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龙 (一) 在齐家坪,文明迈着脚丫 从临夏州这摇篮里,摇摇晃晃的走出来 不一会儿,就撒腿狂奔 你看,临夏州里 齐家坪这童年的调皮,很可爱 带着各种神奇美妙的传说,长时间的奔跑 (二) 那些父亲,领着妻子、儿女 拿着骨铲、石刀和石镰,走在前面 羊、狗、牛、马 一大群,蹦蹦跳跳跟在后面 “汪汪汪”“咩咩”“咴咴”…… 肉质的闹钟,一声声 吵得黄河,从蒙昧中渐渐醒了过来 (三) 勤劳智慧的先民,用双耳罐 足豆、盘、鬲、盆 盛放以前的汗水和沉甸甸,准备在青黄不接的节气里 与季节交换有无 当然,不断产生的醉意
邓仲祥 四千年的洮河,一梦千年 终究抵不过自然的厮杀 把远古的烽烟消失在岁月中 擎起山花的烂漫,穿越春夏秋冬 那些一辈一代流传的手艺 在王朝更迭的金戈铁马声 挡不住岁月的洗礼,开始走进密室 用一种简易的方式,埋在黄土层中 等待四千年邂逅,让文明再次传承 那面万人敬仰的铜镜 在安特生凿开的积淀中 横空出世,震惊了世人的目光 在洮河中涌动,收录大地的意象 在起承转合里记载繁华与厚重 穿透华夏文明的章节 装订成一部远古的历史 四千年前赠我一面铜镜 让我学会祖先刀耕火种的文明 岁月漂白了时光,点燃了淬火 在一轮明
哈 默 在齐家坪瓦砾中寻找 在阿力麻城墙上抚摸 在广通河的水流中细听 远古的足音隐隐传来 劈山治水的大禹铿锵走来 广通河拍溅浪花 拥抱游子荣归故里 青铜美玉彩陶 诉说远去的繁华 水草丰美的广河阿力麻土 天空如洗云朵逍遥 年轻的新郎大禹 佩刀策马一路风尘 迎娶心仪的新娘女娇 东乡考勒当涂山里 溪水潺潺山杏花摇曳 参天古木间 鸟飞兽走 温婉贤淑的涂山女 正在揽镜梳妆 那铜镜是禹王定亲的礼物 中华第一镜吗 听广通河水激荡 迎亲的马蹄淹没了心跳 豹皮做衣服 虎皮做褥子 玉在手臂滑动 羊肉已经飘香 陶罐里装满了美食
◇ 翁宏志 唱:哎----- 太子山松柏扎根深, 绿叶子四季里长青。 英烈的功绩万古存, 铭记在人们心中。 太阳出来是天下红, 共产党就是指路的灯。 今天不把别的说, 要表个、临夏籍革命烈士胡廷珍。 公元(嘛)一九0二年的冬, 罕见的大雪封住了河州城。 大柳树巷胡家院, 传来了婴儿啼哭声…… 哎----- 春去秋来的花又谢, 无忧的童年像首歌。 凤林学堂毕了业, 考在了---- 甘肃公立法政学校来上学。 激情的生涯像流星, 校方停发助学金。 胡廷珍、赵文炳来质询, 无故开除学籍伤透了心。 白:得知胡廷珍、
方刚 石器 一部分生活穿越而来 四千多年,石头用沉默诉说 一些日子经过打磨,获得坚硬 以铲、刀、斧的形状向土地施力 人把根扎得更深 传来叮叮当当的斧凿声 早期的石匠深深弯腰 探索人与石的关联 一行脚印带血 以石盖屋、铺路、耕种、狩猎 男人更加孔武有力 成为主导,大声喊着劳动号子 一些石头被制成矛、匕首 用来御敌,家园与烽火共存 这些陈列的石头 沾染泥土,沾染果香,沾染血的味道 陶器 制陶者是匠人 用抽象符号表达热爱与感恩 直纹可以还原成土地 刀耕火种,每一个粟穗都是摇曳的乳头 波纹可以还原成河流 渔人试图
(新编花儿) ◇ 何志霖 精准扶贫成效显, 帮扶的干部(们)进家园; 挨家挨户的盘算, 谋发展, 使咱致富的路宽。 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前, 再不怕它山高(么)路远; 小轿车出门一溜烟, 平展展, 高兴者漫起了“少年”。 人饮工程更完善, 自来水引进了庭院; “牡丹花”开水香又甜, 清泉水, 浇开了幸福的笑脸。 看病养老有保险, 再不愁看病是熬煎; 老有所养有靠山, 老汉家, 一猛中年轻了十年。 易地搬迁胜桃源, 路直(么)树端的宽展; 厅堂洁净亮闪闪, 笑语欢, 睡梦里高兴者笑憨。 隔河望见桃花山, 桃花(
