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赵淑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坚定广大青年永远跟党走的信念,6月24日上午,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州职校)举办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咏比赛暨表彰大会。 活动上,开展了入党宣誓及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表彰了一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由学院(州职校)各系学生组成的10支代表队和1支教职工代表队进行了歌咏比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祖国不会忘记》《保卫黄河》《我的中国心》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在学校上空回绕,师生们用嘹亮的歌声与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麻红梅)近日,广河县税务局全体干部赴哈达铺长征纪念馆、腊子口战役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开展“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精神”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全体干部参观了红军街邮政代办所、“义和昌”药铺等革命旧址,观看了展厅内陈列的实物、图片,聆听主题讲解。全体干部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表达了对先烈的缅怀之情。在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大家了解了红军在腊子口激战的历史事实,重温红色历史,学习长征精神。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对党忠诚的誓言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
和政县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王伟如)和政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突出“四个坚持”、做到“四个强化”,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持续推动全县党史学习教育纵深开展。 坚持分类指导,强化学习覆盖。利用新和政APP开设“我要答题”专栏、开展网上答题,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全县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活动。针对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开展党史知识微信群推送、送学上门等活动,确保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精细化。坚持宣传引导,强化氛围营造。充分利用县融媒体中心传播平台、路侧
金昌日报记者 翟雄 两座高大厚实巍峨的庄院,均采用西北特有的黄土夯筑而成。从遗址可以看出,院墙高达数米,墙体厚度2米左右,墙墩高达10多米……这是初夏时节,记者来到永昌县东寨镇双桥村,探访当年红西路军在苟家西庄、郭家上磨庄战斗遗址时呈现在眼前的景象。 郭家上磨庄战斗遗址前大门庄墙上的炮弹孔 苟家西庄战斗遗址的地道口 仔细观察,苟家西庄的规模比郭家上磨庄小些。要登上苟家西庄遗址的墙墩,需要从下面的地道口钻上去。据目测,地道口不大不小,一名成年男子能够宽松通过。要登上郭家上磨庄遗址,则需要一名成年男子在残存的
金昌日报记者 翟雄 这是一段极其普通的黄土夯筑墙,高大约一米五左右,长十多米,宽六七十公分。 这又是一段极不普通又极不寻常的黄土夯筑墙。这是当年红西路军前进剧团遭遇战的战斗遗址。 近日,记者来到永昌县东寨镇下三坝村,探访当年红西路军前进剧团的遗址。在初夏的晨光中,看到马路边“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前进剧团战斗遗址”的指示牌和永昌县人民政府立下的遗址碑后,精神为之一振,感觉浑身热血沸腾。寂寞冷清的田野周围,仿佛幻化出当年红军将士为了理想血战马匪的战斗场面,军号声喊杀声马嘶声不绝如缕…… 前进剧团遭遇战遗址碑 前
新华社记者 陈国洲 被四周千米绝壁合围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有一处两层楼高的博物馆,收藏着下庄人开山修路的记忆。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下庄村被称作“天坑村”。曾经,四面绝壁犹如一圈难以跨越的高墙,将下庄人紧紧困在里面。近400名下庄村民中,近一半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 1997年,毛相林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提出要修一条出山路。 “咱不能一直当穷汉!”在村民大会上他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会上,毛相林带头签下了一份“生死状”,誓
永靖县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陈礼娟)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永靖县高位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全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研究制定《永靖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构建“三区九带一廊”结构布局。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共谋划储备“十四五”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21项。注重精细管理,不断提升县城品质。以创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王伟如)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把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教育引导广大妇女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省妇联在全省妇联系统和广大妇女中开展“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巡讲。6月18日,宣传教育巡讲走进我州,州直机关各党支部女党员,州直机关妇委会主任,州妇联、州委直属机关工委全体干部共400余人聆听宣讲。 省妇联巾帼理论宣讲团成员、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桑碧桃以《百年历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陈礼娟)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州林草局邀请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暨林草工作观摩活动。 活动中,州林草局负责人向老党员老干部们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全州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精神,赠送了党史学习教育等党的最新理论书籍,通报了2021年度上半年全州林草工作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观看了林草工作纪录片,并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和林草工作向老干部、老党员们征求意见建议。 退休党员干部们结合个人经历、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交流发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潇旋 文 / 图 金城兰州,一座历史文化沉淀了几千年的古城,奔腾不息的黄河穿城而过,层峦的白塔与兰州群峰突兀对峙,历史纵横了两千多年,掠掠雄狮,啸啸铁骑,叮当驼铃已绝尘远去。然而这一座世界闻名的铁桥,它却像一部史诗般,飨刻着兰州古往今来的变迁,它就是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这座百年老桥与兰州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见证着黄河和金城兰州的历史发展。 兰州作为西北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曾是中原王朝确保丝绸之路畅通的重关,兰州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成: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一座桥。在兰州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