼。作品个性张扬、前紧后松,有动感又不失凝重,用笔厚重、气力深沉。
2016年12月20日,笔者有幸赴定西参加“临夏书法定西邀请展”。展览地点在定西市美术馆,就是陇中画院。在院内,笔者看到有两块牌子,一块写着“边景昭艺术研究院”,另一块写着“王了望艺术研究院”,这引起笔者极大兴趣。300年前陇上书坛巨擘王了望游历临夏(古称河州);几十年前临夏人张思温等也有与这位书坛高手神交的经历;而今,两地又互办书法展。王了望与临夏的因缘,铸就了临夏与定西的情谊,这正是文化相通的魅力。
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