肖云 与时间握手言和,在临夏用一生来参悟齐家文化的美 此刻阳光正好,我可以沿着公元前1600年前的遗迹 探寻分布于甘肃东部向西至张掖、青海湖一带近千公里的历史 四千年的历史就在这里,向我诉说着什么是震撼、什么是神秘 此刻,四千年前的时光凝固,每一件远古之物都蕴含着神的诺言 在这片广袤的大地,厚土之下的石器、陶器、玉器昭示威仪 那些创造齐家文化,并臣服于齐家文化的子民们 仿佛在我的面前耕作、捕鱼、狩猎、制陶、琢玉 草木枯黄、斗转星移间人世已沧海桑田 绿白之间,山川易色;青黄之际,草木荣枯 齐家文化的血液在历
杜彩萍 古朴,简约 静置时空隧道的陶罐上 一条条奔放的线段 交织延伸,记录华夏子民 繁衍不息,艰辛走过的沧桑 一轮轮年份的印记 闪电般划过,历史河流沉伏的变迁 拂去覆盖在原始图腾的雪霜 浮现辗转千年,时光捧红的血色夕阳 点燃狩猎归来 围着篝火舞蹈狂欢的咏唱 少女头顶过的陶罐 曾盛装,粟谷野果酿制的酒浆 诱人的香,是最高的奖赏 给予浴血搏杀,劫后余生的勇士 酣畅,自豪的荣光 红粘土烧制的简单容器 那些描绘的图案 还在晃动发现美的目光 勤劳智慧的先祖 为了生存,不仅拥有旺盛的力量 还把瞻望前景的畅想 用简陋的
兰州 曹生宝 时间很短 月光很长 月光点燃灯盏 人世如此光亮 岁月如风 将我陷进淤泥的双脚吹起 如同横过来的深渊被拎回故乡 一群驮着盐巴的马队 从我身体里路过 我将身体里的盐分抽出 一同贩卖 来换去 日月星辰 春暖花开 请允许我自私的爱你 今夜 静穆坐在枝头 时光暗得响亮 黑夜一碰就碎 呼息一碰就止 请允许我这么自私地爱你 爱你 我将你的名字咬出血 请允许时光静止地去爱你 爱你 我像蚂蚁一样 不管在哪里 都是光明磊落 关山百合村 早晨第一缕光亮 照在关山百合村 天空 村庄 百合 都矮了下来 风也停下来 坐
观齐家文化有感 ○马晓春 荒芜的山沟 隐藏着一段古文化的沧桑 挺拔的青峰 演绎着一缕时光的漫长 沉寂的丘陵 埋藏着一段荒凉的过往 暗淡的黄土 历经了一页页历史的风霜 异国的安特生先生 揭开了尘封的辉煌 深埋的陶器 掩藏着岁月的变迁 神奇的诉说 传唱着大禹治水的赞歌 沉默的墓群 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曾是多少双手的粗糙打磨 曾是多少颗心的虔诚祈福 才换来如今的盛世 古老的齐家 流淌着华夏文明的源流 渺小的陶罐 汇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 回望过去 时光把璀璨的齐家文化 神秘地埋藏 展望明天 执着把复兴的小康之路 开辟
邵寅生 如果星辰有记忆 它肯定会想起 4000年前的大夏河边 那个神的部族崛起 如果石头有记忆 一定不会忘记 有一个荣耀的时代 叫作“新石器” 如果子孙能有记忆 他们定当追溯 华夏之源 黄河上游 ——齐家故地 神镜 一粒火从炉膛跳出 一粒火划过天际 太阳将要落下的刹那 “哧”的一声 燃烧的铜在范中喊疼 “凉了,凉了” 当它以为死时 却是奇妙的重生 七彩云霞照亮七角星纹 戴着羊角的巫师 捧起那面铜色的落日 惊讶的眼睛看到了眼睛的惊讶 在那如水的镜光里 大河之神 ——第一次看清楚了自己 神奇之罐 鹰隼在云里穿
