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临夏文艺

石头情

石头情 ★钟翔 喜好石头的确切时间,已不记得清楚了。估计是从儿时开始的。 我出生的那地方有一条河,叫流川河。儿时常去游泳、捉鱼虾、拣石头。石头有大有小,图案各种各样。看上眼的、图案奇特的,就带到家里,放在炕沿,或窗台上。闲时拿着翻来覆去地看,觉得挺有意思。 有一种我那里叫“挖央儿”的游戏,可二人玩,也可多人玩。玩的东西就是五颗小石头,蚕豆般大,圆圆的,是从河里拣来的。玩时,几个人席地而坐,开头的右手捏住五颗石子,先抛起一只,其落入手中前将余下的四颗放在地上。再抛起来,先一只只捡起来,在两只两只捡、三只一只



家乡的蕨菜

家乡的蕨菜 ◇王发茂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还可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在我们家乡蕨菜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喜宴菜和家常菜。 在满是沟壑的小积石山麓一带,凡是水分充足,又能照到阳光的地方就能见到蕨菜。站在稍高的地方,远看一片郁郁葱葱,近瞧像是小鸟爪子似的草绿色植物,你就能知道它是蕨菜了。它与其他植物明显不一样:色草绿,而其他草本植物多都深绿。每到农历四五月间,幼芽长出地面,附近的人们纷纷去采摘。拿



橘 子 (外一首)

橘 子 (外一首) ◇阿 麦 三轮车上 拉着秋天 小摊贩的吆喝 天高云淡 鸟鸣和炊烟一起飘远 我们习惯了小声说话 行走在小径上 太阳照着小师傅的脸 ——黝黑 漠然 焦急 …… 广通河注入洮河 波光诡异 我剥开一个最小的橘子 放进嘴里 味道酸涩 而我早已习惯了生活的酸涩 剥皮抽茎的日子 剩下的黄金 我将分赠给他们: 我的故乡 和秋天的虫鸣 草原 纸张是草原 上面奔跑着思想的雨水 圣人们没有来过这里 这里是一个 悲伤的城堡 所有人停下了脚步 不悲不喜 多么像冰冷的石头紧紧挤在一起 他们是矮草丛中的巨人 互相谩



尕浪桥的变迁

尕浪桥的变迁 ★丁莲英 我的家乡康乐县莲麓镇境内,有一条河流叫冶木河,从闻名遐迩的冶木峡奔腾而来,把莲麓镇分为东西两半。六十年代,尕浪桥就是架在冶木河上,东西接壤的唯一通道。河东面的人,必须经过这座桥,才能通向外面的世界。 自从我记事起,每年的夏秋季,连续几天的大雨过后,冶木河水暴涨。汹涌的波浪滚滚而下,洪水卷着枯木树枝、烂草丸石、牲畜野兽,一泄而下。堵塞在尕浪桥下,巨浪和气流,从桥面上越过。低矮的尕浪桥,经不起洪水的冲击,随着洪水一泻千里。我们坐落在桥东面的人,再也过不了河,被冶木河隔在那弹丸之地。与世



冰雪药水峡

原标题:冰雪药水峡 景色别样美 初冬,位于康乐县八松乡的药水峡森林风景区白雪皑皑,远山、村庄、雾凇、白雪,为冬日的大地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本报记者 史有东 摄



雪霁临夏大地 山乡美如仙境

雪霁临夏大地 山乡美如仙境 临夏红园 八坊十三巷 夜景 雪趣 东郊公园 雪后 小道 史有东 麻红梅 马忠华 胡沛 王援朝 佚名 摄



一帘秋雨满庭香

一帘秋雨满庭香 ◇张 梅 立秋过后,天气渐凉。太阳的眼神,少了炽烈,多了干爽。偶尔有风,从敞开的窗户闯进屋内,回旋出原始的韵律。在这样的境况里,目爽,心静,神怡。 午餐过后,帮父亲和母亲收拾好碗筷,闲聊几句,便躺在宽宽的炕上休息。 睡得正酣,滴答滴答的声音轻轻传入耳鼓。睁开眼睛,坐起身子,望向窗外。 一场秋雨,悄然而至。 雨不大,淅淅沥沥。屋檐下,雨珠一滴一滴滚落下来,闪着一道一道亮光。 大门外,几排高大的杨树,黄绿相间的叶子,显得更加笔直,干练,威武。园子里,那株金银花,绿叶之中,红与白更加分明。用力吸



滇池

滇池 ◇牛之道 百里滇池帆影动,千载西山春意深。 浩渺烟波随风起,半轮残阳落水中。 也有南雁早归行,轻落湖面两不惊。



秋刀鱼 (外一首)

