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 > 政策法规

临夏县税务局缓税政策解民忧

为进一步助力制造业企业纾困解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临夏县税务局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及时享受缓税政策。强化统筹,周密安排。该局组织召开制造业中小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工作推进会,对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安排,要求征管部门结合前期工作尽快梳理出最新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清册,确定缓缴对象,建立工作台账,纳税服务部门做好政策解读培训和缓缴政策的宣传,相关业务股室相互协…



法律知识普及 文物保护——你知道哪些法律知识?

记者 马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男子利用网络平台诈骗获刑10个月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马健)近日,临夏县人民法院对一起利用网络平台实施诈骗案进行公开审理,被告人卢某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2021年7月,被告人卢某在“闲鱼”二手平台注册了昵称为“相近妹妹鱼塘的先生”的账户,并在该账户上发布出售型号为红色蛟龙400摩托车的相关信息,实名创建了名为“花开富贵”的微信号用来添加受害人。2021年7月2日,受害人马某在“闲鱼”平台浏…



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人民观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⑦

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央全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这样的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



【宪法宣传周】2021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拉开帷幕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 白阳)29日,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共同举办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报告会”暨2021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这是我国第四次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据悉,今年的“宪法宣传周”活动将采用“主场活动+专题活动+主题日”方式进行。主场活动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报告会、国家宪法日座谈…



二次酒驾!驾驶员被拘留、罚款、吊销驾驶证

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讯 (记者 马健)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因酒驾被交警查处过的驾驶人,本应吸取教训,敬畏法律。可有些人偏偏执迷不悟,心存侥幸,二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交警当场查获。日前,永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辖区开展夜查酒驾、醉驾、涉牌涉证等交通违法行为统一行动中,对一辆车牌号为甘N9C***号小型普通客车进行检查时,发现该驾驶员孔某某有酒驾嫌疑,遂对该驾驶员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检测结果为…



【甘快看】网络数据安全新规发布!互联网大厂面临哪些新“紧箍咒”?

不给App授权就不能用?强制人脸识别?企业赴境外上市需注意哪些问题?  人脸作为敏感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容易对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甚至还可能威胁公共安全。但此前,一些小区物业、经营场所将人脸识别作为出入的唯一验证方式;一些手机App等因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规制。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与你有关!九图详解个人信息保护法

严禁“大数据杀熟”,APP不得强制推送个性化广告,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信息拒绝服务……《个人信息保护法》今起实施,为信息保护加上一把法律“安全锁”,看图了解一下——



【敦煌风】长出牙齿的保护法 让个人信息更“金贵”

沈彬《个人信息保护法》(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来了,这部前后酝酿了18年的法律,于11月1日正式施行,是中国个人信息保护领域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之前,中国已经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如今三部法律三位一体,从网、数据、人三个维度守卫中国网络安全和中国人的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法》虽然是三部法律里最后出台的,却堪称整个信息保护…



“疫”时冲动,可能面临的“罪”与“罚”

牟取非法利润,知假卖假,置消费者人身安全于不顾;疫苗接种强行插队并粗暴殴打执勤人员;通过微信微博等群传播疑似或确诊病例的涉疫虚假信息,转发扩散后引发部分群众恐慌;无理取闹,因出行健康码验码登记问题辱骂踢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严重扰乱疫情防控秩序……类似种种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均可能涉嫌犯罪。 日前,记者在州法院采访时搜集整理了疫情期间常见的、容易触犯的9类刑法罪名及处罚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绝不可存在侥幸心理,以身试法,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妨碍公务罪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



共85条记录上一页 123456 下一页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甘肃省临夏州民族日报社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