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检察院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马健)近日,州检察院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庄严宣告我们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总结回顾了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的伟大成就,深刻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作出重大部署,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会议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
临夏市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马琼洁)近日,临夏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安排部署具体落实工作。 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系统梳理讲话内容、反复学习加深理解,将蕴含其中的思想伟力、实践伟力,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的强大动力,真正做到学懂弄懂做实。要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兰天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临夏州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始终坚持高标定位、科学谋划,注重以上率下、统筹推进,紧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任务,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着力在守正创新、突出重点、推动工作上下功夫,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州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临夏州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穿越历史的风烟,一位新西兰人、中国的十大国际友人、甘肃省“荣誉公民”——路易·艾黎,在中国工作生活了60年,以赤子情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他与山丹培黎学校相依相偎,共同走过了那非凡历程、峥嵘岁月。 1918年,艾黎参加欧洲索姆河战役,在战场上,他第一次和由山东农民组成的中国劳工军团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这些浴血奋战的中国士兵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他对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7年4月21日,艾黎从新西兰经澳大利亚,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目睹当时旧中国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临泽县曾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停留时间最长、战斗规模最大、伤亡人数和战斗遗址最多的地方。为缅怀英烈、慰籍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而建设的梨园口战役纪念馆,目前已成为集瞻仰纪念、爱国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 纪念馆全景 位于张掖市临泽县的梨园口战役纪念馆始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馆内现珍藏红西路军珍贵文物、书画作品、武器实物等190多件,图片资料800多份,文字资料30万多字,主要陈展着红西路军在临泽境内转战的历程,再现了红西路军广大将士英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王伟如)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河县注重在实、准、活上下功夫,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 坚持“实”字当头,夯实主体责任。各单位“一把手”带头在本单位做到学在前、做在前,形成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的生动局面。根据实施方案,细化形成包含8大板块、16个重点活动的总体安排表和任务分解表,科学统筹、合理分工。 坚持“准”字发力,提升实际成效。精准把握重点群体,开展“四史”教育进校园宣讲活动30场,受众师生66827人次。精准运用好重点时段,发挥校园广播、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王伟如)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州侨联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强化统筹、以学促行,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体现担当、检验成效的有效载体,取得了明显成效。 由州侨联3名班子成员带队,分3组走访慰问八县市侨界代表人士和困难侨界群众,向他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讲解《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涉侨法律法规,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争取“侨爱心·光明行”眼健康公益项目,免费为全州困难群众进行白内障等眼疾筛查和手术医治。截至目前,已完成眼病筛查1623人,对符合救治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王伟如)州文联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本领能力、强化实干担当的有力抓手,力求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出彩,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抓动员部署,谋划开局起好步。紧扣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计划安排,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足思想准备和组织保障。抓专题学习,强基铸魂增动力。采取“领导干部领学+干部职工互动学”等形式,组织学习指定的4本必读书籍和参考书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州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
新华社记者 黄筱 江南初夏,大树荫蔽之下,老宅里一小片黄花蒿在淅淅沥沥的梅雨滋润下愈发青翠,黄花蒿旁的少女雕像眼带笑意,仿佛与来往的游人述说着她与黄花蒿间奇妙的故事。 这是宁波市海曙区开明街26号姚宅内的一景,姚宅原是屠呦呦外祖父姚咏白和舅舅姚庆三的住宅,屠呦呦少年时代有10年时间与父母一起在此寓居。今年5月1日,修葺后的姚宅成为屠呦呦旧居陈列馆,以崭新的面貌向公众试开放。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60多年来,她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 20
州妇联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王伟如)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近日,州妇联组织人员走访慰问我州部分女性先进个人,为她们送去省妇联的慰问信和慰问金,并致以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 州妇联慰问人员先后走访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小兰、郭小玲,全国三八红旗手陈梅珍,全国模范教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董彩云和全州优秀女企业家王晓琴,与她们座谈,鼓励她们再立新功、再创佳绩,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引领更多的姐妹,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在走访中,同时开展“送奖到基层”活动,为荣获全
人民日报记者 申琳 徐驭尧 收拾好用品,赶着牛羊,央宗又像往常一样出门巡边放牧了。时值西藏雨季,山上道路格外泥泞。走了几十年的巡边路,央宗和她的姐姐卓嘎对于哪里能走、哪里便于悬挂国旗都了然于心。 姐姐卓嘎生于1961年9月,而妹妹央宗生于1963年6月。姐妹俩都是中共党员,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牧民。上世纪60年代以来,姐妹俩在父亲桑杰曲巴的带领下,始终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坚定信念,几十年如一日放牧守边。卓嘎说:“以前父亲巡边的时候,一路走一路挂国旗,按照他当年的习惯,我们也一直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