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临夏文艺

临夏文苑·特辑(2023.1.2)

2023-01-02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记者:  浏览量:5593

2 临夏文苑.jpg

古人跨年花样多

◇ 聂 难

自古至今,人们对过新年极其重视,每当到了年末,人们都会为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准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古代,人们跨年的方式也同样花样百出、精彩纷呈,妙趣横生。

说到跨年,就不得不提元旦。“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关于元旦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尧舜时期,尧帝在位时,勤政于民,治理天下有方,深得百姓爱戴,但其子无能,所以将帝位让给德才兼备的舜,后来舜把帝位传给治水有功的禹,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又恢复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

其实,跨年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兴起。那时达官贵人的跨年活动,主要是观看歌舞和听“俳优”。到了东汉时期,人们为了欢庆新年,跨年表演有鱼龙曼衍、走绳、藏人幻术等杂技演出节目。

到了南朝时期,跨年夜人们互相拜贺、大摆夜宴,并开展娱乐活动。南朝跨年的热闹,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钦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还有画鸡、燃爆竹、悬索、乞如愿等游戏。其中,祈福游戏“祈如愿”颇受欢迎。人们会把一个锦人埋在灰堆里,再用木棒敲打,边打边喊着“如愿如愿”。

同样,在北宋时期,跨年夜也热闹非凡。人们会结伴前往东京城内繁华的街段品尝各种风味小吃,观看魔术、杂耍等表演。到次日清晨,人们又会穿上新衣,相互拜访祝福。而元旦当天会在京城的街道上设许多彩棚,销售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全天营业的舞场歌馆,街上车水马龙,人流络绎不绝;皇宫里则会举行大规模的朝贺活动,百官要向皇帝朝贺,也有辽、高丽、西夏、于阗、回纥等使节前来朝贺,当时被称为“排正仗”。

而明朝的跨年活动除了丰富精彩,还多了些许雅趣。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明英宗天顺年间,民间就开始出现了送贺年卡。这种贺年卡用二寸宽、三寸长的笺纸制作,上面印制美丽精巧的梅花图案,并且写上姓名和地址。到元旦这天,爆竹声声,春联鲜艳,人们互相拜年,有人就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年卡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以祝福对方新年快乐。

清朝也继承了送贺卡这一传统。清朝从康熙朝开始皇帝都有“开笔书福”为民祈福的活动,即每年的十二月初一,皇帝都会亲笔书写“福”字。写好的第一个“福”字悬于乾清宫正殿,其它张贴于后宫、御花园等处,以示吉祥如意。余下的赐予王公大臣及内廷翰林,以示皇恩,众人皆以获得“福”字为荣幸。

由此可见,历朝历代的跨年夜都各具其色,而且大部分习俗都流传至今,虽然古今之间在形式上有了一些变化,但其文化内涵却是一脉相承的。


Nipic_9379305_20221217154449505.jpg

新年祝福

◇ 马晓春

伴着冬天的童话与浪漫,携着新年的期盼与憧憬,岁月淹没在时间的天空,元旦邂逅在最美的日子。轻轻地与2022挥手,道别迷离!热情地与2023握手,拥抱期冀。

回首过去的一年,有忧伤,有快乐,有失意,有辉煌,有失败,有成功,一切如过眼云烟,化作历史。憧憬走来的一年,新的起步,新的景象,新的机遇,新的局面,新的历程,新的挑战,一切如雾里看花,充满期许。

愿时光的风雨洗去昨日的迷惘、愿拂晓的阳光照亮来日的辉煌。撕去岁末的日历,翻开新年的扉页,不知如何提笔撰写汗水和心血簇拥的卷语。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站在元旦的窗前,亲吻第一缕阳光,穿过灰暗暗的雾霾,照亮甜蜜蜜的路子。展开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画卷,勾勒浓墨重彩的蓝图;默诵一行行迸发新时代新篇章的押韵诗句,谱奏满怀激情的和谐盛世韵律。吟唱新年的歌谣,每一段饱含着蓬勃的乐章;朗诵新年的诗行,每一首凝聚着砥砺的铿锵。

