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严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规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发布一级响应疫情期间,为了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以依法采取封闭或者限制使用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限制或者停止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的人群聚集活动。 二、严禁节日团拜、婚庆宴、生日宴、满月宴、同学朋友聚会等各类群体性聚餐聚会活动;已经预
1月30日,州委书记、州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总指挥部总指挥郭鹤立不打招呼、轻车简从,先后到州疾控中心、州中医院、积石山县等地,实地调研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在州疾控中心,郭鹤立认真听取负责同志工作汇报,询问了解病毒检测等情况,对疾控中心党员干部职工发扬奉献精神、加班加点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做法表示肯定,并叮嘱同志们一定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注意自身防护。他指出,疾控中心作为疫情防控的关键部门,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尽快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发挥好疫情监测、防控的指导作用。要保持24
受访专家: 马文君,州中医医院内一科主治医师,从事呼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工作11年,擅长重症肺炎、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为熟练电子支气管镜技术的运用,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连日来,记者从我州各大医院了解到,各医院呼吸系统门诊室,被前来看病咨询的群众挤得水泄不通,各相关诊室里坐满了患者和家属。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肺心病在冬季的发病率正在逐年递增。因为一到寒冷的冬天,肺心病就容易发作或症状加重,甚至突发呼吸衰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刘曲 驻曼谷 汪瑾)世界卫生组织13日发表一份声明说,已收到在泰国确诊一名中国旅客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报告,并援引泰国官员的消息表示这名患者正在康复中。 泰国公共卫生部13日通报,这名中国旅客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已经在泰国一家医院接受治疗,病情稳定,预计将在未来数天痊愈出院。 去年12月底以来,在中国武汉确诊多例由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病例。武汉市卫生健康委13日晚发布通报称,截至12日24时,武汉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1例,已治愈出院7例,在治重症6
近日,州人民医院骨病科收治了一例在省级三甲医院住院12天后遭医院拒绝手术的多处骨折老年患者,并成功救治康复。 患者是甘南州临潭县人,右股骨髁间粉碎、右胫骨平台粉碎,胫骨远端骨折,腓骨双处骨折,伴有贫血和肺功能低等状况,不具备手术治疗条件。故省级三甲医院在其住院10余天后,拒绝手术并建议放弃治疗。随后,病人出于多年来对州人民医院在藏区的口碑,转到州人民医院骨病科进行治疗。 经州医院医生详细检查,该病人若不进行手术治疗,将很快因骨折卧床而失去生命,即便幸存下来,下肢尤其是膝关节功能完全报废,并伴随终身疼痛。
受访专家:常建华,州中医医院内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肝胆病、风湿病,特别是运用中医经方治疗疑难杂病有明显疗效。 中医认为,冬至阴气盛极而衰,阳气渐长,白天时间愈来愈长,所以有“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冬至一阳生”等说法,冬至阳气初生,好比刚萌发的新芽,愈要小心呵护。冬季也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那么冬季该怎么养?怎么吃?养生应该注意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州中医医院专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9日在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医疗保障各项工作,为保障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贡献。 韩正表示,过去一年,国家医疗保障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作为,持续深化机构改革,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加强管理和服务,各方面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韩正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坚持目标导向,加快建设体现
近日,临夏市地病办先后在该市南龙镇杨家村和枹罕镇王坪村开展了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送碘盐、送健康活动。 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采取设立宣传咨询点、悬挂宣传标语条幅、展示宣传版面、发放宣传材料的方式,给群众讲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碘缺乏病重要性,以及如何识别真假碘盐及科学防治碘缺乏病的正确做法。此次活动共向两个村800多户群众免费发放碘盐5000多袋,现场接待咨询群众800多人(次)。 (赵延升)
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问世!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该法将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专家认为,这部法律凸显“保基本、强基层、促健康”理念,及时出台有利于巩固医改成果、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提升公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据新华网)
新华社兰州12月26日电(记者梁军)记者26日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甘肃已正式落地执行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中选药品,25种药品中选价平均降幅达59%。 “带量采购”相当于政府出面开展的药品“超级团购”。据甘肃省医疗保障局介绍,甘肃是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省,此次集中带量采购执行国家公布的25种中选品种、中选价格及采购量。目前,甘肃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均可网上采购。预计甘肃省25种药品采购总费用将从4亿多元降至1亿元左右。 执行带量采购和
近日,省医保局印发紧急通知,就做好2019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有关事宜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指出,省医保局定于2019年12月31日24时进行药品目录系统切换,2020年1月1日以后甘肃省定点医疗机构启用2019年版国家药品目录。为了确保系统平稳过渡和结算正常进行,旧版药品目录可保留到2020年6月30日24时,2020年6月30日24时旧版药品目录切换全面完成。 通知要求,各统筹区要组织辖区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开展2019版国家药品目录数据信息编码维护,确保信息系统编
近日,在特聘专家的指导下,州医院普外科肿瘤外科实施嗜铬细胞瘤二次手术,手术获得成功。 据了解,患者在八年前做过嗜铬细胞瘤手术,因肿瘤复发到州医院就诊。患者体内肿瘤近8cm,位于右侧肾上腺区,与下腔静脉、第二肝门、右侧肾静脉压迫、粘连,近1/3的瘤体位于下腔静脉后方,瘤体周围的任何一条血管损伤,患者都有可能出现大出血而致命,手术极具挑战性。 术前手术团队和内分泌科、麻醉科、心内科共同制定方案,术中完整切除肿瘤、修复右肾静脉,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出现血压、血糖的波动,经多学科处理,现已转普通病房,能够正常
省卫生健康委日前出台《甘肃省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9-2020年)》,我省将加强县级医院人才、技术、重点专科、薄弱学科和县域医学中心、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建设,力争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 根据《方案》,我省将完善县医院诊疗科目设置,独立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一级诊疗科目,逐步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二级诊疗科目。重点加强病理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学科建设,提升疑难、急危重症疾病诊断、治疗能力。 对于县中医医院,我省将进一步健全临床和医技科室,在内科基础上
日前,临夏县“博爱家园”项目在实施村落地见效,当地群众从中获益。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人道基金于2018年对临夏县漫路乡唐家外村实施“博爱家园”项目。该项目投资40万元,其中硬件建设15万元,软件建设10万元,生计基金15万元。自项目实施以来,建成了100平方米红十字书屋和红十字村民活动室,丰富了项目村村民精神生活,提高了村民文化水平。先后开展了红十字运动知识、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志愿者及救护员培训,增强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意识,提高了基层群众的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及增收致富能力。 该项目将15
记者从近日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的相关会议上获悉,截至10月底,我省居民电子健康卡已累计发卡1182.49万张,发卡数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0%以上。 我省从2018年12月份开始率先在省属医院启用甘肃居民电子健康卡,就诊患者可通过手机下载“健康甘肃”APP或关注省卫生健康委微信公众号,进行身份识别认证并自助申领 电子健康卡,也可以现场在医院注册申领电子健康卡。居民电子健康卡二维码生成后,患者可以保留在手机上使用,也可要求医院打印出来,在服务窗口扫码就诊。 截至10月底,我省已有275家医疗机构开通并使用电子健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