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临夏 > 临夏风情

甘肃八坊十三巷:建好古色古韵街巷 发展旅游休闲经济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八坊十三巷,阡陌纵横的古街、民居、巷弄充满了时光流韵。临近春节,这里古韵味十足的门檐上挂起了大红的灯笼,青石板铺就的巷弄里时不时地飘出香味,年味儿愈发浓郁。



最美秋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临夏游!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享受沉浸式夜游,回忆乡愁 感受民俗文化,采摘蔬果 体验户外项目,欣赏最美秋色…… 趁着秋意正浓,风景正盛一路向西来临夏,感受难得的秋高气爽打卡满满的河州范儿 相比全国热门旅游景区 多姿多彩风景秀美的临夏 成为了许多游客新选择 打卡“河州范”是旅游新风尚~~ 一年四季皆有景 临夏的秋天 有哪些新晋网红打卡地? 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多条秋季最佳观赏线路 趁着秋意正浓,风景正盛 一路向西来临夏 感受难得的秋高气爽 打卡满满的河州范儿 此排名不分先后哦! 城市观光篇 01 PAR



有颜、有趣!文创产品助力申报临夏世界地质公园

每到一个地方 吸引人的不止有风景、美食 还有当地的特色文创产品 这些产品将专属于当地的元素 制作成背包、明信片、抱枕 丝巾、冰箱贴、钥匙扣 …… 成为游客带回家留作纪念 或赠送亲朋好友的不二选择 也是游人去过一个地方的印记 现在,咱们大美临夏也有自己专属的文创产品啦! 炳灵寺石窟、和政羊、刘家峡恐龙化石、马家窑文化彩陶、八坊十三巷、盖碗茶等……这些产品既有强烈的艺术气息,又融合了临夏的地域特色,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深受大家的青睐。 据了解,这些精美的文创产品是由兰州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们利用临夏地



端午 · 粽叶香 忆红园

一年一度粽叶香。端午佳节,跟家人漫步在临夏红园,是多少临夏人美好的回忆,一份回忆,一份醉美!



打卡魅力“河州苑”

近年来,临夏县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打造集民宿餐饮、古建艺术、民俗文化、非遗展演于一体的新型文旅综合体,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建设民俗园、文化园、农家院,不断提升临夏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月12日,歌手在临夏县“河州苑”联唱“临夏花儿” 临夏县“河州苑” 临夏县“河州苑”仿古建筑 临夏县“河州苑”牌坊门 临夏县“河州苑”池馆水榭 临夏县“河州苑”民俗街‍ 游客在临夏县“河州苑”游览 斗拱 临夏特色建筑



八坊十三巷过去式和进行式的模样

致八坊十三巷往生和今世 我想给你讲很多老河州的故事 若你想听 我便一直在这里 ——八坊十三巷 如果你熟悉了临夏这个城市,你会发现这座城里的人有一种怀旧的情怀。 照片 第一巷 大旮巷 还记得那些年大旮巷的模样吗?或许是延绵的古城墙上承载了太多的过去,又或许是这个城市的发展让人日渐陌生,每每说起“那些年”、“那时候”,临夏人总能滔滔不绝,忆想当年,旧时光在他们的眼神里闪闪发亮。 // 八坊十三巷•一如记忆里从前的模样 // 照片 第二巷 拥政巷 如今的八坊十三巷成为了“甘肃文旅新地标”、国家AAAA级景区,如



铜塑里的临夏记忆

在你眼中 八坊十三巷是什么样子的? 是AAAA级旅游景区 还是记忆中的“老八坊” 而八坊十三巷真正的魅力 是有着专属临夏文化的记忆 今天,我们用铜塑打开临夏记忆 用雕刻进时光里的铜塑 将这座城市的旧事娓娓道来 茶马古道 临夏是 古丝绸之路 的变化南道要冲、 唐蕃古道 重镇、茶马贸易所在地之一,商贸繁盛,因此马帮应运而生,并成为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人头攒动的集市中,运载着古丝绸之路上商品的马帮来回穿梭,青石板铺就的大道上,留存着文化与思想交融的痕迹,诉说着这里曾有过的繁华与变迁。 河州贤孝 在盲艺人身背



牡丹随处有 胜绝是河州

胜绝牡丹耀河州 ● 李 萍 当温暖的春风吹醒了陇原大地,明亮的连翘和迎春花、粉嫩的桃花、清新的兰花和沉稳的紫荆花纷纷绽放之后,牡丹也不甘寂寞,拇指大的花苞,一天天、一点点地饱满、开绽,尽显它绝美的风姿。 中国文化中,人与花的情感尤为丰富,花被赋予极其多样复杂的情绪和寓意。《诗经》里三百多首诗歌,诸多篇幅都写到花朵。古人借花抒情的篇章不胜枚举。但万花丛中,最爱的花种,大概就是牡丹。牡丹其花朵硕大,品种繁多,姿色万千,冠压群芳。因此,被称为国色天香,是万花之王。 常说人间最美四月天,可是对于临夏人来说,最美的



