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临夏旅游

牡丹月里等你来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4月28日至5月28日,临夏市将举办2018河州牡丹文化月暨“甘肃建投”杯艺术大奖赛。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将为你呈奉所有期待的美景、美食,古河州也将再次以“花如海、车如龙、人如潮”的节日盛景,迎接四海宾朋。 本届河州牡丹文化月以“交响丝路、花儿临夏”为主题,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文化惠民、产业融合,创新提升、协调发展”的办节思路,旨在推动临夏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实现旅游业与一产、二产的深度融合,展示临夏市旅游发展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临夏知名度和影响力。



盖新坪森林公园

位于积石县西南部的刘集乡河崖村,天然、次生灌木林长势良好,总面积约16408公顷,有林地1952公顷,灌木地2520公顷,宜林地6216公顷,主要树种有:油松、落叶松、大白杨、华山松、云杉等。整个林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坡度较大。这里青山叠翠,绿树掩映,山花遍野,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是积石山县少有的森林覆盖区,在此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在林间野营、休憩别有情趣。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在盖新坪都有群众自发的花儿歌会,是与松鸣岩、莲花山齐名的临夏三大花儿会场之一。每年端午节,临夏州邻近几个县及青海省循化、民和、



韩陕家滩、周家夹滩

位于四堡子乡境内。黄河在积石山县境内有40多公里长,流经北部的大河家、四堡子、石塬、柳沟、关家川、安集、银川等乡镇注入刘家峡水库。积石雄关至四堡子的周家夹滩和韩陕家滩段,峡谷与小盆地相间分布,水流时而湍急,时而平缓,两岸地势平缓,周家滩较为狭窄,面积不大,境内河岸已开辟成为“国家机关青年生态林基地”,占地300亩,以桃树、李树、柳树和杨树等为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好去处。韩陕家滩有一黄河古河道,长约2700米,宽约100米。这两个河滩都是开展漂流活动的绝佳河段。



吊水峡 大山庄峡

吊水峡是小积石山中一条很长的峡谷,两边山势峭峻,林木繁茂,由诸多山泉汇集而成的河水翻着白浪,泻流而出,在较平坦的地方汇成清澈的深潭。在峡谷中逆流攀缘而上,不时看到飞奔在山腰的獭兔,飞翔林中的百鸟和野鸡,盘卧在石板上的长蛇,翻起河边的石块,有时还能摸到娃娃鱼。清脆婉转的鸟鸣与哗哗流水声汇成一曲悦耳动听的交响乐。在居集乡强滩村西南吊水峡峡谷中,发现一处积石山县大瀑布,俗称“吊水峡瀑布”,落差约10米,长期被水流冲击,已形成一个深洞,当地人称“滴水岩洞”,目前尚无人知其深度。这里地形险要,景观丰富,观赏性强,离



吧咪山森林公园

位于永靖县东南部刘家峡水库洮河北岸往上12公里处,它南临洮河与东乡县相望,东接临洮县、西接炳灵湖,属马衔山山脉的尾段,山体长约10公里,主峰海拔2660米。现有原始森林1.3万亩,人工造林1.2万亩;野生动物、药用植物品种繁多;还有沸石矿、铜矿等矿藏,山上茂密的植被与库区沿岸的地表鲜明地展示了自然植被及生态的变迁。吧咪山山势壮观,泉水潺潺,草木繁茂,松涛阵阵,宛如一颗绿色宝石镶嵌在黄土高原上。 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吧咪山植被具有春花、夏林、秋色、冬雪的季相景观。春季,山坡上繁花似锦,山花满谷,鸟语花香,



阳春煦风发新蕊 万亩杏花闹枝头

红塔古寺 后滩花海 拍照留念 五朵金花 漫步杏林 摄影采风 惬意时光 4月2日,2018年东乡县唐汪杏花旅游节拉开帷幕,近万名游客慕名而来,畅游花海,体味田园风情,一睹杏花掩映下唐汪川的别样风姿。 “丝绸古道河湟口,陇上杏花第一村”。唐汪镇川道开阔、气候温和、山川秀丽,是古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通道、唐蕃古道的渡口。境内有丹霞地貌、红塔古寺、万亩杏花林等众多景点,大接杏、红枣、葵花籽等特产“名片”享誉陇原。 杏花旅游节不仅仅是赏花,开幕式上,来自省歌剧院的演员为游客表演了一场精彩的文艺节目。期间,还将举行文艺



炳灵石林

在炳灵寺石窟方圆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千峰林立,万壑争奇,形似一座浩大的天然雕塑馆,这就是黄河三峡的自然风景区(主要景点之一)--炳灵石林。这些群山诸峰,有的像宝塔、有的像层楼、有的像扬眉壮士,千姿百态、别具一格。其标志性景观是驰名中外的“姊妹峰”。石林景观主要有:黄河母亲、驼耕田、金蛇爬山、青蛙观天、蛇倒退、龙虎争斗、金猴偷桃,达摩面壁、多宝说法、布达拉宫雄姿等。登上炳灵寺群峰之巅顶,俯视远方,千峰如林,滔滔黄河东流而去,一山啼鸣,千山呼应,大有“高原漓江”之感。唐代名将李靖于贞观年间来永靖炳灵寺时,把这



