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临夏新闻

“十大之年”书写不凡答卷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下)

2023-01-14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陈礼娟  浏览量:402

1673663745975022.png

记者 陈礼娟

展望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州夯基蓄势、激发潜能、追赶跨越、弯道超车的重要一年。

“2023年,必将是项目建设大提速之年、交通路网大完善之年、旅游市场大升温之年、特色产业大提质之年、招商成果大显现之年、城乡风貌大美化之年、社会事业大提升之年、优秀文化大繁荣之年、深化合作大开放之年、发展环境大优化之年。”州委书记郭鹤立为我州全面梳理总结了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十大之年”,满怀豪情地展望了2023年我州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图景。

关键之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怎么干?近日召开的州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州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三新一高”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有效增长,推动打造“五个区”、建设“六个临夏”迈出新的步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临夏开好局起好步。

聚焦投资 持续大抓项目建设

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长远谋未来。对此,会议提出,全州上下要深耕细谋各类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提高项目有效投资率,提高产业类、民生类项目在固投中的比重,力促项目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兰合铁路、兰永临高速、永积高速、临康广高速加速建设,临大高速、安临一级公路、临夏市环城北路力争上半年全线建成通车,永井高速、银川至小关二级公路、黄河临夏段河道防洪治理、临夏州天然气长输管线复线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今年,全州计划实施重点项目805个、总投资2460亿元,项目数量、项目投资额创历年最高。

——根据国家出台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和“十四五”实施方案,在做好基础设施项目谋划争取的同时,谋划工业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新能源等方面的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突破。

——招商引资对临夏的发展来说,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和“事半功倍”的成效,是借势借力发展的关键一招。深入实施“千亿招商”行动,确保今年招商引资签约资金500亿元以上,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65%以上、资金到位15%以上,省外项目签约资金50%以上。

州委明确指出,要促进项目建设大提速,创造赶超进位的临夏速度,瞄准重大政策、发展前沿、短板弱项,科学谋划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环保、数字经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做到政策项目化、项目可研化。

扩大内需 激活繁荣消费市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扩大内需消费,是今年我州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我州将把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进一步做足旅游、做活商贸、做亮美食、做优供给,促进消费市场挖潜增效、扩容增量、提质升级。在做足旅游倍增流量方面。下功夫打造文旅首位产业,着力增强临夏旅游的知名度,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以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增强旅游内涵和吸引力。围绕打造炳灵湖黄河旅游大环线、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东乡县布楞沟红色教育基地,发展全域旅游。丰富自驾游、民宿、露营地等旅游要素,提升“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旅游形象。

在做活商贸扩大总量方面。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商贸企业培育工程,培育销售额1亿元的商贸企业3户、2000万元的25户、500万元的200户、100万元的2500户以上,力争新入库限上商贸企业100户,建设一批特色商业步行街、美食街区、智慧商超和便民消费服务中心,促进市场扩能、消费升级。

在做亮美食提升质量方面。坚持标准化服务、产业化打造、链条式发展,年内打造河州味道品牌中式快餐门店1500家,创建8个美食街区、8个美食乡镇、100个美食村。加强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从田间地头原材料供应到个性化、品牌化、多元化餐饮消费全流程产业链条。

在做优供给培植增量方面。创新消费场景,推动直播带货、社交电商、即时零售等应用,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优质服务同步等系列活动。注重培育消费新业态,支持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养老育幼等新型消费,满足群众消费需求。

狠抓工业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工业兴则县域强,实体活则经济旺。对临夏而言,实施强工业行动,是培植税源、扩大就业的蓄水池,也是强弱项补短板的重要着力点和重大突破口。

强龙头补链条,赋能工业经济发展。强化“一企一策”扶持,培育产值5亿元工业企业1户、1亿元10户,“5540”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增长15%以上。围绕乳制品、肉制品、果蔬菌加工、中药材等9条工业产业链,统筹资源、整合资金,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培植工业经济新增长点。

园区是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我州将按照工业入园、产业集中、要素集聚的思路,科学修编园区规划,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县城特色互补的工业发展格局,进一步配套完善标准化厂房、道路管网等配套设施,切实提高园区竞争力。打造技术研发、信息共享、检验检测和能源集中供应等公共服务平台,吸引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向园区聚集。

科技创新是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源。创新能力弱、科技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缺乏是我州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我州将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和品牌创建工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创新平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进更多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探索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并强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这为继续做好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会议指出,我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强县域行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补、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全面加强“三农”工作。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临夏创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的机遇,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持把60%以上的衔接资金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新建高标准农田10.8万亩、改造提升4.3万亩,确保粮播面积稳定在18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70万吨以上。建立“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培育一批千头牛、万只羊养殖基地,打造一批集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开发、粪污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牛羊产业园。

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各县市制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进一步谋准谋实支撑县域发展的重大工程、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城镇带动功能。加快市县一体化进程,推进临夏市西拓、临夏县东进和毗邻乡镇协同发展,全力打造州域发展中心。抓好各县县城和10个重点集镇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镇化率,不断增强人口吸附力、产业聚集度和综合承载力。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城乡规划一张网、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产业发展协同化,形成县县有特色、乡乡有突破、村村有提升的局面。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招商引资重在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广落实“一网通办”,实现高频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推动更多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围绕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充分发挥临夏籍外贸人才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友好城市的经贸合作,扶持发展外向型企业,推动临夏特色产品走出去,力争进出口总额突破1亿元。

主动服务“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深度参与兰州一小时核心经济圈,加快基础设施联通,推进产业分工协作,打造面向兰州的农特产品“供应地”、休闲康养“后花园”、商贸物流“中转站”。

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推动惠企政策“不来即享”、应享尽享,打好税费政策组合拳,用好企业奖补资金池,加强企业用地、用能、用工、物流等要素保障,引导金融机构强化信贷支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新的一年,临夏经济社会发展必将砥砺前行,奋力谱写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临夏的壮丽篇章。

编辑:马少华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