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姜晓丹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医科大学教授。 2003年抗击非典中,他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患者,奔赴一线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令人感动;一句“非典并不可怕,可防可治”,让当时处于恐慌的人们安下心来。他还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非典过后,钟南山继续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研究。他主动
临夏县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张志强)6月25日,临夏县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展暨征文比赛颁奖仪式,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展示全县取得的巨大成就。 此次书画摄影展和征文比赛,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赞美新时代、描绘新征程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真实记录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推进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的光辉历程和动人故事,生动描绘了奋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蓝图和美好未来。共征集书法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文学作品各100幅(篇),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了浓厚的文化
向死而生,20余只木船强渡两万多名将士 ——探访85年前红军强渡黄河的靖远虎豹口 白银日报记者 乔斌 在靖远县城西南约8公里处的黄河东岸,有一处老渡口──虎豹口,渡口两岸地势险峻。6月的一天,记者驻足岸边,黄河急湍似箭,猛浪若奔,正如85年前红军强渡虎豹口时一般。 1936年10月24日至30日,21800多名红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在虎豹口一线强渡黄河,冲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踏上了征战河西的艰苦卓绝的历程。 虎豹口即景 提前执行宁夏战役 虎豹口是丝绸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渡口,历来为兵家所重,史称“边防要路”
屈吴山下激荡的红色壮歌 ——记打拉池会师纪念亭 白银日报记者 杨涛 在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境内的屈吴山脚下,有一座千年古镇——打拉池。这座古镇,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历来受到人们重视,更因一次胜利会师,成为名垂青史的红色圣地。如今,为纪念打拉池会师而修建的纪念亭耸立于远山苍茫中,当年激荡在屈吴山麓里的红色壮歌,似乎仍在耳畔回响…… 1936年东征回师后,为巩固陕甘革命根据地,扩大苏区,阻止甘、宁敌军的袭击,党中央决定组成西路红军,又称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兼政委,率部西征。当时西路红军分左路军和右路军,左路
新华社记者 刘兵 在新疆警史馆展厅,一尊身着警服的人民警察半身塑像让前来参观的人们肃然起敬。它纪念的是用生命守护一方安宁、牺牲在反恐一线的“人民英雄”艾热提·马木提。 艾热提·马木提1969年10月出生,新疆皮山县人。他于1989年7月从新疆人民警察学校(现新疆警察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参加公安工作,199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皮山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民警、所长,科克铁热克派出所所长,皮山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等职。 参加公安工作后,艾热提·马木提心中始终铭记入警誓词,忠实履行人民警察职责,政治立场
记者 马健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这是我的党费,麻烦帮我转交上级党组织……” 近日,永靖县坪沟乡在开展建党100周年暨迎“七一”系列活动,为老党员送去“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时,家住坪沟乡罗山村的罗发良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将100元钱递到乡干部手中,要求按照特殊党费交到上级党组织。 罗发良生于1937年6月,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村上工作,凭着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和对群众的拳拳之心,一干就是20多年。他兢兢业业,认真履行入党誓言,无怨无悔扎根基层,矢志不渝,默默奉献着
新华社记者 涂铭 王君璐 鲁畅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即将在北大红楼正式开展。在此之前,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经过修缮和布展提升后,已于6月起陆续面向公众开放。 100多年前,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这些地方唤醒民智、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党组织、发动工人运动,留下了不朽的革命足迹。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进这些革命活动旧址,探寻红色血脉代代传承的历史和现
新华社记者 黄安琪 兰天鸣 2014年12月10日,时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的邹碧华,在赶赴一个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突感不适,送医院抢救终告不治,生命定格在47岁。 2014年7月,上海率先在全国拉开了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大幕。邹碧华正是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方案的主要起草者之一。 为了提升法官素质、提高办案质量,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提出要建立法官员额制,即法官占队伍编制总数的比例限定为33%。 过去,法院内部“混岗”模式导致法官基数普遍高于员额比例。在司法体制改革初期,不少年轻法官,特别是助理审判员,担
记者 赵怀斌 冯元鹏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台上、台下人们,挥动着党旗,放声高唱《歌唱祖国》,歌声从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飞出,在美丽的刘家峡库区岸边回荡。这是6月26日上午,州财政局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的一个情景。 清晨,州财政局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来到临夏县莲花镇解放军抢渡黄河纪念馆,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他们统一着装,人人精神饱满,个个意气风发。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我州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永远跟
洮州会议:促成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甘南日报记者 邓永强 1936年8月,一支红军队伍从川西北进入甘肃境内,沿包座河急速北上,攻下天险腊子口,击溃国民党军阻拦进入甘南,一路穿行在深山、密林、峡谷之中。随后,红军发动了岷洮西(固)战役,围攻岷县县城后,向着临潭方向进发。 这支队伍就是红四方面军,他们与红二方面军一起,沿着红一方面军在1935年的行军路线前进。 其中,红四方面军第二纵队四军及妇女先锋团,由洮河南岸顺河而上,过羊化桥、进新堡沟,翻越红山长驱直入。8月14日,在暮色中进入当时的临潭县城——新城。
红色茨日那—— 毛泽东下达三天夺取腊子口命令 甘南日报记者 邓永强 俄界会议后,红军先头部队沿达拉河向东北方向的旺藏寺进发,这段路程全是崎岖的山路和异常险峻的云崖栈道,行程艰难。中央红军于1935年9月13日晚到达旺藏寺,红一军团住在旺藏村、红三军团和中央直属纵队住在旺藏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及警卫人员住在茨日那村。 9月14日黄昏,毛主席在其居住的小木楼上向红一军团下达了三天夺取腊子口的命令,接着红一军团将命令以电报的形式发给先遣部队红四团。 9月15日拂晓,毛主席离开了木屋,为能赶上红四团,决定改走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