永靖县龙汇世界

位于刘家峡水电站以南,东起大坝,西至祁家渡口,距永靖县城2公里。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2.40万亩,其中有全国闻名的“读者林”。这里因洮河与黄河交汇,高家山与雾宿山相聚,形成山水相依、四龙汇聚之势。这处亘古荒塬,集生态保护、农业观光、库区开发、培训、度假旅游等为一体,包罗万象,故称龙汇世界。 龙汇世界三面环水,山峦叠障,位置优越,置身黄河楼上放眼望去,县城全貌尽收眼底。这里有42道湾、40多座梁,龙汇山是观赏炳灵湖、太极湖风光最佳位置。现已建成龙汇楼、迎宾楼、贵宾楼、黄河楼等客房、龙汇餐厅、游



南龙山森林公园

占地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42.3%。1994年经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南龙镇尕杨家辖区内的南龙山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1995年6月建成命名,以南龙山为主体,东起四家咀村,西到临夏县榆林乡陈家台,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总占地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42.3%。公园内有牌坊门和历史悠久的龙泉寺、石家庙、杨家庙,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是目前临夏州最大的城郊森林公园。



王尚书墓园

位于临夏市东北郊。庄毅公王竑(1413~1488),祖籍湖北江夏,其祖父王俊卿戍边,携眷落籍今临夏市南郊。王竑官至兵部尚书,明代即被誉为“世之伟人,国之重臣”、“千古人豪,百世衡鉴”。居家23年,经营田圃,教子读书,会友吟诗。王尚书诗有数百首,辑有《戆庵集》《休庵集》。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十二月初三日,王尚书病故,葬于临夏市东北郊。朝廷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庄毅”公。至解放时“尚书墓”尚存,“文革中”被毁,现已重建。尚书墓园是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临夏王尚书墓园历经7年的重建,先后完成墓丘、明代碑刻



积石雄关

位于积石山县大河家乡,距临夏市90公里。积石雄关为河州24关之首,关内积石神工,(又称导河积石、积石奔流、积石锁钥),被列为河州大八景之首。史料记载,夏之前,沧海横流,洪水滔天,尧帝用鲧治水,劳而无功。舜继尧位,诛鲧,使鲧子禹续其父业治水。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沧海,息了水患,舜因禹功,传位于禹,禹建夏朝。积石峡内千岩壁立,有大禹开山辟石之痕迹;其间黄河排雪响雷,破关而出,奔腾东逝。销桐坡兀立一块高2.7米、宽2.3米、长3.3米的青石,相传为大禹导河憩息之处,人



黄草坪

位于小积石山麓的黄草坪,海拔在2300--2600米之间,为高山草甸,面积约2万亩,地势西高东低,呈东西走向,分布于刘集、石塬、柳沟等乡,一直延伸到斜套村附近,地形以黄土峁为主,地域内有较开阔的滩地,是积石山县主要牧场之一。这里沟梁相间,山坡较缓,草坡面积大,草场分布广,植被发育好,地下水丰富。良好的生态、完整的景观、凉爽的气候是夏季草原休闲及风情体验的良好区域。在这农牧交错带,又有浓厚的景观特色,您可以体会到草原生活的独特情趣。



临夏州博物馆

见一叶而知秋,览一馆而略知临夏几千年灿烂文化,这个馆便是位于临夏市红园广场西侧的建于1979年、占地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州博物馆。博物馆由“彩陶馆”、“民族馆”以及一个复原的金代古墓组成,收藏各类文物3500多件。主要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还有石器、玉器、铜器、瓷器、化石、书画、雕刻墓砖和民族文物等。彩陶是临夏的名片和骄傲,该馆的彩陶馆精选的全州彩陶精品达1700多件,各种类型的彩陶文化、类型荟萃,馆内彩陶按其代表的文化类型、发源时间顺序排列。其中,马家窑彩陶60多件,齐家彩陶350余件,辛店彩陶170余



太子山自然风景区

太子山又称大峙山,位于和政、临夏县境内,离和政县20余公里、临夏市30余公里。是临夏县南部、大夏河以东高大山岭的统称。由母太子山和公太子山组成,母太子山在东,海拔4368米,公太子山在西,海拔4183米,两山之间盘坡哑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临夏与夏河县的分界,是连接中原文化和雪域文化的纽带,是历代兵家设防要塞。相传秦始皇长子扶苏,曾带兵征战于此,太子山由此而得名。太子山顶峰海拔4,336米。山顶白色的岩石熠熠生辉,裸露的山骨终年积雪不化,故有雪山之称。太子山被列为河州八景之三——露骨积雪。 省级自然保



花儿临夏 四季斑斓

国家AAAA级景区-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作为我州旅游的“明星”,旅游品牌越来越“亮”,来这里旅游的客人一年比一年多。去年国庆节期间,来八坊十三巷的游客已达3万多人。 国家AAAA级景区-八坊十三巷 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旅游的火爆,只是我州旅游业“井喷式”发展的缩影。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州旅游首位产业发展的收获年,全州旅游接待人数1600万人次、增长44%,旅游综合收入71亿元、增长47.6%。 国家AAAA级景区-大墩峡 我州旅游业突飞猛进发展并非偶然,而是科学决策带来的必然结果。“今后五年要大力培育文化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