秋刀鱼 (外一首) ◇马萍 秋刀鱼美丽的名字令人遐想 秋天。弯刀。鱼群 季节已然丰满 该是用弯刀收割稻米 或是月光的时候了 冰柜里的秋刀鱼 三条或四条紧紧拥在一起 睁着又圆又大的眼睛 似乎忘记它们已离开海洋 细长的脊背泛着青光 让人想起海面的月光 它们一定游历过许多地方 最后在某个海域集体登陆 秋刀鱼苦涩的身体 在白色瓷碟中与一枚柠檬相遇 酸酸涩涩的滋味 是不是它们体会的秋天 握手 通常是我站在一边 看他们握手 一边寒暄一边点头 他们用肢体语言告知对方 我手无寸铁也没有恶意 许多时候握住的是温暖之手 坚实



河州“花儿”唱词精选

河州“花儿”唱词精选 爱慕词 西宁城里的面店子,兰州城里的酒坊; 尕妹好比个银圈子,带不到阿哥的手上。 注: 这首花儿最先见于张亚雄著《花儿集》(重庆青年书店印行,民国二十九年一月初版)第204页。面店子:面馆,也指馍铺。酒坊:制卖酒类的店铺。 青丝线绾下的打渔网,下不者清水的浪上; 半夜三更的巷道里浪,睡不者尕妹的炕上。 注: 这首花儿最先见于张亚雄著《花儿集》(重庆青年书店印行,民国二十九年一月初版)第210页。 绾:编织。浪:徘徊,游荡。炕:西北农村燃草衣、牲口粪取暖的土炕。 山丹花开红刺梅花长,马



在河州, 常常感动……

在河州, 常常感动…… ◇ 阿 麦 在河州 感动于红色瓦房的焰火 感动于山梁上握手 叙寒问暖的人们扯裂衣袖 邀我进屋品茗的深情 在河州 常常想起一些旧友 或旧诗句 那些纯粹让人感动 从广通河开始 沿河州花儿上溯清冽的诗经歌谣 水草肥美 溪流伴随渔歌响起 浣纱女眸子含情—— 守望边塞归来的鹭鸟 手指托举蓝天白云…… 在河州 感动于锄禾日当午的兄弟 感动于白月光 感动于活在诗歌中的李杜……在山顶飘荡烧地瓜的香味 我的土豆走进了某首诗的中心位置 和你比邻 走进了里尔克 特朗斯托罗姆 叶芝和索尔仁尼琴…… 在河州



河州祁大篆

河州祁大篆 ◇王维胜 友人祁大篆,姓祁名小云,字清云,斋号留云堂,生于东乡县祁杨村,十五岁学习书法,至今学书三十载,擅长大篆。 大篆是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各类书体的统称,是祖先们为我们创制的最早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和手段,其书法圆融浑劲、古茂雄秀、韵味悠长。回眸历史,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留给我们的只是无尽的遐思,我们已无法想象,精美绝伦、浩瀚缤纷的大篆文字在此起彼伏的岁月里,被如何塑造的那样完美与和谐,只能感叹丰富的文字符号在书法艺术的境界里达到了极致!黄河奔流,泥沙俱下,大篆艺术如金之耀



走进东郊公园 领略秋之韵味(美图)

金秋十月,气温骤降 此时的东郊秋意渐浓。 秋景宜人,美景如画,令人迷醉…… 天凉好个秋。十月的秋是个美丽的秋! 蔚蓝的天空中不带一丝杂云。 公园里色彩缤纷, 像是被打翻了的颜料浸染过一般。 微风掠过,地上的落叶簌簌作响。 不觉间,我停下脚步,张开双手, 仰起头,闭着眼,轻轻地呼吸着, 像一片落叶儿,融入秋的生命里……



诗书颂河州

诗书颂河州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临夏州书法展作品选登 书法 任志翔 马尊贤



鸡 ◇钟翔 早上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诗句时,停住了。想,那时的桑树或不高,或鸡体极为精瘦、灵动、野性十足,不然怎么会在桑树与桑树之间来回地飞跃,在高高的枝头上清脆地啼鸣呢。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鸡驯服得很,亲和得很,羽毛光滑油亮,随处就能找到食吃,身子肥大,连高些的崖坎、矮墙都飞不上去,何况是树巅呢? 鸡,使人不由得想起静怡、安详、淳朴的乡村生活来。 我家在康广公路边的一个小村庄里。广阔的川原上,是一块块平整的肥沃的良田。逶迤的流川河水,日夜不停的潺潺流淌着,清澈剔透,倒映出



那天,我从积石山县城边走过

那天,我从积石山县城边走过 ◇马兴礼 那天,我从积石山县城边走过 一座座拦河坝围成的人工湖很美 我更想看河道里被挖走的那些大石头 一位高贵的灵魂曾与我对话 那些石头 是积石山上的魂 远处的那座大山还跟以前一样 山底下 黄草坪的黄花正在盛放 赏花的人群里 却看不见那个懂花的人 一位高贵的灵魂曾与我对话 那些花儿 是从天上散落到地上的星星 无数的石头堆积成了石海 据说那是鲁班驱赶的羊群变的 那个巨大的“头羊” 人们叫他鲁班石 静静地躺卧在那里 任游人们在上面踩踏 石面上的那个大窝窝 他们说那是鲁班坐卧的印痕



共274条记录上一页 12...78910111213...1718 下一页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