走过坎坷的路子,满载小康的安逸,展翅翱翔的期冀,放飞美好的思绪。挥手2022,感慨万千,为奋进的日子无悔,为丰硕的甘甜痴痴迷迷。拥抱2023,激情澎湃,为未来的日子充满期许,为绽放的梦想踌躇满志。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微笑着,歌唱着,幸福着,祝福着,敞开胸怀拥抱又一个春天,放飞自我谱写又一段华章。


元 旦

◇ 王德忠

元旦,写点什么?

我问时间,问路过的

西北风,它们没有回答我

撕碎黄土深埋的思念

化成片片雪花

和西北风一起飘落

昨天都成了红尘往事

而我用脚步,跨过子夜

新年开始向我眨眼睛

我懂得,在微光中,

昨天我来过,又消失,

只有时间知道我来过

一觉醒来,雪花变成了礼花

铺满新年的大道

淘气的红灯笼在街檐下招手

新年伊始

爱诗的人继续写诗

八坊十三巷里看风景的人

持续地成了一道风景

所有的人把它称为迎新

我只有把时间陀螺

持续地旋转

那一时刻,我幸福满满


岁月静美里走过

◇ 马永清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晨起,晓风冽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天冷,执笔问安

转眼走完了一年

来不急细算时间

来不及细看过往

已是新的一年

新的一天

不堪回首的岁月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世事茫茫,一岁又暮

不忍直视的萧索花朵

都在等待一个契机

人生的路上

告别过去的不愉快

沿途皆是美丽的风景

没有实现的心愿

放下心中的那个结

继续在新年里努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诗酒趁年华

弹指间的流年

不要让日子的琐碎绊了手和心

在时光的一路从容里

淘沙拣金

春夏去看草长莺飞,秋冬去赏霜雪成画

让细碎的烟火打造生活

在岁月静美里走过2023年


梅花绽放迎新年

1672803876420615.png

张建松


欢度新年

◇ 陈进坚

大红灯笼怀揣梦想

在屋檐下迎风起舞

一片片彩灯爬上街头

散发着醉人的喜庆

游子回归

止不住母亲幸福的泪

沸腾的集市

渲染别样的烟火气

一句句祝福辞

流入千家万户

滋润着每一寸心田

愁绪埋葬在旧时光里

团圆是一把火

驱散心头的清冷

星星眨巴着眼睛

迎来绵延不绝的吉祥

烟花点亮了夜空

欢笑声填满九州

暖心的画面正集结

奏响了春的序曲


新的一年

◇ 安忠明

过去的一年

匆匆中揭去不平凡

在每一次经历中

感觉到祖国的伟大

激情冬奥,体育盛会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在青春的赛道奋力奔跑

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遨游天宫,太空会师

神舟探寻宇宙秘密

我们多么幸运

生于华夏,愿祖国昌盛

铭记初心,永远跟党走

正值青春,为祖国奋斗


让梦想放飞

◇ 李诚

踏过神州大地

戳破空气里的阴霾

向着蓝天白云的方向飞翔

寒风摇曳在灯光里

久违的烟火袅袅升腾

一缕幽香穿越漫漫时空

刺骨的寒冬

喧嚣里有了一丝冷静

繁华里有了一缕温馨

向着凛冽的寒风飞越梦想

钟声敲响了2023年

一声温柔的祝福在耳畔响起

祝福伟大的祖国走出雾霭

向着美丽现代化的旋律歌唱


七律·新年感怀

◇ 李云霞

回眸旧岁孰为先,

抗疫题来案上笺。

锦绣山河增秀色,

春风日月换新天。

国民美满康庄阔,

华裔欢心笑脸妍。

逐梦扬鞭歌盛世,

开元寄语赋诗篇。


山村的第一轮朝阳

◇ 晏继祖

新年的第一轮朝阳

照耀在美丽的小山庄

小鸟们在枝头歌唱

袅袅炊烟在随风飘荡

第一缕绚丽的阳光

闪亮在红瓦白墙

温暖着红色的大门上

给乡亲们送来了希望

把疫情残留的阴霾驱逐出场

重回往日的自由健壮

远处礼炮震耳的声响

恢复了曾经的幸福安康

硬化的道路平坦宽畅

