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千村行·走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卡家村——念好产业“经” 奏响富民“曲”

记者 马玉兴 近日,记者走进东乡县五家乡卡家村,沿着平坦整洁的村道前行,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宽阔整洁的文化广场……依次映入眼帘,而村文化墙上挂的当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所用的老物件夺人眼球,成为卡家村一道独特的景观。 “喔,喔,喔……”记者从不远处就听到了鸡鸣声,得知那是从村民卡有苏的鸡场里传出的。走进鸡场,卡有苏告诉记者:“养鸡前,我犹豫过,担心鸡养多了,卖不出去怎么办?万一遭遇大规模的鸡瘟和传染病怎么办?还担心场地和资金等问题。” 面对决心干一番事业的卡有苏,当地政府和村民对他伸出了援助之



【记者千村行·走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烈洼村——生态“生金”乐村民

记者 马玉兴 近日,记者来到康乐县八松乡烈洼村白桦林景区看到,许多周边或省内外游客纷纷踏足于此,感受夏日风情。 “我们的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轻松舒缓的环境可以让身心得到放松。白桦林的质朴吸引了我们,到这里旅游不仅舒心、暖心,还可以玩得好、吃得好。”新疆游客邱玲对烈洼村白桦林景区的风景评价颇高。 白桦林景区位于康乐县八松乡烈洼村高家窝铺,国道G310旁,距康乐县城24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每逢周末游人如织。 “这里天气凉爽、风景优美,欣赏田园风光,呼吸新鲜空气,心情很舒畅。”



【记者千村行·走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槐沟村——小山村有好“钱”景

记者 马霞 广河县官坊乡槐沟村村民马世祥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村子越来越美,生活也越来越好,生活垃圾统一清运处理,水泥路四通八达,看书去农家书屋,健身去文化广场,看病到村卫生室……这就是幸福。” 村民马效武也一脸幸福地说:“我家一直养牛养羊,从2007年的1头牛、10只羊发展到现在的14头牛、110只羊,使我更有信心了,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我想‘钱’景一定会很好。” 实实在在的幸福,写在了村民们一张张笑脸上。 槐沟村农户的养殖大棚 槐沟村位于广河县西南部,有347户、1851人。过去,村里的垃圾清运设施



【记者千村行·走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大庄村——特色产业旺 群众钱袋鼓

记者 马琼洁 临夏市折桥镇大庄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农民自家种植的茄子、辣椒、西红柿、西葫芦等有机新鲜蔬菜供不应求,深受城市居民的青睐。 近日,记者走进大庄村树莓种植基地,看到40多名工人正在栽植树莓,一派忙碌。 群众在树莓基地务工 2015年以来,大庄村积极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建成千亩城市农业基地,以种植草莓、西红柿、辣椒、黄瓜等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为主,逐步培育种植双孢菇、姬松茸、羊肚菌等食用菌及特色蔬菜果品,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 “为调整传统农业



【记者千村行·走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大川村——在水一方“旅游村”

记者 刘红红 这里有一湖碧水、百年枣林、千亩鱼塘,这里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可享“一人独钓一江秋”的闲情……炎炎夏日,永靖县太极镇大川村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不二选择。 大川村位于黄河三峡太极湖景区,黄河穿流而过,毗邻太极岛湿地。2012年,该村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12个旅游扶贫点之一,使本地原本蹒跚前行的乡村旅游业驶入快车道。从争相承包枣园茶社、到在自家院落里创办农家乐,祖祖辈辈守着盐碱地过穷日子的大川村人吃上了“旅游饭”。如今,农家乐、渔家乐、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等形式的乡村旅游



【记者千村行·走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伊哈池村——小山村的蝶变之路

记者 赵淑娴 位于东乡县城东南的锁南镇伊哈池村,在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超前谋划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改善,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使小山村升级为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焕发出无限生机。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干群齐心协力 打造美丽家园 漫步在伊哈池村,整洁的村庄生机盎然,干净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绿树红花中掩映着一栋栋崭新的农家小院,和煦的微风拂过一张张朴实的笑脸……处处一派新面



【记者千村行·走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光辉村——丰富“菜篮子” 鼓足“钱袋子”

记者 陈礼娟 盛夏时节,永靖县岘塬镇光辉村温室大棚内的果蔬陆续上市,为带动群众致富拓宽了新路子。 近日,记者走进光辉村的温室大棚,果蔬清香扑鼻而来,只见色泽透亮的小西红柿像一排排红色的小灯笼挂在茎秆,长势喜人,村民正在忙碌采摘。 近年来,随着县城至三塬镇二级公路的开通,光辉村依托地理位置优势,逐渐融入县城5分钟经济圈,兴起了现代休闲观光采摘和乡村旅游产业。 葡萄观光采摘基地 光辉村是1967年因修建刘家峡水电站,从白塔寺川整体搬迁而来,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为了提高土地效益,2008年,该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共489条记录上一页 12345678...3031 下一页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