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看临夏

【省媒看临夏】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临夏市乡村青年带领村民建设新农村掠影

2023-01-03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浏览量:912

1672741147561196.jpg

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成就青年,新使命磨砺青年。临夏市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给有志青年搭建广阔舞台,使他们一个个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进入腊月,临夏冰雪旅游搞得如火如荼。临夏市折桥镇折桥村农家乐一家比一家火爆,这个“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村民们,忘不了他们的引领者马福荣。

马福荣是折桥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折桥村推行“建一个支部、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群众”模式,大力发展农家乐,形成了“党支部+协会+农家乐”的基层组织体系,实现了党建与产业发展双赢。

一座座庭院,承载着农民群众的诗和远方。打造美丽乡村过程中,马福荣又是积极的推行者。一个个美丽庭院,组成了美丽村庄;一个个美丽村庄,汇聚成美丽乡村。折桥村实现了以家庭的“小美”,聚合乡村“大美”的愿望。

如今,该村农家乐已发展到138家,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营业额达1.2亿元,净收入5000多万元,户均收入达30至50万元。同时,农家乐实现了1200名群众就近就业,务工人员月工资均在3000元以上。

“目前正在实施投资5700万元的折桥湾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投资3000万元建成折桥大院项目,让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进一步打响魅力折桥湾品牌。”马福荣说。

12月25日,南龙镇2022-2023年冬春季乡村冰雪旅游活动开幕式在南龙碧水苑隆重举办。活动旨在以“悠游南龙•韵动冰雪”为主题,用“冷资源”撬动“热产业”。

南龙碧水苑坐落于临夏市南龙镇王闵家村。该村地处折双东路南侧,南靠凤凰山,北临大夏河,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是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

“‘三变’盘活了农村资源,让乡村旅游一年比一年火爆。”王闵家村支书张文华说,南龙碧水苑已成为村民的“摇钱树”,去年旅游收入100万元,村民除了一亩地1500元的补偿款和入股分红外,还有150人常年在这里务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2021年以来,张文华利用王闵家村闲置土地,通过“三变”,将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建设了独具特色的休闲垂钓乐园——南龙碧水苑,逐步形成了集休闲垂钓、观光娱乐、餐饮旅游于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每到节日,这里人流如织。

南龙碧水苑不仅把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资产盘活,还有效拓展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同时,带动了王闵家、杨家等村乡村旅游业连片发展。

2021年,张文化又带领群众兴建冰雪场,打造冰雪旅游,让乡村振兴冷产业“活起来”。

南龙碧水苑美食与冰雪一体化结合,每个景点各具特色,冰雪活动弥补了冬季旅游的“短板”,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青年创业大有可为。”马志奇说。

今年33岁的马志奇是临夏市佳源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早在2009年,他与8个股东合伙,创立了临夏市利民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又成立了临夏市佳源牧业有限公司。仅2015年—2019年,他就为周边乡镇400多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价值125万多元的基础能繁母羊1680多只,鼓励群众发展家庭养殖。带动7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羊产业,使一户户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同时,马志奇创办的临夏利民牧业妇女养殖协会,让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致富。该公司还帮扶捐助已脱贫户916户,帮扶资金达80余万元。截至目前,公司已吸纳临夏市四镇25个村1793户发展产业,实现年年分红。

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马志奇积极响应“粮改饲”政策,大量收购玉米秸秆。一方面让种植户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降低养殖户饲养成本。这一做法,不但解决了村上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优质饲料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多年村庄秸秆乱放、私自焚烧,严重影响农村环境的问题。

编辑:马宇 责任编辑:山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