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 临夏在行动

临夏州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共150个)信息公示

现将临夏州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共150个)相关信息公示,有接种意愿的群众可以到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预约接种。 接种前可通过下载“健康甘肃”手机APP,在APP上进行自主建卡。按以下步骤进行建卡:1、下载“健康甘肃”app或关注“健康甘肃”微信小程序;2、“更多服务”;3、“疫苗服务”;4、“成人自主建卡”5、根据提示,填写个人信息。( 注意:“其他情况”50个字必须填写,通常填写一些自己的过往病史、手术史、或者有什么特殊情况,写清楚,提交。显示“建卡成功”就合适了。接种新冠疫苗必须在系统里有信息才可以接种,



临夏州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共150个)信息公示

现将临夏州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共150个)相关信息公示,有接种意愿的群众可以到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预约接种。 接种前可通过下载“健康甘肃”手机APP,在APP上进行自主建卡。按以下步骤进行建卡:1、下载“健康甘肃”app或关注“健康甘肃”微信小程序;2、“更多服务”;3、“疫苗服务”;4、“成人自主建卡”5、根据提示,填写个人信息。( 注意:“其他情况”50个字必须填写,通常填写一些自己的过往病史、手术史、或者有什么特殊情况,写清楚,提交。显示“建卡成功”就合适了。接种新冠疫苗必须在系统里有信息才可以接种,



国内首个单针接种的新冠疫苗获批上市

我国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 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注册申请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王逸涛、王迪)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团队研发的我国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25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家获批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适用于预防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COVID-19)。 国家药监局根据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的上市注册申请,要求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国内首个单针接种的新冠疫苗获批上市

我国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 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注册申请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王逸涛、王迪)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团队研发的我国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25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家获批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适用于预防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COVID-19)。 国家药监局根据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的上市注册申请,要求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哪些情况需要洗手?如何正确洗手?快看→

大家都知道,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也都知道在常态化下更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要勤洗手。 但是什么情况下要洗手,大家平常的洗手方式对不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正确的洗手方式吧。



教育部: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考组织工作机制 各地各校要提前研究谋划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 近日,教育部发布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要求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考组织工作机制。 《规定》明确,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是本行政区域内组织高考、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做好考试疫情防控、整肃考风考纪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 《规定》要求各地各校要提前研究谋划,合理安排特殊类型招生等有关考试时间。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实际,进一步细化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强化命题制卷、考点



教育部: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考组织工作机制 各地各校要提前研究谋划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 近日,教育部发布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要求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考组织工作机制。 《规定》明确,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是本行政区域内组织高考、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做好考试疫情防控、整肃考风考纪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 《规定》要求各地各校要提前研究谋划,合理安排特殊类型招生等有关考试时间。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实际,进一步细化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强化命题制卷、考点



关于印发两种含氯低温消毒剂使用指引的通知

关于印发两种含氯低温消毒剂使用指引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 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 为提高低温环境下的消毒效果,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开展了低温消毒技术研究,研发了-18℃和-40℃两种含氯低温消毒剂,并组织制定了《两种含氯低温消毒剂使用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使用。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2021年2月9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两种含氯低温



关于印发两种含氯低温消毒剂使用指引的通知

关于印发两种含氯低温消毒剂使用指引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 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 为提高低温环境下的消毒效果,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开展了低温消毒技术研究,研发了-18℃和-40℃两种含氯低温消毒剂,并组织制定了《两种含氯低温消毒剂使用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使用。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2021年2月9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两种含氯低温



关于精准做好外省来甘返乡人员管控措施的通知

关于精准做好外省来甘返乡人员管控措施的通知 各市州、兰州新区、甘肃矿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2021年春运期间群众返乡出行等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分级分类精准管控 各地要规范落实2021年春运期间疫情防控要求,科学精准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六个不”: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措施,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



关于精准做好外省来甘返乡人员管控措施的通知

关于精准做好外省来甘返乡人员管控措施的通知 各市州、兰州新区、甘肃矿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2021年春运期间群众返乡出行等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分级分类精准管控 各地要规范落实2021年春运期间疫情防控要求,科学精准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六个不”: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措施,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



一月确诊超2000例!春节临近,这些需注意

春节假期临近, 各地的人员流动迎来高峰期。 1月,我国本土新增确诊病例数超过2000例,很多食物和食物包装检出阳性,让人不禁担忧:检出阳性的食品还能吃吗?春运出行该怎样防护?就地过年有没有保障? 一起了解 ↓↓↓



一月确诊超2000例!春节临近,这些需注意

春节假期临近, 各地的人员流动迎来高峰期。 1月,我国本土新增确诊病例数超过2000例,很多食物和食物包装检出阳性,让人不禁担忧:检出阳性的食品还能吃吗?春运出行该怎样防护?就地过年有没有保障? 一起了解 ↓↓↓



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 各地精准发力织密疫情防控网

央视网消息: 中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连日来,各地精准发力,不断织密疫情防控网。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黑龙江采用无人车消杀病毒,和人工相比,它的消杀工作更全面,效率更高。 从1月30日开始,石家庄各小区发放出入卡,居民可以凭卡有序出入小区。 针对返乡人员增多的特点,江西南昌县的疫情防控小分队穿梭在圩镇乡村,对农村相关场所进行采样排查,对返乡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多种形式引导群众少摆席、少串门、少走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按照对返乡人员实施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四川宣汉的社区网格员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返乡人员也



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 各地精准发力织密疫情防控网

央视网消息: 中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连日来,各地精准发力,不断织密疫情防控网。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黑龙江采用无人车消杀病毒,和人工相比,它的消杀工作更全面,效率更高。 从1月30日开始,石家庄各小区发放出入卡,居民可以凭卡有序出入小区。 针对返乡人员增多的特点,江西南昌县的疫情防控小分队穿梭在圩镇乡村,对农村相关场所进行采样排查,对返乡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多种形式引导群众少摆席、少串门、少走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按照对返乡人员实施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四川宣汉的社区网格员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返乡人员也



返乡防疫加码六不准!违者通报、整改!

返乡防疫盲目“ 加码 ”就是 “ 懒政”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近期部分地方在执行返乡防疫政策时出现的“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现象明确表态, 这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 对明显违反返乡加码“六不准”的地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 防疫加码“六不准”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措施 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 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重点人群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不对省域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