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真心实意把群众当亲人——记全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梅文娟

真心实意把群众当亲人 ——记全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梅文娟 记者 郭慧霞 2016年3月,在临夏市水保站工作的梅文娟被选派到临夏市城郊镇瓦窑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作为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党员,她怀着激动的心情,扛起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几许真情。”初到瓦窑村,梅文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这里的群众。只要入户,她就会把了解到的情况事无巨细地记在笔记本上。与村民面对面交心谈话,让梅文娟对全村的产业发展现状、贫困户致贫原因心中有了数。此外,她也时常和村民们一起交流探讨脱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广河县河滩村: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的蜕变

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的蜕变 记者 赵好飞 以前填饱肚子是目标,现在想吃什么买什么;从开始的1头牛发展到现在的20多头;出行工具由摩托车变成了小轿车……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广河县官坊乡河滩村村民马全龙,由一个建档立卡户蜕变为致富带头人。 几年前,马全龙一家仅靠种地为生,自己也没什么技能,日子过得拮据。后来,经过村委会申报,2014年马全龙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户,帮扶干部在为马全龙制定脱贫计划时,考虑到他家有10多亩地且有基本养殖技术和经验,就建议他将地里产的粮食作为牛饲料,发展养殖业。 听了帮扶干部的建议后,马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广河县三甲集镇:搬出好日子 养出好“钱景”

搬出好日子 养出好“钱景” 记者 赵好飞 走进广河县三甲集镇易地搬迁新庄坪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座排列整齐的现代化养殖大棚映入眼帘,棚里的牛羊膘肥体壮,棚外垒着一个个浅绿色“包裹”——青贮玉米……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科学的养殖技术,让合作社呈现出一片生机。 近年来,三甲集镇加大易地搬迁力度,将黑山、南山、小沟、小洼沟4个山区村整体搬迁。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切实解决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县上在搬迁点的新庄坪修建牛羊养殖合作社,引导搬迁群众发展养殖业。 合作社占地300多亩,于2016年开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冬日踏雪来临夏 漫游河州赏美景——临夏市“燎原杯”第三届冬春季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开幕式侧记

冬日踏雪来临夏 漫游河州赏美景 ——临夏市“燎原杯”第三届冬春季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开幕式侧记 记者 刘刚林 掌声、笑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热情、激情、文化情,情满临夏。 12月28日,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畅游河州魅力乡村”为主题的临夏市“燎原杯”第三届冬春季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折桥村开启,八方宾客冬日踏雪来临夏,漫游河州赏美景。 “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培育壮大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促进‘文旅农’经济大发展,增强人民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茨滩村:“忙”出的幸福生活

茨滩村:“忙”出的幸福生活 记者 王伟如 一大早,积石山县居集镇茨滩村村民马外力开始在牛棚里打扫卫生,给牛添饲料,忙得不亦乐乎。最近,他忙上加忙,一边忙冬季防疫,一边忙新购肉牛。 今年50岁出头的马外力,两年前,一直在外闯荡,家里靠他一个人的收入维持生活,加之他的两个儿子在上学,所以他家一直没有摘掉贫困的“帽子”。 2019年,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马维明的一次走访改变了马外力一家人的生活。马外力回忆起往事感慨万千:“马书记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当时他来我家时,看到我家的房子快塌了,家里也没啥收入,他就把自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我们的日子有了大变样”——记全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强

“我们的日子有了大变样” ——记全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强 记者 赵好飞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东乡县坪庄乡南关村时,村民王强已经在牛圈里忙活好一会了。给牛添草料,清扫圈舍,虽说每天都要忙前忙后,但王强却很满足。在他眼里,这些牛可都是他的“宝贝”,承载着一家人致富的希望。 王强今年52岁,家有8口人。早些年,孩子们还小,一家人全靠王强在家种地、养殖为生,日子过得非常拮据。后来经过南关村“两委”申报,上级主管部门复核,王强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户。 家有耕地8.4亩,常年种植玉米、土豆、小麦,养着10来只羊,这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政县中心村:扶贫车间“扶”出幸福生活

扶贫车间“扶”出幸福生活 记者 张姝 12月24日,记者来到和政县松鸣镇中心村的东西协作——厦门市集美区援建的扶贫车间,15名工人正忙碌地操作缝纫机,哒哒哒声响个不停,看到一件件缝制好的衣服,工人们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环境好、离家近、开支少,是我来扶贫车间上班的主要原因。按照计件制,我很满足每月可以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中心村五社的金瑞珍告诉记者。属于再婚重组家庭的金瑞珍情况特殊,以前全家人靠丈夫在外打工和自己种地维持生活,去年11月中旬,听到家门口扶贫车间招工的消息后,她第一个报了名。 和金瑞珍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政县松树村:养牛大户新年里的新打算

养牛大户新年里的新打算 记者 张姝 12月24日,记者来到和政县卜家庄乡松树村的大古台生态科技养殖场合作社,“哞哞”的牛叫声一下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50多头牛分类圈养在一个个标准化的牛栏里。 “我们买牛选牛种的时候,一定要挑选品质好的牛,你们看……”大古台生态科技养殖场合作社负责人马登伟正在对当地贫困户进行养牛技术培训。 今年47岁的马登伟,从小生活在农村家庭,父辈都从事养殖业,他从小就开始跟着父亲一起养牛,他勤劳朴实、乐于好学,学到了一身养殖的好本领。 后来,马登伟去挖过虫草、也种过啤特果,积累了一定的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慈王村:文明新村正迎面走来

