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距省会兰州117公里,属兰州一小时经济圈范畴。市域东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接壤,南西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毗邻,四面环山,平均海拔1917米,区域面积88.6平方公里,全市辖4镇6街道。 临夏市2013年常住人口27.9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443209万元元。 临夏市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曾称为枹罕、河州,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有中国小麦加、花儿之乡、彩陶之乡和牡丹之乡之称。 地理
临夏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州西南部,东与临夏市、东乡县、和政县接壤,南以甘南州合作市、夏河县为界,西与青海省循化县毗连,西北与积石山县相连,北面与永靖县隔河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县境东西宽53.1公里,南北长59.85公里,总面积1212.4平方公里。辖6个镇、19个乡、2个民族乡,共219个行政村、2101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11个居民小组 。全县总人口38.69万人(2011年),有汉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
行政区划 永靖县辖10个镇、9个乡:刘家峡镇、盐锅峡镇、太极镇、西河镇、三塬镇、岘塬镇、陈井镇、川城镇、王台镇、红泉镇、关山乡、徐顶乡、三条岘乡、坪沟乡、段岭乡、王坪乡、新寺乡、小岭乡、杨塔乡。 历史沿革 1929年由临夏县析置永靖县。取永远平靖之意得名。 2000年,永靖县辖2个镇、17个乡:刘家峡镇、盐锅峡镇、刘家峡乡、关山乡、徐顶乡、陈井乡、三条岘乡、西河乡、王坪乡、坪沟乡、新寺乡、段岭乡、川城乡、小岭乡、王台乡、杨塔乡、红泉乡、三塬乡、岘塬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92033人,其
位置境域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州西北角小积石山东麓,处于东经1204110305,北纬35343552之间,东南与临夏县接壤,西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毗邻,北与青海省民和县隔河相望,东北部与永靖县以黄河为界,南北宽约33公里,东西长约37公里,总面积909.97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辖4个镇(吹麻滩镇、大河家镇、别藏镇、居集镇),13个乡(刘集乡、石塬乡、柳沟乡、关家川乡
县域全貌 东乡族服饰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面,东径10310~10344,北纬3530~3536之间。东临洮河与定西市毗邻,南与广河、和政两县接壤,西接大夏河、与临夏市、临夏县为界,北隔黄河与永靖县相望。 历史上,东乡没有县的建制,隶属河州管辖,1949年8月22日东乡解放。1950年10月,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立了相当于县一级的东乡自治区。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正式定名为东乡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 2012年,东乡族自治县辖19个乡、5个镇:锁南镇、
和政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北纬24.85-3520,东经23.23-10317,古称金剑、宁河。全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县城距省城府兰州市100公里,距州府临夏市33公里。和政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南北袤延46公里,东西宽广37.5公里。和政县2013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1.9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6.5% 和政县东向翻山过河达广河、康乐境;南向越岭透峡接卓尼、合作地;西向跨梁绕壑至临夏县;北向穿谷走洼抵临夏、东乡域。境内河流纵横,地势南高北低,山多川少,森林覆盖率29%
广河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部,北靠东乡族自治县,西接和政县,南连康乐县,东与定西市临洮县毗邻,总面积538平方公里(2013年)。辖6镇3乡,总人口21.56万人(2013年),回族、东乡族占总人口的97.5%。2007年,广河县实现生产总值6.42亿元。 广河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县内矿产资源贫乏,旱灾、雹灾等自然灾害频繁,是国列、省列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广河县有水帘洞、新马太、古太子寺、齐家坪遗址等著名景点。 历史沿革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
莲花山 莲花山花儿会 康乐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州,地处东经103~10324ˊ,北纬3454ˊ~3527ˊ之间,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为2000米,地势平缓,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东邻定西市临洮县、渭源县,西接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南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卓尼县接壤,北界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 康乐县是回、汉、藏茶马互市,古丝绸之路经广河、通河州的要塞,也是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经济交流的门户。康乐县辖15个乡(镇),有回、汉、东乡等9个民族,总人口249500人(2012年),其中汉族、回族