民俗风情体验游 带你感受古河州的万千风情

民俗风情体验游 带你感受古河州的万千风情 线路串联 东乡县: 唐汪杏花村、肋骨山丹霞景观、布楞沟村、马巷民宿 临夏市: 东公馆、八坊十三巷、茶马古市、彩陶博物馆、大夏河风情线、八坊牛乐园 临夏县: 北塬现代农业观光园、河州苑、青韵砖雕文化产业园、尹集梦幻花海、龙首山 积石山县: 民俗博物馆、积石民俗村、大墩峡景区、大河家镇 不容错过 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 是临夏市一张旅游名片,已成为游客到临夏必去的景点之一。走进巷子,犹如观赏一幅具有西北特色的“清明上河图”,各式极具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古民居院落坐落其中,



临夏市八坊十三巷 六十里牡丹长廊

临夏地质公园——临夏市八坊十三巷 六十里牡丹长廊 记者 刘刚林 马健 每个地方都有一条街一条巷子承载着一段历史,它们是一个古镇、一个村落的历史折射,历经岁月的淘洗,依然保存着古老的风情。 北京的南锣鼓巷、福州的三坊七巷、成都的宽窄巷子……这些巷子热热闹闹、熙熙攘攘,一面墙、一座房都有故事,皆是风景,而临夏可以相提并论的就是八坊十三巷。 作为临夏地质公园组成部分的八坊十三巷是临夏市旅游的一张名片,已经成为游客来临夏必去的景点之一。走进巷子,各式极具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古民居院落坐落其中,庄严肃穆,秀丽壮观,具



寻“味”八坊十三巷新年新亮点

寻“味”八坊十三巷新年新亮点—— 古意悠然烟火气 灯光璀璨都市情



古色古香的八坊十三巷

秋日的八坊十三巷 黄叶青砖,蓝天红墙 像是一幅美好的画卷 秋风带来的不是萧瑟凄凉 而是为这古朴的巷弄添了更多的色彩 来吧,我们一起走进画里~ 民族日报新媒体记者: 景溪 实习记者: 王璐



八坊十三巷里的“新风景”

八坊十三巷里的“新风景” 记者 董平 “这些节目很接地气,歌颂了我们美好的生活,也陶冶了情操,同时让我们这些外地游客感受到了周到暖心的服务……我觉得和国内知名景区里的一些表演不相上下,希望一直这样办下去。”来自陕西的王先生激动地告诉记者。 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州4A级景点八坊十三巷,发现一到周末晚上很多游客便聚集在该景区小剧院门前,等待文艺演出。 当小剧院门缓缓打开后,记者与许多等候的游客一起走进了剧院大门,错落有致的桌椅,美轮美奂的装修,精致典雅的舞台,独具匠心的设计一下子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在剧院中



临夏砖雕:青砖“雕”乾坤

临夏砖雕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民间传统技艺,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 宋金时期进一步完善,成熟创新于当代。临夏砖雕主要用于楼、堂、馆、所、园林、民居等处的建筑装饰,在我国古典建筑装饰艺术中独具特色。2006年,临夏砖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临夏县神韵砖雕公司,艺人在制作砖雕作品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企业挖掘、传承、保护非遗传统技艺资源,通过“非遗+扶贫”模式,帮助当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助力脱贫攻坚。目前,全州砖雕从业人员3000人,实现年产值4亿多元。



这个秋天,去永靖感受“归园田居”

这个秋天,去永靖感受“归园田居” 记者 景溪 祁子翾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陶渊明描绘出一副祥和美好的田园画卷,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让终日在城市中奔波的我们感同身受,也羡慕不已。 此时,你不用再憧憬诗中的景象了,我们一起去永靖吧,一起走进如诗的画卷。 这里是位于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的黄河农庄。初秋来临,花儿还未开败,热热闹闹地在农庄的小道两旁欢迎着游客。秋日的暖阳下,鲜红的番茄,油亮的茄子沉甸



共58条记录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全媒矩阵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22   ICP备案号:陇ICP备12000652号  主办单位:中国临夏网
地址: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42号   邮编:731100   电话:(0930)5910277   传真:(0930)5910267
Copyright©2009-2021 中国临夏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