慈王村:文明新村正迎面走来 记者 马琼洁 迎着冬日的暖阳,来到临夏市折桥镇慈王村,大爷大妈们高兴地聊着天,孩子们在文化广场上愉快地玩耍,整洁的农家院落依次排列……村民们都说现在的生活和城市里没什么两样。 慈王村位于临夏市东北郊区,距市区2公里。近年来,为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慈王村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今年11月,慈王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现在村里人的业余生活很丰富,不文明行为已经基本不见了,大家聊天谈论的话题都是谁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东乡陈二甲村:从人走路到羊“坐”车

从人走路到羊“坐”车 记者 赵好飞 站在东乡县凤山乡陈二甲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向远处望去,湛蓝的天空下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视线转到眼前,只见一个个漂亮的小院里晒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屋后的圈舍里养满了肥硕的牛羊。 2016年,陈二甲村易地搬迁安置点还未建成,这里便迎来了第一个住户马松吉给。他以前住在沟底,吃水、出行、就医等都极为不便。“以前我们要想去镇上赶集买点东西,要先推着自行车步行一个小时到山梁,再骑车去镇上。我们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庄稼和养羊,卖羊时我就得赶着羊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沟底供水不稳定,一到冬天就停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脱贫攻坚出力是我最引以为傲的事”——记全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马和军

“致富路上没有止境” ——记全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维苍 记者 马麒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马和军作为永靖县王台镇永乐村第一书记、驻村队长,一直以自己的职业为荣,自驻村以来,他精准聚焦扶贫工作,为永乐村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自己全部力量,深受干部群众认可。 人居环境靓起来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年过七旬的张居忠老汉对这种场面再熟悉不过了,张居忠当过永乐村文书、兽医,对村内的点滴变化都熟记于心。“以前,村内巷道都是泥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出行特别不方便,就算晴天,皮鞋没穿一会儿也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董家岭村的变化

董家岭村的变化 记者 景溪 冯元鹏 马兰花,一名在村小学执教十几年的教师;马英,一个在村里养羊几十年的养殖大户。关于东乡县董岭乡董家岭村这些年的变化,他们这样说—— “我在这里教书十三年了,这些年来,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变化很大,但是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家长们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董家岭村小学教师马兰花感叹道。 马兰花在给学生上课 得知马兰花老师在这里执教十多年,记者不禁问起了她的孩子。她告诉记者,她有两个孩子,分别在临夏市和兰州市由老人照看,长时间缺席孩子的成长,她很愧疚,说到这里,她的眼中略显失落。但是当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致富路上没有止境”——记全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维苍

“致富路上没有止境” ——记全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维苍 记者 陈礼娟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开发式、造血式、输血式的扶贫,让不少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永靖县徐顶乡久长沟村四社村民张维苍就是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儿子张仲海又成为一名帮扶干部,帮扶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 张维苍家有3口人,他本人患有腰间盘突出慢性疾病,妻子王秀红腰部受过伤,两人均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全家仅靠几亩土地上的微薄收入度日。2015年,张仲海考入甘肃政法大学,这让张维苍夫妇在感到高兴的同时,又陷入了深深的惆怅之中:儿子的学费、生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单岭村:“养”出幸福生活

单岭村:“养”出幸福生活 记者 马琼洁 冬日的暖阳照进装修一新的屋里,院子里晾晒着成堆的玉米棒子,牛棚里几头牛养得膘肥体壮——这是临夏县漫路乡单岭村建档立卡户蒲小平现在的幸福生活。 原先,蒲小平一家人住在山上,山里雨水多,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住房安全不能保障。多年来,一家人靠种植玉米、小麦为生,农闲时他到周边的建筑工地打些零工,收入微薄,日子过得艰难。 蒲小平家的新房子 在一次入户走访中,包村组长杨永前了解到他一家情况后,联系村上和相关部门帮他申请选了一块地势平缓的地方用于新建房子,但蒲小平家庭收入有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尽心竭力战贫困——记全州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干部潘世学

尽心竭力战贫困 ——记全州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干部潘世学 记者 马茹萍 “潘书记是组织上派来的工作能手,肯干事,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 潘世学是和政县委组织部派遣到马家堡镇小河村的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为贫困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小河村全村共有394户1985人,主要产业是种植和养殖。刚到村上,由于很多工作都不熟悉,潘世学便带着乡村干部走访贫困户家庭,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程序进行贫困户精准识别,并对评议的47户贫困户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俗话说,‘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临夏市妥家村:阡陌纵横绘新景

阡陌纵横绘新景 记者 赵好飞 在大多数人眼里,乡村的冬日应该是萧瑟清冷的,树木枯黄、天寒地冻。然而,记者走进临夏市南龙镇妥家村时,却看到另外一番景象:树枝上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墙体上是各种生动的绘画,孩子们在风车长廊追逐打闹,风铃清脆的响声传到很远很远…… 妥家村地处临夏市东南部,背靠南龙山,北临大夏河,滨河南路自村边而过,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结合全镇发展规划,妥家村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古朴村落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将休闲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



共491条记录上一页 12...12131415161718...3031 下一页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