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古朴典雅的民居庭院,干净整洁的村社道路,主题鲜明的景观式广场……5月31日,记者走进临夏州广河县城关镇李家河村,映入眼帘的一幕幕场景让人耳目一新。李家河村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怎样做到的?记者通过走访寻找答案。下好人居环境整治“先手棋”李家河村人居环境的大步跃升,要从两年前说起。2021年,李家河村党支部召集了村里的乡贤能人和在外开办企业的负责人,大家集思广益、群策…
中国旅游报记者 张隆堂“在陶器上作画很有意思,这种体验很新鲜。”这是一名小学生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彩陶文化传承发展基地参加彩陶研学后的感受。经过仿古彩陶制作和绘制、古彩陶修复等5项长达3个多小时的研学课程后,小朋友们对家乡深厚的彩陶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而林家村也因为这座彩陶文化传承发展基地,不仅多了一处彩陶传承与体验的场所,还多了一处推动乡村研学旅游发展的产业承载之地。孩子们在东乡林家彩陶…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云祥五月的积石山县万木葱茏,生机勃发。随着一场面向全国招商活动的启动,来自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的企业家深入积石山县进行考察签约。在5月11日举行的招商引资大会上,共推出45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达104.45亿元,当天签约11.79亿元。“我们主要看重这里的人文环境和区位优势。当地生产的高原夏菜在苏南地区影响力很大,有机资源丰富,当地的农产品很适合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5月19日,是甘肃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第四个比赛日,蹴球、珍珠球、射弩等项目迎来收官之战,比赛也越发激烈。在临夏现代职业学院蹴球比赛场地,正在进行男子单蹴球决赛,两名参赛选手专注瞄球、踩球、踢球。在场地另一边,身穿红色短袖T恤衫的裁判长李甜关注比赛的同时,也时刻维护着赛场内的秩序。“这次赛事,我负责蹴球项目的比赛编排、竞赛组织等工作。”李甜是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5月初的积石山麓,山顶白雪皑皑,山脚春意萌发。一大早,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的村民秦海生像往常一样,带着两只牧羊犬,赶着羊群到狼窝滩放牧。“我现在有140多只羊、10头牛,还有5头猪。估计今年能产60多只羊羔,每只能卖到1000元左右。”秦海生自豪地对记者说。像秦海生这样,从小数量养殖发展到家庭农场规模,除了凭借自身努力之外,政府引导和奖补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积石…
在这里,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牡丹节、国庆节等节假日,要举办各级各类篮球赛事2000余场。“村BA”这个名字还没有叫响之前,这里的“村赛”早已火爆多年。在这里,有各级注册篮球运动员5万余名,国家一级及以上篮球裁判员122名,所有行政村、社区篮球场地已100%全覆盖,各类规模不等的民营球馆16座。这里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人们口中的花儿临夏,现在也是篮球临夏。▲比赛现场 篮球,是他们的生活下午6时…
这里有星罗棋布、探源文明的史前遗迹,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是史前文化的聚集地、中华文明的肇始地——临夏。5月7日至10日,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在甘肃临夏举行,论坛举办期间,除了论坛主旨发言和分组讨论,还开展了文明探源实地考察活动。来自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先后踏访考察了东乡县林家遗址、临夏州博物馆、积石山县新庄坪遗址、积石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图案繁缛的彩陶、精雕细琢的玉器、类型丰富的“花儿”史料……一件件珍贵精美的文物陈列在临夏州博物馆,映照出陇原数千年熠熠生辉的文明之光。“新征集的彩陶文物器型、纹饰丰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对提升临夏州博物馆馆藏水平大有裨益。”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在参观完临夏州博物馆后感慨地说。临夏是陇原地区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主要分布区。近年来,随着临夏州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
在甘肃临夏大山里“挖呀挖”,会发现哪些“宝藏”?临夏是中国史前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址之一,出土了“彩陶王”“天下第一铜镜”“中华第一刀”等等,还有丰富的古动物化石群。 5月7日至10日,“‘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在临夏州举行。活动期间,在林家彩陶文化传承发展基地,学生通过参观、亲自制作、绘画、模拟修复陶器,体验千年彩陶文化。基地建设有工作室、展示厅、体验窑、研学厅、墓…
2022年,在甘肃临夏州永靖县拍摄的炳灵石林。(资料图) 临夏州融媒体中心供图在甘肃中部,有一个叫临夏的地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算十分知名。但在考古界、学术界专家学者眼中,这是史前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还曾是国际研究热点地区,成就了一批知名研究者。8日,“‘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开幕,全国各地百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在致辞环节,相比常规,临夏州委书记郭鹤立特意…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康劲 通讯员 张娟娟 “欢迎大家来到蓝色黄河、阳光永靖,我将带领大家领略炳灵寺石窟的文化魅力……”在2023年甘肃省临夏州导游(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决赛现场,来自临夏永靖县文旅局的导游陈艳丽深情讲述讲述家乡故事,赢得阵阵掌声,也因此摘得大赛一等奖的桂冠。今年以来,临夏州总工会发挥自身优势,以技能大赛为牵引,广泛开展技能提升活动,为文旅产业强势赋能,助推全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4…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河州大地牡丹、梨花、杏花、郁金香竞相绽放,“追花客”闻香而来,“赏花经济”应运而生。“牡丹开得太美了!”“快来给我拍张照。”在临夏市百里牡丹长廊,紫斑牡丹灿然盛放、芳香浓郁,专门来赏花的外地游客漫步长廊,欣赏大自然的牡丹盛宴。“我们看了牡丹,接下来还要去看梨花和郁金香。”游客沈女士今年在临夏过“五一”假期,深度体验鲜花之旅。4月28日,一年一度的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活动如期举办,牡…
4月29日,临夏东乡县人民政府与甘肃智通达源集团举行项目签约仪式。由甘肃智通达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国开金控西北公司和上海润瑞投资公司共同投资12亿元将在东乡县建设蛋白草生产基地,该项目试点工作于今年5月启动。东乡县人民政府与甘肃智通达源集团公司举行项目签约。“东乡县以东乡羊作为农村乡村振兴的第一产业,据了解,东乡羊饲养量达200万只以上,这些羊每天的饲料需求量大概在750万公斤—800万公斤,但该县…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今年以来,临夏州乡村振兴局深入贯彻落实“三抓三促”行动,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防止返贫监测专项排查和“甘肃一键报贫”工作。坚持责任网格化、监测常态化、帮扶精细化、机制长效化思路,做到农村人口全面监测,重点人群跟进关注,返贫风险及早发现,风险农户及时纳入,帮扶措施精准落实,风险因素动态清零,让每一户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永不掉队。为此,临夏州制定《临夏州进一步健全完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