◇ 马越 夏日傍晚,一抹夕阳把云朵逗得泛红。家门前奶奶洒的水还略显痕迹,微风带着淡淡的尘土迎面拂来,孩子们骑着单车追逐的身影依稀可见,小巷尽头陆续传来路人的脚步声,一群顽童在敲了别人家门后四处逃窜,整片天地与孩子们的笑声融为一体…… 因偷吃辣条,吐着舌头又大口吸气的我们,跑到水龙头边使劲涮嘴。傍晚时分,坐在小院里吃饭时我们还要不安分地打闹嬉笑。夜幕降临,耳畔传来神圣清澈的邦克声。和爷爷说话总要大声喊出来,邻居们也似乎习以为常了。 奶奶眼神中带着对我们的疼爱,追着干坏事的我们到处跑。厨房门口是妈妈们忙不完的
马宝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和政寺营最火热的日子。因了一座太子山脚下的寺庙,在那里聚集了善男信女前去许愿还愿的人们。 而我乘着雨后的放晴,只为捕捉最清爽通透的风景,踏雨而行。真正最美的风景还没有到来!当地的老百姓这样说,再过个十来天,才是和政最美的时节,远山的牛羊,在烟雨中凝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太子山的胸怀如此博大,张开双手,欢迎我的到来。烟雨也随我一同到来,扑进这广袤的绿色的海洋!我放开歌喉,呼唤一声,太子山深处便传来悠悠扬扬地回声! 寺营以下,往西走,是通往两关集的小踏,一直再往西,可直达太子山脚
作者 温雪 孩子 童心,课堂。 不敢奢望,细思便会懂得, 游戏在酒窝里成长, 渴望的鹰翅击着贫穷剥落了曲曲折折的历史。 孩子,你天真,百灵般的短笛呢? 是纯真的童心,还是那低沉的歌谣? 梦 无奈而过的日子,穿透孩子的想象成为梦, 童心如玉。 在滚滚的河谷伸手作梦, 白色的围墙、棕色的桌凳, 拍击着单调的节奏,亢奋一种旋律。 这是晗示么,纯真的心。 五彩的梦正扬翅越过大山。 未来 一路缆绳。系结着孩子和梦。 岁月,让孩子的梦变成流云。一些与风同行,一些停泊在生命的港湾。 未来,你不会让孩子充当守望者, 常在
河北邯郸 路志宽 齐家坪遗址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40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条流淌了4000多年的河流,千年的河流养育着一茬茬的生命,创造着一个个的奇迹,见证着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悠久的历史是最美丽的,它是融入一个地域骨子里的美丽。 有着4000多年的齐家坪遗址,是一座建在传奇故事层出不穷的土地上的城市。 从一望无际的田野,从广通河的水声里,当然找不到博物馆里的他们的生命气息,摸不到他们温暖的体温,只是这些拨云见日的东西,鲜活地向世人证明他们确实在这个世界真真地生过,在这个世界实实地活过。 走在古老齐
张杏莲 十万座大山绵延 竟压不住台地上的一条灰线 十万座大山静默 却藏不住古老记忆的陶片 沉睡了四千年的氏族社会 不经意间 在齐家坪的山坳里露出了脸 四千年的沧桑岁月犹如逝水东流 四千年沉重得穿不透凿不开的历史积淀 难怪那个高鼻梁蓝眼睛的安特生 把包天的胆拴在黄河渡口的浪尖 手捧圣经 不停地划着十字架 头上还戴着考古科学家的头衔 或骑驴 或骑马 或骑骆驼 鹰般的眼睛在三河流域打转 车轮辗得杂花野草呻吟哀嚎 大山的皱褶里任由他们打孔勘探 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广河县 被一拨又一拨的安特生们寻了个遍 人们涨潮似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