从文化广场直通山梁

悦耳的欢歌声中

乡亲们车来人往

用辛劳和智慧实现梦想

把乡村振兴的愿望

正在用双手奋力地开创

我想或许时间不长

美丽的山村城乡

处处是人间幸福的天堂


时光沉思又一年

◇ 陈 赫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是朱熹的劝学诗,是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名言,也是对光阴易逝,人生苦短的叹息。

时光,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切身的话题。我们从出生起,就开始利用时光,一直到最后一刻,才算是一个时段的终结。这个时段的长短因人而异,不尽相同,也没有人能控制它。只是每个人对它的利用不同,或精彩或平庸,也要等到谢幕后,由别人去评说。

游戏人生的人,总抱怨时光过得太快,还没尽情享受就该散场了。辛苦挣钱养家的人又嫌时光过得太慢,怀疑它是不是偷懒,总想找个鞭子抽它一通,让它撒欢的跑起来。勤奋的人在珍惜时光,不肯浪费一分一秒,所以同样的时长,他们能创造出较高的价值。懒惰的人在虚度时光,他们抱着明日复明日的心态,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时光在他们那里,就是一件一次性消费品。而颓废的人,是在荒废时光,他们无所事事,放任自流,根本就没有这个观念,即使属于他们的时段再长,也是毫无价值。就像诗人臧克家说的那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就是时光对于不同的人,所产生的不同价值。

其实,古人对时光的认知和把控就已经很到位了。“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对时间的划分,也能看出古人对时光的态度。像“刹那”,“瞬间”,“弹指”,“须臾”,都是对时间的分解和细化,分别对应各自精确的时长。

还有诸如“白驹过隙”,“日月如梭”,“朝花夕拾”,“时光荏苒”。这些都是形容时光匆匆,光阴似箭的句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魏武帝曹孟德的一声慨叹,把人的一生浓缩成早晨的一滴露珠,何其短暂,何其脆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声叹息,把生命定格在了四十岁,却把哀愁拉长成了一江春水。“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被尊为“诗魔”的白居易,晚年信奉佛法,本该超脱凡尘,看淡生死的他,却也对时光发出这样的感叹。

尤其是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时光”的“光”字真的是太贴切了。时间就像光速一样快,又像是被折叠过,四季好像重叠在了一起。昨天才在桃花下饮茶,今天就在雪花中煮酒。我想下一步桃花会不会开在雪花里?暴雨会不会跟着大雪一块下?荷花会不会浮在冰上开?今天播种,后天会不会就能收获?

有时候我在想,时空就像是被一个巨型的车轮碾过,被轧出了皱褶,再也拉伸不出那么多的时长。即使我们拼命地扯出一点,也像是行将就木的耄耋老人,徒有哀叹。现在的分,对应不上从前的秒,昨天的须臾到今天就变成了刹那。难怪人类那么容易就登上月球,甚至飞往火星,原来是时空被压缩了,我们的时间自然就变短了。

人生苦短,生命易逝,让人心生畏惧的是时光。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使人功成名就的也是时光。给予我们成长的是时光,夺走我们青春的还是时光。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又是一年须臾而过,让我们珍惜时光吧,逝去的不会再回来,不要让最后的你,为虚度过时光而遗憾!

♥ ♥ ♥ ♥ ♥ ♥ ♥ ♥ ♥

编辑:山桦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